• 零点看书 > 都市 > 官炉 > 第四十五章 谈判(下)
  • 第四十五章 谈判(下)

    作品:《官炉

    这事暂时放一边,他开始谋划在林场的荒山坡上划出一块地方,建立新的养猪场。资金是主要的,技术方面他不用考虑,自己有充足的经验,科研所也可以给自己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农场要自己办养猪场是不大可能,可是华夏公司没有多大兴趣,他可以找其他人来合作,反正发展立体养殖是他不会变的宗旨,猪场要早些动手,才不会延误明年的进仔猪。林场外边靠近水库的一面,山坡上由于砍光了树林,林场没有及时补载树木,光秃秃的山坡露出了沙砾的黄色,山岭上面有的地方有农场的工人种的庄稼,可是荒山的土质不大好,并不适宜种植庄稼,收成几乎是广种薄收甚或还没有,只要看这时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的没有几颗就能够清楚。

    这一片坡地建立养猪场足可以容纳下一两万头猪,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好地方,不相信会没有一个人前来合作。大不了,自己的钱以兰芝的名义投进来办个大型的养猪场。只是这里面的投资太大了,光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事,而且全镇几个大队也有人愿意和农场合伙搞养殖,在那些人到了龙墩镇看了之后,觉得人家能够搞养殖发财,为啥北湖这里不能够搞养殖,有技术有猪苗还有收购,大队的干部动心了,找他谈养猪的人多了起来。为此,他觉得有必要再跟华夏公司谈谈,争取双方都满意。

    这回,他带了几个大队的支书做代表,农场方面仍然是林立民同去。在华夏公司,他没有隐瞒自己缺乏资金的困境,但是他把农场的优点一一摆了出来,最后提出跟农学院的科研所合作一事,把三者合作的前景描绘了一番,他说:如果方总能够和农场合作,你想想,这就是和技术研发进行了联盟,有技术有科研,华夏公司想不飞速发展都不可能,如果华夏公司想要在全国有一席之地,没有自己的科研中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他接着就农场的价值做了说明:公司欠一两百万债务是不错,可是这只是硬性的,要知道,随着资源的被人发现,只会随着时间涨值,北湖水库农场方面的估价并没有说高,实际,全部算起来,也不过是两三百万,这点钱对华夏公司来说,又哪里算得上是啥大钱,只是对农场暂时构成了困境,可以肯定这只是暂时的困境,农场的潜在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两三百万对华夏公司来说,确实算不上啥,但是这钱并不是随便拿出来打水漂的,私营企业就是如此,再有钱,每一分钱也要所花得当,也许方华被他的三方合作的前景打动,对此很感兴趣,问他跟科研所有没有谈过协议的事情,如果有倒是可以考虑,又对他说对你这个人,公司方面或者我个人对你还是很信得过,咱俩打交道又不是一次两次,但是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能够把私人交情搅和在一块,在商言商,我不能不为公司的利益着想。他把自己跟科研所到农场考察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拿出自己的初步构想:三方合作,科研所负责技术研发,提供种苗,以种苗折算投资,华夏公司和农场或者说是他另外再找一个合伙人投资,各出两百万到三百万,成立一个新的农业科技公司。

    为什么是要求各出两百万到三百万呢?他计划了一下,农场要发展,头一年的投入肯定要大,开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起步就很有可能维艰,建立一个养猪场不能规模小了,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形成规模效益,而以北湖水库的水面积,完全可以立体养殖几万头的成品猪,为此农场的养猪场的规模就得向着这一目标开发。

    这几万头猪场的开发计划,一下子把方华总经理的心思打动了,要知道,华夏公司的主打项目家乡食品开发,猪肉的市场占了公司很大的分量,而且方总经理的设想更是做华夏国的肉制品第一,没有合适的养殖基地,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在北湖农场建立一个几万头成品猪的养殖基地,或者是合作公司,对公司将来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何况还有省里唯一的农业科研机构助力,这里面所能够得到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

    这时对梁安邦的建议已是内心十分的同意,脸上却没有分毫的显露出来,只说如果他能够农场方面出那一部分资金,也就是按照他自己的规划,各出一部分钱,公司马上会跟农场方面签约,当然科研所的签约合同要同时进行,只有这三方面都同意才行,否则少哪一个条件都行不通。

    这样当然没问题,这里面本就是他所构想的一切结果,这是一开始就想要的发展方向。农场方面的资金,自己已经想好,可以动用自己买股票所赚到的钱投入进来,就以兰芝的名义,只是不知道兰芝完成合并南江地产后还剩下多少资金。

    这是他所担心的,打电话回去,果然兰芝告诉他,南江地产的账面上并没有多少可以动用的资金,但是现在的她完全可以以公司的资产进行抵押,到银行贷个几百万不成问题。有了这句话就足够,他底气十足,和华夏公司签了合同,按照前面的约定,各出三百万,加上水库的水面入股,新成立的北湖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注册资金是1000万,农场方面以水库和现有场地加入,但是林场不包括在内,农场只是无条件提供建立猪场的用地,工人按照当时公司合并的一般做法,同意全盘接受,农场的工人转换身份,以自愿加入新成立的公司为原则,退休工人由新公司负责发放工资,合作能够达到这一步已经是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和县政府交给他的任务,政府所有担心的事情都在他的合作框架下一一解决了。

    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初衷,解决农场的问题固然重要,带领北湖镇的老百姓一道发展更是他要去做到的事情。在合同签约时,他把北湖镇的老百姓想一同搞养殖的事情跟方总经理进行了说明,提出公司有义务帮助北湖镇的老百姓发展,这也是加大自身力量的一条路,只是对公司的实力要求更高,对这点方华倒没多大反对,由公司里面的人员去帮助当地老百姓发展养殖,在龙墩镇她已经做过,觉得那种做法并没有影响自己公司的利益,反而加快了公司的发展,对公司是一种有利的助力。

    一方面,公司有实力做这些事,带动当地老百姓一道发展,是做好事,能够赢得人心,公司的发展能够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公司帮助老百姓发展,给老百姓吃了壮心胆,老百姓放心搞养殖,等于是另一种形式为公司方面扩大了基地,因为公司帮助老百姓并不是完全无条件的,规定了养殖成功的成品猪都是归公司统一收购,这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也是公司所想做到的,对双方都是双赢,真正的互惠互利,有这样的前例,这后面的做法就顺理成章。(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风月祖师爷直播算命:水友们,要相信科学啊!全军列阵我有一卷善恶天书此官有神相伴愿余生不再悲伤异行者乱世流金从我做了鸿钧宠物的那一天神雕之公孙绿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