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七百一十三章 人才,可有多少类别
  • 第七百一十三章 人才,可有多少类别

    作品:《汉末第一兵法家

    在涿州士子到达巨鹿的第二日,一大早,简雍冲到士子们的住所,将科举之事告知了一众士子。

    道理讲的很明白,不论年纪,不论出身,依卷答题,才高者出,唯才是举。

    另外,到时将有巨鹿君子营几百人同试,共决高下。

    科举一法,闻所未闻,听简雍一番讲述,众士子反应各不相同,有人自视甚高,野心勃勃想胜出所有对手,一举扬名出头;有人听闻巨鹿有数百人,自觉难以脱颖而出,焦虑不已;更有人,胸中学问实在不多,听闻要答卷考试,忐忑的问,“那题难不难?若是答不出……”

    简雍笑道,“难不难我是不知,不过,你难,别个也难,都是一样。

    若是答不出……这没说的,”简雍笑着看了出言发问的士子一眼,“若是一题都答不出,纵是我去向玄德公求情,我也是张不开口。”

    说罢,简雍目光扫过诸涿州士子,激励道,“诸位皆是有学之士,何惧也?先歇。某去了。”

    说罢,简雍便匆匆离开了。

    简雍走,士子们起了好一阵议论,科举之法让他们既是期待,又是忐忑。

    议论了好久,便见士子中有一人,赶紧去屋里把竹简翻了出来准备再看两眼。前途在前,容不得不重视。

    旁人一看,恍然大悟,赶紧也去翻出竹简去温习了。

    科举让人魔怔的能力就是这么大,科举可刚开始,一众本来闲悠悠士子,一下身上就出现了后世科举制度下那些皓首穷经的可怜人的三分神韵。涿州士子们倚着柱子,靠着门,坐在门槛上,皱眉默记学问。

    这当中,有人没带竹简,急得不行,只能跟人共阅一卷。

    城主府,简雍找到李孟羲,问说,科举何时开始。

    李孟羲想了想,“一日后吧,某还得准备准备。”

    说罢,转头头朝关羽,“关将军?咱的纸,还有多少?”

    关羽仰头想了一下,回到,“估计还剩二百来张。”

    “那不够,”李孟羲皱眉,“少说得两三千张,这样,多煮几锅吧。”

    关羽点了点头。

    和关羽说好了造纸之事,李孟羲见简雍还是在面前站着不走,抬头看了简雍一眼,说到,“宪和先生,不必心急,待到明日就是,你先坐。”

    简雍嘿嘿一笑,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孟羲说,“小军师,某,某……某能也试试不?”

    说罢,期待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诧异的抬头盯着简雍,有些愕然,“……额,宪和乃是玄德公挚友,且,某知先生有才干出众,此番军粮能筹备妥当,先生出力多矣,论交情论能力,先生当得一官职,不必与众人同试。”

    李孟羲让简雍免试,这是给了简雍尊重。

    旁的涿州士子没有功勋,得考试,可无简雍此次奔走交涉,军粮估计凑不齐,有大功在,于情于理都得给简雍授职。

    但是,简雍听说不用考试,却并不认为李孟羲是优待,反而执意问也想参试。

    李孟羲再三跟简雍确定当真要考,简雍郑重说,就是要一试高低。

    见简雍主意一定,李孟羲便点头对简雍道,“那好,便如此。待明日,先生与士子一同竞试便可。”

    简雍得了李孟羲授意,喜笑颜开。

    简雍执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在于,大家都是读书人,俗话说文人相轻呢,谁没有点心高气傲,值此次数百读书人大比,简雍也想看看自己学问深浅,简雍也有心想证明一下自己。

    但凡心里明白一点的就能知道,科举中脱颖而出然后再争得官位,比靠交情争得的官位稳固的多,别人也更能心服。

    简雍何尝不知自己与刘玄德交情深厚,何尝不知只要跟刘备说一下,就能立得实职,可简雍不想,他不想涿州友人看他简雍是因私交缘故才登上高位,故而,要下场参试,堵住悠悠众口。

    在屋里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后,简雍忽然想起什么了,问,“哎?军师,这科举,是要考什么?”简雍好奇的问。

    李孟羲抬头看了简雍片刻,严肃的一口回绝,“宪和既然也要参试,那便抱歉,某不能泄题。”

    简雍恍然明白过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简雍是能明白什么叫徇私舞弊的。

    简雍这一问,也让李孟羲想起来了,对啊,既然要科举,该出什么题来着?

    李孟羲眉头不由皱起,想了一会儿,没太多头绪,李孟羲对关羽道,“关将军,劳烦你把玄德公找来,商量商量试题。”

    关羽起身去找刘备去了。

    片刻后,关羽在城中把乱转的刘备找到了,得感谢义军完备的旗帜系统,不是那么高树起的一杆大旗,关羽还没办法隔着残垣断壁找到磨盘边看别人做肉糜的刘备。

    关羽带着刘备回到城主府,李孟羲看人到了,朝还待着的简雍看了一眼,隐晦提醒到,“宪和先生?你可否……回避一下?”

    “奥!”简雍连忙站了起来,毫不涂泥带水的起身往就走。

    刘备一看李孟羲赶人,出言想叫住简雍,简雍头也不回的挥了挥手,快步离开了。

    简雍走后,李孟羲起身去把门关上,关了个严严实实。

    回到了位上,李孟羲吩咐关羽拿纸拿笔,关羽动身去了偏屋翻腾去了。

    刘备在李孟羲跟前坐下,刘备不满,“宪和他不是外人?何故驱之?下次可不能如此。”

    李孟羲诧异的看着刘备,“简宪和他也想参考,咱们商量考题,让他旁听着,岂不就是漏题了,岂不就徇私舞弊了?怎能留他?”

    刘备一听就知道,误会了。刘备只好笑笑揭过了此事。

    关羽抱着一大堆纸过来了,随意把纸堆在矮几之上。

    一开始,刘备还没当回事,但当刘备拿纸随意一看,刘备顿时眼睛睁大,惊咦一声,“咦?!这纸……”刘备拿起一张色泽纯净几近纯白的纸拿起来看了看,“这纸何处而来?”

    刘备惊讶的看看李孟羲,又看看关羽。

    李孟羲随口一句,“我跟关将军没事儿自己造的。”

    刘备愣了一下,他拿着纸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又揉吧两下,无论如何,手中的纸无论色泽还是细致程度,还是结实,都远朝寻常的纸,乃刘备所未见过的漂亮好纸。

    这纸,竟然是自做的,竟然是关羽跟军师没事儿时做的,刘备惊讶无比。

    刘备还想再问点关于纸的事,李孟羲递来秃笔一根,一根笔递给刘备,再一根递给关羽,再把一个城墨水的砚台放当中,李孟羲随手抽了张纸摆在面前。

    他问关羽刘备二人,“两位觉得,咱们该怎样出题?”

    关羽刘备茫然的相视一眼,而后,两人看向李孟羲,眼中皆是迷茫,科举是李孟羲提的,熟悉科举的是李孟羲,刘备关羽对之不甚了解。

    刘备犹豫了下,说到,“羲儿,还是你来出题吧。”

    关羽也道,“羲儿你出便是,我跟大哥都也不懂。”

    李孟羲看看一脸为难的关羽,又看看一脸为难的刘备,“那好吧。”他无奈。

    咬着笔杆,李孟羲皱眉想着,他说到,“科举为取才也,既是取才,那咱便先要清楚,取何种人才?亦或者说是,人才,才能,可有多少类别?”

    这第一个问题,先确定人才的种类,然后,明晰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所需的不同知识要求,再依人才的种类,对应出题。

    问题很明确了。

    刘备想了想,“某觉着,巨鹿大需治民之才。”

    李孟羲想了想,补充到,“可,治民分诸,司法,行政,刑法,赋税,农商,赈灾救济,等等不同。

    某觉着,精通司法行政赋税农耕商业救灾振业等等所有之全才,实在稀缺。

    倒是,但有精通一道者,便足称人才,便足以为用。”

    “所以,”李孟羲道,“治民之官,不妨设【司法】【民政】【刑罚】【农官】【商官】等,分卷试之。”

    李孟羲的方法让刘备与关羽暗自点头。

    而后,关羽道,“需懂兵人才。”

    李孟羲点了点头,“嗯,兵事繁复,某至今,也不敢说尽通兵事。

    某以为,兵事可分诸,诸子【兵法】韬略,练兵之法,后勤之法,诸军器打造车船打造之术,骑阵步阵诸战略,类此种种。

    与民官一样,能通晓兵法韬略,更精通练兵后勤实务,更精通车船打造之术,如此全才,恐万中无一。

    同理,与民官一样,懂兵人才但能精通兵法一道,便足堪为用。”

    “所以,关将军欲取懂兵人才,则可开【诸子兵法典籍】【练兵之法】【后勤之法】【军械】【阵略】,等等分属,分卷考之。”

    之后,李孟提了还需要能教书育人的人才,那要教学育人的人才,至少,得懂很多字吧,至少识字一关得过。

    李孟羲还觉得,需要一些高级知识人员,比如绘图人才,画地图之类的,这类人才李孟羲找过,然而没找到。

    还有,懂得水利工程的,懂得筑城的,懂得挖井开沟的,都也是大有用处的人才。

    更不消说,李孟羲重视技术,而今匠营,一堆熟练工匠,可这些工匠中,苦于没有高文化知识的人,这就让匠营的管理工作全得李孟羲来,不能放手。

    若是有一人精通匠作,又兼能写会记懂得管理,那便太好了,正好去管理匠营诸事。

    李孟羲对人才的认识,显然是比关羽刘备二人深刻的多。

    刘备也好,关羽也好,至今二人不很看重匠人,哪怕是匠人们发挥了巨大用处,刘备和关羽也依然难以扭转偏见。

    所以,李孟羲大提匠作人才,刘备关羽兴致了了。

    之后,刘备提能言善辩之士,也是所需。

    这让李孟羲为难了,能言善辩之人,说客使者之才,的确重要啊,可这类人才,靠考试是考不出来的。

    就如韩非子,韩非子这家伙文章犀利无比,韩非子却是个口吃。

    要是只凭文章犀利就误认为韩非子是舌辨之士,那可就大错了。

    李孟羲知道能言善辩的人才有用,可,他不知该怎么出题,李孟羲只好对刘备说,“战国时,有纵横一家,纵横家长于奔走游说合纵连横,不妨,便以【纵横】为卷,此卷,无题,乃面试。”见刘备关羽面有疑惑,李孟羲解释道,“所谓面试,乃当面与之言谈,观其口齿是否伶俐,是否能言说动人,是否能随机应变。如此,便能试出能说会道者。”

    刘备关羽暗自点头,皆认为,此面试一法,的确很适合用了选拔纵横之士。

    只一个问题,只弄清到底什么是人才,到底人才有多少种类,就这一个问题,就花费了半个上午。

    李孟羲恐再这么商量下去,就无暇做纸了,他让关羽先去交代匠人们做纸,然后回来接着谈。

    关羽起身离去,屋中只剩刘备和李孟羲了。

    李孟羲瞅着纸上所记的密密麻麻的东西,皱眉从上到下的看着。

    刘备也是,刘备也记了许多东西,东西多的刘备一看就皱眉。

    片刻,关羽回来了,讨论继续。

    在关羽出去这会儿时间,李孟羲已略梳理了所谈,整理出了个大概。

    他数了数纸上所列明目,说到,“某以为,人才大抵可分,工,户,礼,兵,刑,吏,医,学,商,此诸部人才。

    工部者,有锻铁织染,造船建城,寻水挖井,修渠筑坝等一应工技人才,皆可入工部,一应工程之事,也皆归工部统管。

    户部者,吸纳安抚流民,查理人口,收缴赋税等,皆归户部。

    礼部者,外交四方为礼,招募接待人才为礼,四时之祭为礼,长于交涉长于礼仪者,可入礼部。

    兵部者,精通谋略之士,有勇武之士,有练兵造械之能之士,皆可入兵部。

    刑部者,取精通司法,明晓刑罚之才。

    吏部者,乃掌官职升迁任免,功绩核查诸事,至于取何等人才,某不知。

    医部取精通医术之才,并掌管防疫治疫等务。

    学部,学,乃学者也。教书育人,刊印书籍,建盖校舍,招收学生之事,归学部统管。另,诸如造纸术之研发,锻铁术军器等研发之事,需高明匠士心无旁骛累年钻研方能建功,故,不妨可简拔顶尖大匠统成一部,诸匠士不理繁务,只精研工技,此学术者所聚,故曰,学部。

    至于商部,乃取精通商贸之才,我巨鹿之一地,物货不齐,故需商务人才查四方之产,购补巨鹿之缺。另,平抑境内物价,亦属商部之职。”

    李孟羲以后世的六部制为基础,多加了一个科技部(学部教育部合体),多加了一个医疗部(医部),和一个商业部。

    问,李孟羲为何不照搬三省六部制呢,答桉是,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来的人,明明现代社会有更高明更先进的诸多政体构架可以参考,为何还要用三省六部这落后玩意儿。

    就说,想大兴教育,三省六部制中,可有专门负责教育事业的顶级部门吗?没有。没有顶级权利部门,如何能有足够的资源去发展教育。

    同样,想大力发展医学,想向百姓们传播卫生知识,也得有一个强力的部门,而三省六部中,医只是在工部之下,地位并不高。

    还有,重要的科技部,需要给高级匠人以显赫的地位以激励匠人们的创造力,古来匠人都是社会底层,要激励匠人得给高的社会地位,可三省六部制,根本就没哪一部是真正给匠人显赫地位的。

    唯一和匠人沾边的,是工部,可这个工部,是工程部门多过像技术部门,工部的大抵政务是盖个宫殿,修个城墙,或是去挖个运河,这类的浩大工程。

    工程部跟科技部有相似,可二者并不相同。

    封建时代的六部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李孟羲的需要,故而,他对之加以大量改动。

    本是在讨论试题的事,李孟羲在说试卷分类的同时,把下一步各类人才的分派使用也一并说了初步的想法,刘备和关羽沉思起来。

    良久后,对李孟羲足够详实的计划实在提不出什么整改意见,刘备和关羽对李孟羲道,“羲儿,便按你的来吧。”

    相关推荐: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诸天从金刚狼开始我的动画时代刀子精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火影]暗花[K]三千世界代号惊蛰[综]藏剑从空间之力至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