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女皇的男闺蜜 > 第057章 剩女风光大婚
  • 第057章 剩女风光大婚

    作品:《女皇的男闺蜜

    杨恭仁知道,要替杨贞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杨贞的年龄太大,虽然杨贞的年龄确实也大了些,但杨贞还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之身,而且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段,看上去仍然跟妙龄女郎相差无几。

    杨恭仁为杨贞的夫婿设定了几个条件。

    首先,男方的年龄得跟杨贞差不多,男方太年轻了会惹人笑话,太老了又会委屈杨贞,还影响生育;杨恭仁可不愿意自己的堂妹晚年无儿无女,无人依靠。

    其次,杨贞嫁过去得做正妻,弘农杨氏门第高贵,打死也不能给别人做妾。

    第三,男方在经济上必须具备相当好的经济基础,虽然不一定要堆金积玉,富可敌国,但至少得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在政治上必须身居高位或者有发展后劲;换句话说,男方一定既要富有,又要尊贵。

    第四,男方必须全心全意地敬爱杨贞,最好是当宝贝一样供奉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但是,同时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优质男人凤毛鳞角,实在是太难找了。

    杨恭仁找了一年又一年,也发动亲朋好友,同僚乡党一起上阵帮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杨恭仁任中书令,成为李渊手底下最有实权的宰相。也是在这一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最适合做杨贞夫婿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应国公武士。

    杨恭仁暗暗地将自己为杨贞挑选夫婿的标准跟武士进行了对照。

    第一条完全符合。武士生于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比杨贞大两岁。

    第二条完全符合。武士的原配相里氏刚刚去世,杨贞嫁过去自然是做正妻。

    第三条完全符合。经济上,武士经商出身,头脑灵活,能赚大钱,天下皆知。他投靠李渊不正是因为钱多得没地方花才资助李渊晋阳起兵的吗?政治上,那就更不用说了,武士刚刚被授予从一品的国公爵位,还是大唐十七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之一。李渊还多次指示自己这个做中书令的宰相,说什么武士年富力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忠勇可嘉,要多给他压担子,多给他机会历练。傻子都能听出李渊的言外之意,武士都已经是工部尚书,还要压担子,给机会,这不是明摆着要当宰相的节奏吗?

    第四条嘛,杨恭仁也是自信满满。

    武士人品、能力、相貌、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都无可挑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出身太低微了。

    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以来,整个社会的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都掌握在高门大户手中,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在长期门第观念的影响下,隋唐时期男婚女嫁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不同门第之间一般是不互相通婚的。

    武士靠贩卖木材起家,这样的出身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甚至不如种田出身的薛仁贵和打铁出身的尉迟恭。

    可是,在杨恭仁看来,武士出身低微这个缺陷正是杨贞所需要的。

    杨恭仁归顺大唐之前并没有跟武士直接接触过,他是在担任中书令之后才开始跟武士打交道。

    作为武士的上司,杨恭仁对武士的性情和心思是非常了解的。

    武士管理能力不差,做事特别勤勉,上下左右朝里朝外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周到,就是过于嫌弃自己的低微出身,总是担心官场同僚私下会因此看不起自己,总想通过爬上更高的职位,做出更大的事业来弥补出身低微的缺陷。

    身份高贵的杨贞如果愿意下嫁给武士,武士的身份就会跟着水涨船高,杨恭仁料定武士必定会对杨贞感激涕零,视若珍宝。

    不出杨恭仁所料,当他找到武士,透露出想为他和堂妹杨贞之间保媒拉纤的意思时,武士先是受宠若惊,继而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宰相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向来稳重的武士难掩兴奋之情,一再追问杨恭仁。杨贞对武士来说,是天仙一样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

    杨恭仁微笑地告诉武士,此事千真万确,自己十分乐意成全他和杨贞的婚事。

    武士不无忧虑地说道:“令妹如若愿意下嫁,下官发誓必当敬若上宾,绝不令她受半分委屈,只是惟恐令妹心高气傲,看不上下官。”杨贞不恋爱不相亲不结婚的传闻武士多少也了解一些。

    杨恭仁沉默了,这个事他还真的不能代替杨贞表态,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果然,当杨恭仁向杨贞转达武士对她的爱慕之心时,遭到杨贞的断然拒绝。

    “多谢兄长关爱,只是小妹心如槁灰,尘缘已了,唯愿青灯古佛了此一生。”杨贞面无表情地对杨恭仁说道。

    杨恭仁不甘心就此作罢,苦口婆心再三劝说,杨贞只是摇头不语。

    无可奈何之下,杨恭仁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第二天散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快走光了,杨恭仁还磨磨蹭蹭坐在原地赖着不动。

    当值太监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李渊,李渊一听,知道杨恭仁有事不方便在朝堂明说,当即传令杨恭仁御书房觐见。

    “爱聊还有何事需要向朕奏明?”李渊问杨恭仁。

    “陛下可知应国公、工部尚书武士发妻相里氏患病去世的消息?”杨恭仁反问李渊。

    “这事朕听说过了。”李渊莫名其妙,不知道杨恭仁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陛下,武士因忙于为我朝编纂《武德律》,强忍悲痛没有回乡为妻理丧,此等舍家为国、公而忘私的精神陛下应该予以褒奖才是。”杨恭仁先把武士高高地捧起来,他知道这话李渊爱听。

    “朕不是已经将武士从义原郡公晋升为应国公了吗?爱卿还要朕怎么嘉奖他?”李渊饶有兴致地问杨恭仁。

    “陛下,武士今年只有四十五岁,正是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之时,臣认为陛下应该为他物色一贤良淑德女子续弦以安其心。”杨恭仁不紧不慢地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不知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李渊兴致更浓了。

    “臣之堂妹杨贞,雍容华贵,知书达理,正好与武士八字相吻合,可堪婚配。”杨恭仁面不改色地说道。

    “哈哈哈。”李渊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这才搞清楚杨恭仁的真实意图,“好你个杨恭仁,竟敢给朕下套,你不就是想朕为他们二人赐婚吗?”

    “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杨恭仁赶紧下跪谢恩,三呼万岁,他等的就是李渊这句话。

    李渊赐婚的圣旨第二天就分别到了武士和杨贞的府中,武士梦想成真,感恩戴德。

    杨贞却进退维谷,欲哭无泪。

    杨贞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拜杨恭仁所赐,心中纵有一万个不愿意,现在也只能接受了。

    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难道自己还能抗旨不成?

    抗旨的后果是要斩头的,而且还是满门抄斩。

    当年十月,虚岁四十四岁的杨贞和比她大两岁的武士如期举行婚礼,男方由李渊亲自主婚,女方因为父亲杨达已经去世多年,自然是杨恭仁长兄如父代为主婚。

    婚礼举行那天,杨武两家冠盖云集,高朋满座,李渊和万贵妃亲临结婚典礼现场,结婚大典之荣耀风光轰动了整个长安城。杨恭仁为了弥补自己对杨贞的愧疚,武士为了体现自己对杨贞的宠爱,两人几乎尽其所有,不惜耗费巨资,将这场婚礼举办成大唐开国以来最热闹最奢华的婚礼。

    杨贞出嫁本非自愿,明知杨恭仁借李渊之力逼迫自己乃是出于善意,可心中仍不免产生怨恨悲愤之意,自下嫁武士之后再也不与杨恭仁来往。杨恭仁心中有愧,也不敢去打扰杨贞的平静生活,两人自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至今已整整十三年未曾见面。

    “恭仁哥哥,武士虽然不幸离世,但十三年来他对待贞儿是真心实意地好,贞儿早就理解了你当年的良苦用心。多年未见,你现在过得还好吗?”杨贞心里默默地说道。

    相关推荐:中奖三亿后,我娇养了奶狗弟弟诸天源引穿越之长嫂难为挟女皇以令诸侯帝女皇妃:教主求轻宠帝女皇后女皇日记我是大宋刘皇后开局亚索辅助,打到污渍红温医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