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大明海图志 > 第279章 善解他人意
  • 第279章 善解他人意

    作品:《大明海图志

    商议完后,范文程自告退而去,皇太极则与大玉儿摆驾回麟趾宫歇息。

    到了麟趾宫内,此处宫女早得大玉儿吩咐,宫中四角皆放了炭盆,暖暖的一室皆春。麟趾宫东暖阁内,皇太极宽衣后便靠在软炕上看书,大玉儿端了热汤来,伺候皇太极烫脚。

    滚热的汤水刺激这冰冷的脚底板,令皇太极全身一阵舒爽,大玉儿那白玉般的小手再轻轻搓着脚面,更让皇太极每个毛孔都张了开来。

    “适才路上听闻皇上降旨夺了大贝勒的牛录和封号?”大玉儿一边替皇太极洗着脚,一边有意无意的说道:“是不是太严厉了些?”

    皇太极闻言,浑身一震,将脚缩了回来,盘腿坐在坑上,皱眉道:“你说这个作甚?这些事也是你该过问的么?”

    大玉儿没有起身来,抬头望着皇太极柔声道:“皇上勿恼,前些日子姑姑来看我时,说起过大贝勒的事,说正月才过,他府上就忙着准备封亲王的贺仪,说这般做也太急切了,心下已经懊悔。前天大贝勒福晋进宫看我时,也说起过此事,说此事大贝勒全然不知,都是豪格他们闹出来的。大贝勒知道后,发了好大脾气,将那些备好的东西都去了,还罚了豪格他们。”

    皇太极哼了一声道:“做了就是做了,本来朕登皇位后,定然是会封他的,可宫中才略有些消息,代善府上就忙不迭的准备这样,准备那样,朕最讨厌的就是揣摩朕的心思,这次朕偏偏就要发落他!”

    大玉儿抿嘴微笑道:“大贝勒再有诸多不是,但总是心向着皇上的,他为人已经够小心的了,皇上几次罚他,都毫无怨言,难道皇上还不能信他么?”

    皇太极摆摆手,又将脚伸出来,放到热汤中,大玉儿继续替他洗脚,皇太极叹口气道:“也不是不信他,只是朕今后就是皇帝了,有些事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

    大玉儿嗯了一声,皇太极又道:“你放心吧,等个几个月后,只要他没什么怨怼,亲王的位子还是他的。”

    大玉儿抿嘴笑了笑道:“皇上,这些话也不必对臣妾说啊。”说着替皇太极擦了脚。

    皇太极盘腿坐好后,拉着大玉儿的手道:“朕告诉你这些,是让你心里有个数,泰松再来找你求情时,你也有个底。”泰松乃是代善侧福晋,名唤泰松格格,乃是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二妹,称二公主。博尔济吉特氏,前夫是衮楚克台吉。泰松公主在后世历史上,在林丹汗死后,方才与众福晋一起归附满清,改嫁代善为侧福晋。但在这个时空,后金提前征服了蒙古诸部,是以泰松也早已经嫁给了代善。

    泰松与大玉儿同出博尔济吉特氏,也是亲戚,时常走动来往。代善知道自己儿子豪格瞒着自己,没等皇太极下旨封王,就私自开始准备亲王一应用品后,勃然大怒,处罚了豪格。随后代善还是害怕皇太极知道了之后,会起疑心,于是就让泰松进宫,对大玉儿说了此事,希望大玉儿能帮着说几句话缓颊。

    大玉儿闻言,嫣然一笑道:“我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皇上放心好了。”

    皇太极很满意的点点头,大玉儿是个极为聪慧而且善解人意的蒙古女子,皇太极与她一处时,会很安心,有时候许多话也会和她说。虽说皇帝是天子,是孤家寡人,但很多时候,皇帝也需要有个说话的人。

    “皇上,那叫郑冲的明军大将真的很难对付么?”大玉儿净手后,乖巧的坐在皇太极身边,替他捏着肩头,口中好奇的说道。

    皇太极嗯了一声道:“皮岛明军其实此前已经是强弩之末,断粮多时,而且士无战心,这人才到辽东短短旬月,居然能反败为胜,吃掉朕的一万余精锐军马,是很难对付的敌人。”

    顿了顿,皇太极放下书,看着大玉儿道:“开春后,朕要亲征朝鲜,朕派了十四弟为前锋,定然会与他对阵,也不知十四弟能不能打败此人。”

    大玉儿手上微微一顿,脸上一丝忧色闪过,但随即笑了起来道:“十四弟是咱们大金的聪明贝勒,一定能打败这郑冲的。”

    皇太极嗯了一声,不置可否,过了片刻后,大玉儿忽然又道:“既然这郑冲喜好女色,不若在女真、蒙古诸部内挑选美女来,臣妾亲自教导后,再送与他,招降于他如何?”

    皇太极皱眉道:“你既然认定十四弟能打败郑冲,又何必再花功夫招降他?难道你还是担心十四弟会败给郑冲么?”

    大玉儿微微低头道:“我是担心皇上的大业,十四弟败了,定会损兵折将,咱们大金人口少,精锐兵马难得,能少折损些也是好的。”

    皇太极不着边际的说了句:“就算担心十四弟也无不可,他现在是你的十四弟啊。”说罢低头看书去了,大玉儿面色微变,心中愁肠百结,轻轻叹了口气,手上捏得更重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城内外,此刻也是一片大风雪天气,因为与盛京有些时差,此时紫禁城方才是戌时末刻。虽然天气寒冷,但皇极殿上却是一派暖意融融,不但四周空气在炭火炙烤下变得温暖,殿上人心也都一片温暖。

    红旗捷报是酉时送至宫中的,当看得登莱巡抚陈应元、皮岛副将金日观、游击沈志祥、守备陈平朝及福建水师大将郑冲、监军太监侯隆等人的报捷文书后,崇祯兴奋得丢下饭碗,连晚膳都不用了,连忙命人召集重臣们入宫议事!

    今夜内阁值宿的乃是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文震孟,红旗报捷的消息他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慌忙去找另一位内阁值宿大臣、内阁次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吴宗达商议。

    正是用晚膳时间,文震孟与吴宗达两人今夜值宿,文震孟先用好膳食,才换吴宗达去用饭,不想文震孟才坐下才按之前阁臣们商议好的要旨,票拟了几分奏章后,这便红旗报捷便到了内阁。

    文震孟闻得是红旗报捷,不敢怠慢,急忙先看了几分奏捷的文书,然后慌忙前去找吴宗达商议。

    大明朝的内阁制发展到现在,已经登峰造极,全国所有的奏章、奏表、报捷文书都会先至内阁,阁臣们商议后,才会将商议好的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后才会呈交皇帝披红,披红后的奏章才会生效下发。

    报捷奏章也不例外,要先经过内阁这一关。内阁大臣们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判断报捷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假如内阁不经审查,便将报捷奏章进呈,让皇帝空欢喜一场事小,涉及渎职、纠察不严、甚至参与谎报大捷欺君,这些罪名可就大了。

    所以包括报捷奏章在内,都要先到内阁审阅。阁臣们要根据报捷内容,先有一个判断,然后才进呈皇帝。

    可当文震孟看到几分奏捷文表后,不由得浑身颤抖起来,“东江镇铁山大捷?诛杀建奴正白旗固山额真阿山、镶蓝旗甲喇章京叶臣以下建奴精锐五千余人?!剿灭叛军尚可喜部?!”

    一脸惊骇的文震孟一口气将几分奏捷文书都看了,原来东江镇隶属登莱巡抚管治,俞硕明的报捷船队在登州登岸后,登莱巡抚陈应元便即查验首级、验看战利品等。随后陈应元也写了一道奏捷文书一同递进京城,这种大捷之上,作为巡抚他是有责任核查战功,同时他也上一份奏章,在奖叙战功的时候,他也能分一杯羹的。是以几份奏捷文书中,除了东江镇诸将奏表、郑冲奏表、监军侯隆奏表之外,便还多了登莱巡抚的奏表。

    看了陈应元的奏表后,直觉告诉文震孟,这大捷多半是真的,因为巡抚衙门审核战功都是要点脑袋的,他们已经核查过一遍战功了,而且陈应元此人是出了名的小心做人,没有把握的事,他事决计不会上表的!

    当下文震孟慌不择路的带着几份奏表急忙赶到偏房内,与正在用饭的吴宗达商议。

    文震孟万历二年生人,乃是南宋文天祥之后裔,大明才子文徵明曾孙,文彭孙,元发长子。博通经史,尤长于《春秋》,但科举不顺,十次会试失利。天启二年46岁时,才终于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与他科场坎坷一样,他的仕途之路也不顺利。担任翰林院修撰后,因疏陈勤政讲学,忤魏忠贤,被廷杖八十,贬职调外,愤而告归故里。崇祯元年崇祯起文震孟,以侍读召,改左中允,充日讲官。崇祯三年,进左谕德,掌司经局,直讲如故。崇祯五年,被擢为右庶子,重新赴任,未久进少詹士。崇祯六年正月,大顺建国、建奴入寇,文震孟上表,历陈致乱之源,崇祯欣赏文震孟的言论,因此七月擢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

    如今崇祯七年二月,文震孟入阁还不到一年,还算是阁臣中的小字辈,因此他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还是不敢擅专,便来与吴宗达商议。(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诸天从金山寺灭门开始仙风道诡:开局玄君七章秘经修仙风云传仙品风水师仙凡风云录凡体仙风邪骨仙风行踏天涯重生之丑夫不下堂诸界之模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