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古代 >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 第4章 入乡随俗
  • 第4章 入乡随俗

    作品:《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刚分了地,大家都忙着收拾地里,赶在霜降前还能种上冬小麦。

    付子莘家的地给了罗家来种,只留了菜地自己种点菜吃。

    罗大叔说要给三成租子,她好说歹说才降到两成。

    外人看来可能有些傻,多给租子还不要,付子莘只是想还些恩情。

    付子莘早上起来打了半套太极拳,她在现代的时候每天都练,对身体很有好处。

    不过目前身子太弱了,打半套已是极限。

    上午,付子莘又去砍了几根竹子,编了床凉席。

    两个侄子好动得很,总是爬来爬去。

    中午阳光正好时,凉席直接放在院子里,把孩子放在上面,有人看着就行。

    虽然这个季节不适合用凉席,但是避免两小的在地上爬来爬去,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也不能老是把孩子拘在屋里。

    她没办法忘记两个小子脏小孩的模样。

    昨天下午回来,两个小子全身都是灰扑扑的,吓了付子莘一跳,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国难民。

    “你叫平安,你叫平喜。”自从有了各自的名字,侄女付平悦对于教两个弟弟自己的名字非常执着。

    “大哥平安。”

    “小哥平喜。”

    付子莘噗嗤一声笑,“他们那么小,怎么记得住,大一点再教也行。”

    没想到付平悦一本正经,“虽然才八个月,但已经记事了呢!”

    “不信你看,平安!”付平悦对着大哥叫道。

    平安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玩耍,付平悦却喜不自胜。

    “我说的没错吧?”

    付子莘笑了笑,附和着:“还真是这样。”

    中午饭是付子莘煮的,抓了一把黑面,切了些野菜,加了整整一罐水。

    平安和平喜吃完后,剩下的都让平悦吃了。

    下午,付子莘拿着篮子上山去捡栗子,顺便采些野菜,捡点柴回去。

    她上山的时候,还碰到了熟人。

    “付家姐儿,你也上山啊。”

    付子莘笑着点头,对方能认识她,显然是一起逃难定居于此的。

    现在刘家村实际上分成了两个部分,原住村民和外来村民。

    二者之间存在着比较深的隔阂,想要完全融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上山找吃食的人颇多,付子莘还没到栗子林,就碰到了五六个妇人,各自还带着小孩。

    不过一两日的功夫,地上的栗子已经没有。

    她抬头一看,除了树顶太高无法摘到的以外,树枝上也不见栗子的影子。

    付子莘扯了扯嘴角,群众的力量也太强大了,不由后悔前天没有多捡一些。

    不过现在也无济于事,还是多找些野菜吧。

    令人失望的是,能吃的野菜也被采光。

    当然,付子莘也只认识两种野菜,也还是请教的罗婶子。

    除了那两种,她都不认识,也不能乱采。

    她从来不是个冒险主义者,饮食中毒了怎么办。

    不过整个下午,也不算无功而返。

    付子莘捡了两大捆柴,不过两捆太重,只好放一捆在山脚草丛中,先扛一捆回家。

    村中有蒙学,她从家里放完柴出来正好碰到蒙学放学。

    幼童小子从教室挤出来,在路上你追我赶,好不快活。

    蒙学的位置在偏西的地方,以前西边没建茅草屋时是孩童们的天堂。

    “小的们,跟我跑!”一个较大的孩子在队伍前面一声吼,众人风风火火往前跑去。

    付子莘看得津津有味,真是朝气蓬勃。

    等学童们跑过,付子莘看到一个老阿婆坐在远处路上。

    不会摔了吧?

    她快步走近老人,只见路上撒满了大豆。

    “老阿婆,您没事吧?”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付子莘,“没什么大事,就是小子们冲过去,把装豆子的口袋绊倒了,撒了一地。”

    付子莘蹲下来,帮老人捡豆子。

    “你是临沂府过来的?”

    “是的,家里被洪水淹了,逃难来的。”

    “嗯,你是要去山上吗?我自己捡也要不了一会儿。”

    “没事儿,就是一捆柴,我放山脚下了,一会儿再去扛。”

    两人边聊天边捡豆子,原来老人是去女儿家吃席,因自己家中是做豆腐卖的,走的时候女婿给了一袋豆子。

    老人节约钱,不肯坐牛车,背着豆子走回来的。

    村西头进村路程更近,所以走了不常走的路,哪成想遇到这群疯小子。

    “这位姐儿,劳烦你帮我把豆子背到家中去。”捡完豆子,老人利落地站起身。

    “行啊,您在前面带路。”付子莘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不过几步路的事情。

    “你跟我来。”

    两人路过学堂,往村南走去。

    付子莘远远看见了大槐树,那里应该就是坐牛车的点。

    距离大槐树不远,就是阿婆家,门口摆了豆腐摊。

    “娘,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又舍不得钱坐车?”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传来。

    竟然是刘家村的村长家,付子莘主动打招呼,“刘三叔。”

    刘阿婆接过大豆口袋,“你在这里等我下。”

    付子莘只好站在豆腐摊子旁,不知道刘阿婆要干嘛。

    “喏,这块豆腐给你,感谢你帮我捡豆子。”刘阿婆出得门来,从摊子上捡了一小块豆腐,用叶子包好,递给付子莘。

    “这......,一点小事,不足挂齿,没必要给我东西。”付子莘拒绝道。

    “让你拿就拿着,怎么这么多话。”刘阿婆说完转身回屋,付子莘只好拿着豆腐走了。

    “娘,你怎么乱发善心,灾民那么多,哪里给得过来?”村长皱着眉,也不好说重话。

    “我也就给她,又不给其他人,谁让她帮我捡豆子。”刘阿婆眼皮都没抬。

    “娘,你去大妹家吃酒,我不是给了你车钱吗,怎么没有坐车?”

    “走回来也没多远,何必糟蹋两个大钱,我又不是走不动。”

    村长知道老娘顽固,“大妹也真是的,明知道你舍不得钱还不把你送到车上......”

    等付子莘绕到山脚,四处找遍了也没找到她那捆柴。

    不知道谁这么懒,靠山还能少了柴烧,多走几步就能捡上一捆。

    付子莘只好捧着块豆腐回家。

    “姑姑,你不是去扛另一捆柴吗?”

    “唉,柴不见了,被人偷了去。”付子莘说道。

    付平悦一听柴被偷了去,差点哭出来。

    “不过姑姑今天做了件好事,得了块豆腐。”付子莘赶紧转移小姑娘的注意力。

    “哇,什么好事?”在小姑娘眼里,能换一块豆腐的好事非常吸引人,她期待着以后也做这样的好事。

    付子莘把捡豆子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令小姑娘崇拜不已。

    晚餐因为有了豆腐,四人吃得十分满足。

    吃完晚饭后,付子莘拿了一张十两的银票,剩余的银票仍然藏起来。

    罗婶子明天要去镇上卖东西,已经说好了带她一起。

    相关推荐:佛系重生迁坟大队寻迁录再苏就炸了[快穿]失忆后认错老公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我在古代有个崽我在古代直播种田今天也没有被休夫[穿书]穿成女配带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