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古代 >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 第7章 秋雨连绵
  • 第7章 秋雨连绵

    作品:《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村中有喜事,刘耀祖家办流水席,全村都去吃。

    除了付家三个小的,因为他们姑姑付子莘被推荐去席上帮忙了。

    “阿悦在家给弟弟煮吃的,我干完活给你带好吃的回来,还能挣工钱呢。”付子莘出门前叮嘱道。

    吃席人多,付子莘是不可能让他们去凑热闹的,毕竟两个侄子太小。

    付平悦很是听话,听到还能挣钱,“我会照顾好家里的,姑姑你不用担心。”

    付子莘的活不多,主要是帮忙切菜、洗菜。

    除了她,帮忙的还有好几十人,毕竟是整个村都可以去吃的流水席,要准备的东西太多。

    还好只办中午一场,不然会累死。

    刘家村出了一名京官,还特地开了祠堂,请了族老主持。

    待所有东西收拾好,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他们帮忙的中午随便吃了两个馒头,实在是忙不过来。

    不过张阿婆家也算厚道,所有帮忙的人都给了两文钱。

    主要是剩下的吃食都让大家分了,这才是最实在的。

    付子莘最后分了四个黑面做的馒头,半斤大肥肉和几两瘦肉,另外还得了一个白萝卜。

    不过,这半斤肥肉是张阿婆背着众人塞给付子莘的。

    若是在厨上帮忙,分得更多。

    付子莘将肥肉炸出油,用竹筒装好,第二天就凝固成了固体。

    瘦肉切成细丝,煮了瘦肉粥,另加了一些白菜。

    “太可惜了,平安和平喜都还不能吃肉。”付平悦看着罐子里的瘦肉,很是舍不得。

    “他们是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肉,现在尝尝肉味,适应了,以后就能吃肉了。”

    吃完晚饭,付平悦又开始名字教学。

    “平安,平喜!”

    两个小子根本不理付平悦,咿咿呀呀,在床板上爬来爬去。

    大哥付平安抬头看见了付子莘,猛的扑过去,嘴里叫着:“姑……姑……”

    弟弟付平喜有样学样,也朝付子莘扑过去。

    两兄弟依偎在付子莘怀里,嘻嘻地笑着。

    “两个小子最近长了点斤两,越发重了。”付子莘高兴地说。

    “那我呢?有没有长斤两,有没有长高?”付平悦抬头问付子莘。

    付子莘捏了捏侄女的脸,“你看脸上都有肉了,显然是长了的。”

    付平悦有些不好意思。

    又过了一会儿,付平悦拉了拉付子莘的衣袖,“姑姑,你听!外面的风越来越大,是不是要下雨?”

    付子莘抬头看看屋顶,面露忧色,但嘴上却安慰付平悦,“放心吧没事儿的。”

    睡到半夜,付子莘感到脸上一片凉意。

    伸手一摸,全是水。

    她腾地一下坐起来,“阿悦,醒醒,屋子漏雨了。”

    付平悦听到叫声惊醒过来,声音带着恐惧,“怎么办?”

    付子莘摸黑点燃了半根蜡烛,大半个屋子都在漏雨,只有靠近门的地方稍微好一些。

    她把竹床移到门边,付平悦帮忙把衣服、被单都挪到竹床上面。

    雨声越来越大,将付平安和付平喜两个小子惊醒过来。

    付子莘赶紧给三个小的换了干燥衣服,希望不要生病。

    四人依偎着坐在竹床上面,相互取暖。

    “雨停了就没事了。”付子莘安慰道。

    内心焦急的付子莘,想着雨停之后怎么也要起个房子,茅草屋实在不顶用。

    如今户籍纸还没下来,不然一家搬去县里,倒也省事,正好在县里找个工作。

    “真的吗?我们不会被大水冲走?”付平悦的记忆还停留在洪水来临前,也是连续好几天下大雨。

    付子莘揽过付平悦的肩膀,“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大雨。”

    “姑姑,以后我要建一座大房子,用青砖瓦片来盖,这样就不会漏雨了。”付平悦满怀希冀。

    “那你要建多大?姑姑和两个弟弟能一起住下吗?”付子莘开起了玩笑。

    付平悦点点头,“住得下,住得下!我和姑姑一间,两个弟弟再一间,我要建两间房。”

    两个小儿不知怎么回事,“咯咯”笑起来,似乎是感受到了建房喜悦。

    “姑姑,弟弟们听到建房子也高兴呢!”

    “哈哈,我也高兴!”付子莘拍掌大笑。

    “我也高兴!”付平悦笑眯了眼。

    大雨下了一整夜,第二天还没有停。

    捡来的柴都被雨水打湿了,家中又没有蓑衣或者雨伞,付子莘愁得很。

    “付家姐儿,你们没事吧?”门外传来刘家阿婆的声音。

    “刘阿婆,就是房子有点漏,下这么大雨,您赶紧回去吧!”付子莘冲着门外喊。

    “你把门打开,我看看漏成什么样,天晴了好让你村长叔安排人过来重新盖一下。”

    付子莘没有办法,只好把竹床挪开,打开门来。

    刘阿婆一看,骂了付子莘一顿,房子破成这样,雨水不住往下滴,还待在里面不出来。

    “这不是没雨伞,直接冲出去更糟。”

    刘阿婆将手中的蓑衣递给付子莘,一件大人的和一件小孩的。

    “快穿上,抱着孩子去我那里。”

    付子莘也不推脱,麻烦刘阿婆抱平喜,她抱平安。

    而付平悦则快速披上蓑衣,把米面、瓦罐、柴刀和竹筒等放进木桶里。

    刘阿婆扫了一眼屋子,“这湿的衣服给孩子套上,外面雨大得很。”

    付子莘用床单将付平安系在身前,将袄子披在外面,提起木桶出门。

    付平悦则端着个木盆,跟在最后。

    “刘阿婆,路上滑,您慢点!阿悦,你也自己注意点,不要摔了。”

    下雨天,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影。

    终于到了刘阿婆家,刘阿婆将付子莘带到西厢房。

    “你们先暂时住在这里。”

    刘家住的是青砖瓦房,正房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两间,还有一间厨房和豆腐房。

    “刘阿婆,能借厨房一用吗?”

    “可以,用吧。”

    “阿悦,我之前买的老姜你放哪儿了?”付子莘买东西回去都是让付平悦放的。

    “在这儿!”付平悦掏出一块姜递给付子莘。

    付平悦拿着姜去厨房,切成薄片放进锅里煮。

    水开后,给刘阿婆盛了一大碗端去,“刘阿婆,喝点姜水驱寒,不要受凉了。”

    刘阿婆接过碗,“行,你们喝了没”

    “现在就去喝。”付子莘这才回厨房,用自家带的竹筒,盛了姜水回西厢房。

    “里面衣服没打湿吧?”付子莘问道。

    “没有,只外面的衣服湿了,在凳子上晾着。”付平悦回答。

    “我煮了老姜水,一人一竹筒,你喝了再帮忙喂弟弟。”

    “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

    相关推荐:佛系重生迁坟大队寻迁录再苏就炸了[快穿]失忆后认错老公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我在古代有个崽我在古代直播种田今天也没有被休夫[穿书]穿成女配带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