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古代 >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 第92章 各有打算
  • 第92章 各有打算

    作品:《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付子莘等着他们的回答。

    乾戊书院朱立峰和几位书院院长私下讨论了不少时间。

    “每家书院只能派一人参加?”他确认道。

    京城包括下属的城镇、县城,一共有三十七家书院,而今天来的访客来自于京城中的七家书院。

    “不仅仅是只能派一人参加,而且不是每家书院都有资格在教委会中占有席位。”

    三十七家书院都加入其中,管理成本高。

    付子莘使唤他们做了事情需要支付薪资,另外以后评价全国的书院,出差在外还要报销差旅。

    “所以有几个名额?”他们今天虽然一起过来,但并不都是一个层级的书院。

    “我是会长,另外需要两名副会长,一般委员只有十个名额。”十三个人的团队尽够了,就现在的工作情况来说甚至有些多余。

    “我不同意!”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反对,“为什么不能每家书院派一个人?”

    十二个名额,肯定轮不到他的书院。

    “就是,应该每家书院都派一个。”坐他旁边的人也站起来声援。

    “名额只有这么多,具体是哪几家书院,由你们自行商量,不关我的事情。”付子莘有了决定,不可能随意更改。

    “副会长中的一个名额,是要留给国子监的。”付子莘特意提醒道。

    这样的话,给民间书院也就只有十一个名额。

    “我不同意!你怎么......”有人站起来,开始骂付子莘。

    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的刊物、她提出建立的组织,所有权都在于她。

    “请问这位先生,你现在站在哪里?”

    对方有些意外,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四方书院。”

    “好的,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教育新风尚》是谁创立的月刊?”

    “是付......”他反应过来,神情有些不自在。

    “所以说啊,你反对有用吗?”付子莘提高了音量,“《教育新风尚》和其中的排行榜都是我的产物,我完全有权利决定如何做。”

    “可是......”

    “没有可是。”付子莘坐下来,慢悠悠地说道,“如果你真的反对,那你完全可以自己办一本杂志,自己重新出排行榜,我绝不反对。”

    自己出版?

    好些人听到付子莘的话不免有些意动。

    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朱立峰在《教育新风尚》刚出版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们书院名气也大,又有号召力,自己办一个岂不是更好?

    他给成王府递了帖子,也见到了成王,不过却直接被回绝,成王还让他没事不要再去府里。

    京城的第一大书局都支持付子莘,这就是实力。

    他向管家打听过为什么成王愿意为付子莘背书,不过管家也不清楚,他们都是通过书信往来。

    当今圣上与成王是亲兄弟,两人感情颇深。

    成王幼年时救过被设计落水的圣上,再加上成王性子懦弱,因此十分得圣上偏爱。

    圣上见弟弟喜欢书,自己掏腰包成立了文雅书局送给他。

    没想到书局被成王经营地有声有色,成为京城第一大书局。

    当然,这是皇家的隐秘事情,不是谁都能知道的。

    为什么上层书院都不敢轻举妄动呢?

    四方书院的女院长出的书由文雅书局印刷、售卖,这不就是说当今圣上也是支持的吗?

    不然,朱立峰怎么可能来这里。

    自己另外做一个刊物,固然能够找到其他出版商,但这就会走向成王的对立面,至少现在成王对付子莘的态度还是支持的。

    都是在京城混的,还指望着能够打理好关系,有更好的作为。

    得罪人的事情,可不好做。

    “名单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定下来。”朱立峰说道。

    “不用着急,五月的出版肯定赶不上了,还是只能由我来操作。等你们加入进来,下一期的《教育新风尚》再进行调整。”付子莘算了算时间。

    乾戊书院发了话,其他人只好噤声。

    孔照兴坐在下面,未免有些懵逼,这场集体来访还是他发起的,为了解决他不在名师之列的问题。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了?

    付子莘除了一开始提到他,之后再没给他机会互动。

    建安书院的院长冯璋坐在他旁边,孔照兴也不敢像在大街上一样胡来。

    “院长,我......”孔照兴正要向冯璋提一提,冯璋却被朱立峰叫走,几位院长凑在一起商量着什么。

    最后直到离开,孔照兴排名的事情还没解决。

    他只好悻悻而归。

    他们来访之后又过了四五天,朱立峰派人送了书信来,写的是教委会的成员名字。

    付子莘正式发帖子邀请名单上的先生过来,他们基本都是书院院长。

    书院排行榜前十的书院都在名单之中,付子莘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

    时间定在四方书院休息的时候,地点没有在大讲堂,而是会议室。

    四方书院许多功能区都使用了比较现代的叫法。

    会议室里面摆着一张长长的木桌,足够二十人坐下,适合开小会。

    “欢迎各位先生前来参加教委会的第一次成立大会。”付子莘让付平悦也进来听,做一个简单的会议纪要。

    她先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向大家说明教委会的职责范围。

    一是收集数据,计算学院或者先生的综合影响力,最终发布有关书院和先生的四个榜单。

    二是策划编辑《教育新风尚》的其他内容,审稿、撰写、排版等工作。

    三是组织各种比赛事宜。

    “教委会暂定的职责就是这些,如果各位有好的意见也可以向我提。”付子莘介绍完职责又讲了一下教委会的福利。

    她如果说给他们发工资太过于俗气,倒不如换种做法。

    付子莘将为他们提供与生活相关的各种福利,比如定制衣裳、购物券、演出票等。

    “那我们办公怎么办?”平时都在各自的书院,但是总要碰头讨论吧。

    “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在主街有个铺面可以用作办公场所。”付子莘不缺钱,也不指望店铺产生收益。

    “这样会不会太吵,而且临街一点隐蔽性都没有。”朱立峰不是很满意。

    “这个铺面只是一个收稿点,投稿都是递到这里,各位先生却是不在这里办公的。”

    付子莘后来细想了想,也觉得不妥,她便让王三宝又在城里置办了一处院子,专门用作教委会的办公场所。

    “那就好,不过还有事情需要付先生仔细讲讲。”

    相关推荐:佛系重生迁坟大队寻迁录再苏就炸了[快穿]失忆后认错老公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我在古代有个崽我在古代直播种田今天也没有被休夫[穿书]穿成女配带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