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无冕宰相 > 第9章 道观悟道
  • 第9章 道观悟道

    作品:《无冕宰相

    听得永宁惘然之言,廖道南暗暗思忖,“王家三人众口一词,皆是暗然伤神,王厚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被流放于此不说,还要延及子女后代吗?”每三年国家皆有一次大赦,除谋反等十恶不赦之罪外,皆可蒙恩得赦。”

    “难道王厚犯了堪比谋反还要重的罪吗?可是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又完全对不上号。远非蓬头垢面的囚徒生活,相反,住宅华美,高门大第,生活堪称富足,远迈一般江南缙绅,钟鸣鼎食,胜过京城簪缨世族。甚至于可比王侯。”

    “其富贵如此,却又是身处牢笼?问题在于,这儿并没有什么人限止他们的人身自由啊?甚至于百姓父母官、驻防将领均是对其恭恭敬敬,听其驱遣。”

    “难道是他们自怨自艾,自己划地为牢?似又不象,王厚睿智豁达,王楚外圆内方,极有主见。永宁冰雪聪明,天真无邪,均非寻常之人可比。他们有必要如此做吗?”

    “谁不愿意为国效力,图个青史留名?永宁是女儿身,可说无奈,但是王厚、王楚父子呢?他们可是胸怀大志的人啊!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廖道南绞尽脑汁,得不出结论,“难道冥冥之中,还有什么东西在主宰他们的命运吗?或者他们只是一颗布局于此的棋子?弃于此的棋子?”

    “世兄,汝在思甚么?”王楚的话声,打断了廖道南的沉思。

    “吾在思,此去一别山遥水远,吾们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廖道南掩饰道。

    “世兄此去,定会蟾宫折桂,金榜题名,鹏程万里,前程远大。富贵荣华弹指可得。富贵勿相忘,心中有对方,距离只在寸心间耳,天涯亦迟尺。”

    廖道南双手作揖,“世弟的话,吾铭记在心。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延席,吾不得不就此别过世伯、世弟。谢过世伯、世弟,感谢汝们的盛情相待。吾没齿难忘,只是难以涌泉相报。”

    “世兄言重了,且搞错了对象。此话应当由吾来说才对。受人滴水恩,当作涌泉相报。汝的救命大恩,吾真不知如何作涌泉相报?”

    “汝们两人只知道话别,难道视本小姐不存在吗?”永宁噘起了嘴。

    “小妹有什么话要说吗?”王楚问道。

    “当然有,对大哥哥不满。”

    “为什么对吾不满?”廖道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汝刚才怎么说来着?”

    “吾刚才怎么说来着?”

    “汝不是说,‘吾不得不就此别过世伯、世弟。谢过世伯、世弟,感谢汝们的盛情相待。’”

    “是啊,有什么错吗?”

    “为什么不提及本人呢?”

    “因为你小啊,长幼有序。”

    “吾已二八一十六岁了。已是及笄之年,尚属幼否?”

    “永宁妹,在吾面前汝尚属小。”

    “那吾兄,在汝面前汝属小,还是属大?”

    “小啊。”

    “问题就在于此,吾兄属小,汝却道别?吾属小,汝就视而不见?”永宁振振有词。

    永宁的话似属胡搅蛮缠,却是步步在理,一下子让廖道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汝兄是男的。”

    “汝是重男轻女啊?那穆桂英是男是女?”

    “是女。”

    “穆桂英挂帅这折戏,汝看过否?”

    “看过?”

    “穆桂英如不如男?巾帼英雄是否胜过须眉男儿?”

    “是。”廖道南又被她绕了进去。廖道南心道,“穆桂英挂帅不过是戏说,戏里的人物。历史上有不有这个人,还是两说呢。”

    可是廖道南深知永宁口词伶俐,能言善辩,怕自己的话一说出口,又被她驳斥得体无完肤。

    看到廖道南偃旗息鼓,永宁有了一种惬意的快感,有了得胜回朝的感觉。

    这时王厚从屋里出来,身后跟随着一个家丁,家丁双手托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盛着黄灿灿的金子。

    “贤侄,汝说得好,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延席。汝还要赴京师赶考,任重而道远,吾就不留汝了。”

    说完,王厚从身后跟随着的家丁手里接过了盘子,对廖道南说道,“贤侄,区区赠仪,用作贤侄一路赶考的盘缠,且到京师后亦要用度开销。区区五十两黄金,实不为多,希望贤侄收纳。”

    廖道南一惊,五十两黄金,绝非区区之数,这相当于一户家境富裕之家的十年收入了,这是一笔巨款。

    廖道南再三婉言谢绝。

    “大哥哥不收,看来只是嫌少了?那还得再加五十两,是不?”

    廖道南领教了永宁的厉害,知道再推辞下去,说不定永宁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他只得收下了。

    廖道南与王家父、子、女三人惜别,互道珍重。然后与廖容一道挥身上马,向官道驰去。

    在由安陆境界内奔赴京城的路上,廖南道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里寺庙繁多,道观颇多。

    廖道南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巍峨的道观,便信马由缰来到了这座峰峦重叠,群山怀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道观。

    “白云观”三字赫然显目,廖道南与廖容二人下得马来。

    “廖道南并将马匹交付廖容看管,廖容心里虽然不愿意,可是上次的教训历历在目,只得将两匹马拴在道观门前,自己百无聊赖地坐在石凳上等待廖道南回来。

    廖道南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道逐级而上,两旁植物郁郁葱葱,奇异花卉处处可见,风景优美,目不暇接。阵阵山风透过修竹茂林发出沙沙的响声,风声、青石板旁的山泉潺潺流水声混合起来,彷佛是天籁之音。

    白云观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凋梁画栋,古朴大气,清新洒脱。

    因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探求天人合一,一般的道观和亭阁都依山而建,深藏于风景秀丽的青山绿水之间。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感觉格外幽静。而大多数观内装饰用料又取材于大自然,像竹子、藤条、树皮、树根等,没有丝毫人工的修饰,与四周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的确分外和谐。

    “好一处神仙居所!”廖道南由衷叹道。

    “施主从何而来?”从正殿出来一位鹤发童颜持禅杖的道长,他听到了廖道南的话发问道。

    廖道南双手合十,“师尊,不知如何称谓?”

    “贫道是此观的住持,法号正一。”

    “恕小生眼拙,肉眼凡胎,不知是正一真人驾到。尚求海涵!”廖道南心中暗自吃惊,住持就是道观的主管,在俗界可谓是一方诸侯。外人想一见住持可是不容易的。

    “施主可是来祈攘求福的?”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师尊可谓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小生正有此意。”廖道南缓缓答道,还别说,自己确实有此意。

    “施主贵姓?”

    “敝姓廖。”

    “廖施主,可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正是,师尊好眼力啊,慧眼如炬。”

    “廖施主,求的是前程?”

    “正是。”

    “贫道一生阅人无数,对卦象一事亦有所知。廖施主仪表不凡,相貌过人,骨胳清奇,印堂发亮,亦非凡品,当是陪龙伴驾的人物啊。”

    “正一师尊言过其实了。小生或许能中进士,那也是祖宗神灵福佑所致,为一地方官能施展一下抱负,守护一方平安,已足慰平生矣。岂敢奢望入紫禁城成为天子近臣耶?”

    正一真人微微一笑,“贫道此话,廖施主暂或难以理解,日后当有应验。”

    “谢师尊。”廖道南将信将疑。

    “贫道还有一名话送廖施主。”

    “师尊。什么话?”

    “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鸣剑兮鹤唳青天。”

    “小生谨记在心!”

    说完,廖道南环顾一下四周,欲言又止。

    “廖施主,有事请讲?”

    “师尊,小生问一个问题,不知当问否?”

    “问吧。贫道知无不言。”正一真人打消了廖道南的疑问。

    “好吧。小生想问一下,这座宏伟的白云观历史并不悠久啊,白云观是如何大兴土木兴建的?所费一定甚巨,是师尊带领道众做法事或山下众信徒捐香火钱兴建的吗?”

    “贫道带领道众做法事或山下众信徒捐香火钱两者兼而有之。只是更重要的是信徒捐的香火钱。”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人拾柴火焰高。山下的信徒众多,所募捐的钱也多,才有此浩大工程成功之日。”廖道南啧啧道。

    “廖施主,汝之话,对又不对。”

    “何谓之?”

    “山下的信徒众多,可是百分之九九捐的香火钱并不多。只有一人捐资甚巨,才能成此功。”

    “是谁?这一户人家岂非倾家荡产?”

    “虽非毁家纾难,也是损其大半家财,成就了今天的道观,才有廖施主所见的一切。”

    廖道南急于知道答桉,“是谁呢?”

    “还能有谁?安陆境内,还有谁能比兴王更有钱?那是天家血脉,天潢贵胃。”

    “兴王爷?”

    “是的。兴王笃信道教,相信天道循环,生死轮回。道观之地,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兴王爷相信修道是一种精神修炼,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

    “所以然兴王爷不吝巨资,捐助修建了这一宏伟的道观,并与世子一道经常虔诚地修道,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

    “除了修道外,兴王爷与世子并不时地在此沐浴更衣,祈求上天风调雨顺,让境内百姓生活安定,五谷丰登。”

    相关推荐:娱乐:怒喷评委,全网求我写歌!大秦公子寒门枭龙我真不是恶魔宰相寒门小娇妻重生之我绝不当舔狗我的人生变成了通关游戏凤上枝头:妖王别乱来弃女狂妃:偏执妖王缠上瘾嫡女狂妃之妖王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