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求活在金朝末年 > 六十三章:改进火绳枪
  • 六十三章:改进火绳枪

    作品:《求活在金朝末年

    火绳枪倒是生产出来了,可陈宪又发现了新问题。

    生产效率太低了,三个工人,一个月时间才能出一条枪。

    时间和人力大部分都浪费到了手工钻孔上面。

    要将一根枪管扩孔到合适的直径,以陈宪此时的工艺手段,需要分很多次一点点的增加钻头直径,才能达到目的,一次扩大的太多,钻头很容易折断。

    要想提高效率,必须提高钻孔效率。

    陈宪又开始着手为枪管的钻孔工序设计一台钻孔设备。

    最终定型的是一台木结构的卧式钻床,它的外形看上去很像车床,只是带动车窗转轴的不是电机,而是一个靠人摇动的绞盘。

    工人站在钻床的一端,转动绞盘,就能带动钻床转轴转动。

    转轴的另外一端对着一个类似车床的导轨,导轨完全由硬木制成,一个上面装着夹具的滑块被安装在导轨上。

    转轴前端连接着一个钢制圆管,圆管侧面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里安装着两个蝴蝶螺栓。

    这个圆管就是安装钻头的地方,长长的钻头尾端被插入这个圆孔,然后拧紧两个蝴蝶螺栓,就能将钻头顶住夹紧。

    滑块上的夹具其实就是两个圆环,圆环被固定在下面的木头滑块上。

    工作时,将枪管毛坯装入两个圆环,圆环比枪管大一些,这样枪管就有调节余量,再将长长的钻头装入转轴前端的圆管内,推动滑块,钻头就能和枪管对接。

    根据钻头的位置,决定在插入枪管的圆环内那个方向插入楔子,用楔子来调整枪管的位置,让它和钻头对齐。

    在滑块的前侧也有一个铁制的圆环,圆环上绑着一根绳子,在钻床导轨前方,靠近转轴的位置,有一个滑轮,绳子绕过这个滑轮垂向底面上的一个大坑中,绳子前端绑着一个铁块,铁块的重量会拉着滑块向前,让枪管顶紧钻头。

    工人只需要站在钻床前端转动绞盘,带动钻头转动,就能完成以前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的枪管钻孔,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而且,因为钻头和枪管的顶紧力由下坠的石块控制,也就是说,这个力量是可以通过调整石块的大小来控制的,而不像两人合作时,顶紧力全靠人手调控,不能保持稳定,顶紧力可控就意味着钻孔时状态更稳定,更不容易损坏钻头。

    损坏的钻头倒不值什么钱,最关键的是断裂在枪管里的钻头很难取出来,有时候取一个钻头,就要浪费很长时间,如果无法取出,那花了很大功夫加工的枪管就只能报废从来……

    这台钻床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枪管扩孔的效率,也节省了将近一半的枪管加工人工成本。

    钻床的出现,一下子就打通了火绳枪生产的瓶颈,让火绳枪的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七八倍。

    按说,有了钻床,火绳枪的生产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可以进行量产了。

    但陈宪又碰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火枪重量和威力的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火绳枪的威力取决于装药量和口径。

    装药量并不是随便增加的,这和枪管的强度息息相关。

    要想增加火绳枪的装药量,就要增加枪管的强度,对于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来说,增加枪管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枪管管壁的厚度。

    无论是增加枪管厚度,还是增加口径,都会增加枪管的重量。

    陈宪复制的第一批火绳枪,是按照早期西班牙穆什科特火绳枪的规格复制的。

    这种火绳枪,口径高达二十二毫米,整枪重量十一公斤左右,弹丸重量高达五十克!

    这种枪的威力非常大,在试验中,将前后覆着两层三毫米钢板的泥人轰的稀烂,简直就是一台小炮。

    但他太重了,十一公斤,普通人连抱着都很吃力。

    要知道,陈宪手下大部分都是些未成年的孩子,少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都是出身极端贫苦,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十六七岁就结婚了,不可能来给陈宪当学徒,所以这些年纪大点的,又多少都有些营养不良,这样的重型火枪,他们根本操控不了。

    陈宪只能想办法给火绳枪减肥。

    穆什科特枪管的外形并不是圆柱形,而是采取了六棱形,这样的外形让枪管更容易固定在木质的枪床上。

    但是,六棱型的枪管会造成枪管壁厚厚薄不一。

    水桶理论让我们知道,枪管的总体强度取决于枪管上最薄弱的地方。

    为了在不减弱枪管强度的前提下减重,陈宪将枪管的外形改成了圆形,又将堵枪管后孔的那个螺栓的尾端锻造成一个横片,用来帮助枪管固定在枪床上。

    这样的改进,让枪管的重量下降了不少,但这依然不够。

    穆什科特火绳枪枪管壁厚最薄的地方也有四到五毫米,这样的壁厚虽然让火枪威力十足,也极大的增加了火枪的重量。

    经过试验,陈宪将火枪的口径降低到十五毫米,壁厚降低到四毫米,这时候,火枪的威力虽然下降不少,但对这个时代身着重型扎甲的士兵,在百米左右距离,依然有着致命的威胁。

    经过这一些了的减重后,火绳枪的重量已经下降到了将近七公斤。

    七公斤的重量,对于陈宪手下的少年兵来说,依然太重了。

    这样的重量还是不能让陈宪满意,所以,他又对枪管做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改进。

    陈宪保留了枪管后端的四毫米壁厚,但将枪管前端的壁厚降低到了两毫米。

    也就是说,陈宪将枪管设计成了前薄后厚的锥形。

    这样的设计是基于陈宪对于火枪开枪过程的分析。

    火枪内部堂压最大的时候是火药刚刚点燃,化学反应迅速发生,气体迅速膨胀,而子弹还没有被推动的那一刹那。

    随着子弹被推动,火药反应产生的气体所处的空间会逐渐增大,随着空间增大,气体的压力自然会随之减小,一直到子弹被退出枪管,高压气体彻底冲出枪管,枪膛内气压迅速回复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枪管后端受到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越往枪管前端,压力就越小。

    渐变式的枪管设计,正好符合了这种堂压的变化。

    这样的设计即保证了枪管强度,又减轻了枪管的重量。

    经过这一改进之后,枪管的重量被控制到了三公斤多,整枪重量也被控制到了五到六公斤,这样的重量,就足够陈宪手下的少年学徒们使用了。

    这样的锥度设计让枪管的制作难度增加了不少,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在卷制枪管时,只需要采用同样带锥度的钢条做为卷制枪管的内模,就能卷出天然带锥度的枪管毛坯。

    锥形枪管毛坯在经过扩孔工序后,带锥度的内孔会被扩孔工序加工成直径前后一致的圆孔,而外径则通过锉刀打磨,保留其锥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壁厚渐变的枪管。

    相关推荐:什么鬼上单儒道读书人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前世是救世主大人制周我的决斗卡组意义不明快穿之拯救那个炮灰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奇闻异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