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东晋烽火 > 084章 襄阳新政(上)
  • 084章 襄阳新政(上)

    作品:《东晋烽火

    《襄阳快讯》印制了一千多分,广为流传,因为刚开始发行,所以都是免费的,其中五百多份送往其他各州,引起轩然大波。襄阳各大家族的族长到襄阳府要求见太守,被告之太守大人已经下乡去考察了。

    建康朝堂上大臣们群情激昂,这襄阳府是要造反,拿出这份新政,这桓宣百死莫赎啊!大家提议,要杀桓宣以谢天下。

    司马绍看着众大臣的嘴脸,心中冷笑:这份新政戳到你们心窝子里了?其实司马绍心里很清楚,现在士族隐瞒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加上其他对于士族的税收优惠,现在的钱粮都流入他们的口袋里,朝廷的税收是越来越少,加上江州用兵,湘州和荆州都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国库几乎都要空了。司马绍也曾经找王导这些大臣商量,可是大家都期期艾艾,一拖再拖,愣是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是提议是不是暂时把江州的战事停下来?

    现在的士族就像附着在东晋王朝身上的一个脓包,不断汲取王朝的养分,养肥了自己。现在好了,这个脓包被襄阳府捅破了,大概刘家也是感觉到钱不够用,没钱养兵,所以来了这么一下。如果能够摊丁入亩,成立乡村组织,加强政府对于广大农村的控制,对于朝廷来说是个大好的消息。只是现在干弱枝强,这个制度不一定能推广下去啊,大概在朝堂上都通不过,因为那些王公大臣就是既得利益者。搞土地改革,就是挖他们身上的肉,他们肯定不答应。

    现在的东晋朝廷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侨州,侨民。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侨人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居住分散,“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他们虽在侨县登记户籍,却不住在侨县寄治的地方。侨州和它所属的郡县也不是都在一处,有的相距很远,管理极为不便。

    侨州、郡、县开始也只是办事机构,并无实土,所以仅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一郡就有侨立的徐、兖、幽、冀、青、并六州的十多个郡级和六十多个县级机构。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流民南下之初,多数还想重返故里,所以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而且流人初到,并无产业,为了安抚他们,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

    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有人便提出要实行土断政策。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此举,有利于政府制定统一的对民政策,缓和原住民和侨民之间的矛盾,打击豪强势力,维护统治秩序。土断理所当然受到侨人及一些大族的反对,士族害怕丧失作为北来高门的

    标帜,而侨民则深知从此要负担沉重的调役。

    即使不能像襄阳一样实行摊丁入亩的制度,看来我们也要把土断政策拿出来!明帝心里下了决心。或者先让人上奏提出摊丁入亩新政,让他们惶恐不安,极力反对之后,再拿出土断政策,这样大家就比较能接受了。那么谁来做这件事情好呢?明帝不由将目光转向温峤。

    大臣中温峤最狼狈,这桓宣是他提名的,出了事也少不了他一份。温峤见明帝看过来,心里不安,出列奏曰:“皇上明鉴,这也许不是桓宣的本意,大概他现在也是身不由己了。”

    平西将军王舒奏曰:“不是他的本意,难道刘岩真的敢扣押朝廷命官?如果是这样,不如让刘岩把官位传给儿子,让他进京。”大家一听,低头不语,心里窃笑,这王舒现在算是最憋屈的一位,原来王舒任鹰扬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现在这些职务全都没了,只提了一个平西将军。还有一个是豫章太守王彬,也被王敦赶出豫章,到现在还没有职位,现在这两人是难兄难弟了。

    尚书令郗鉴奏曰:“不妥,正是因为刘岩在襄阳拖住了王敦,所以王敦的大军才没有东向。听说刘岩的儿子刘丹才华出众,清新俊逸,不如朝廷征辟为从事中郎,让他来京城任职。”

    大家一听,这倒是个好办法,让刘岩的儿子来京任职,其实就是作质子。再说刘家九郎出了这么多的书,大家也想看看这九郎长什么模样。

    “臣附议!”

    “臣附议!”

    建康朝廷讨论襄阳新政的时候,随州首先派出工作组开展对辖区内土地和人口的调查,并且把这个作为今年税收的标准。工作组是以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和独立营的战士为骨干建立的,很早的时候刘丹就对独立团的战士进行政治思想和政策法规的教育,现在的独立营既是战斗队、生产队、又是宣传队、工作队。工作组下到农村之后,一时间鸡飞狗跳,有几个大家族选择武力对抗,最后被独立团镇压,家族主要成员被送到矿山劳动改造,其他成员强行迁徙到南阳垦殖场劳动。

    这些消息刊登在新一期的《襄阳快讯》,上面还有一条桓宣的批示,对于不配合工作组的工作,企图以武力对抗政府的土地改革者,要坚决打击,毫不留情。荆州、梁州刺史刘岩趁热打铁,要求各地的土地所有者上报自己家族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数量,对于虚报瞒报和妄图武力对抗者将予以坚决镇压。

    这一下汉江南北沸腾了,襄阳府,刺史府和资政院都被上访的人堵住了门,这些大多数是侨居的家族,他们想问问这襄阳新政是不是来真的。在得到明确答复之后,河东之柳氏、京兆之杜氏、韦氏,弘农杨氏等汉魏旧姓大族纷纷碰头,商量该如何应对强势的荆州府和襄阳府。

    反不反?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说句真话襄阳新政没有把大家逼到绝路上,没有把大家的田地全部没收,只是要多交税了。但是这样一来宗族里的这些部曲也养不起了。田地分配到每个人的头上,各人都有一把小算盘,这样心就不齐了。还有成立乡村组织和基干民兵,今后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我们的族长了,而是那些乡村干部了,这样下去我们这些人都被边缘化,弄不好

    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他们宰割。

    上次襄阳新政出来的时候,襄阳府派出了很多宣传队深入农村,给大家讲襄阳新政对于无田少田者的好处,可以不缴税或者少缴税,当时大家还没当一回事。现在动真格的了,那么跟着我们一起造反的有多少人?能够把襄阳打下来吗?刘家军的火枪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我们的坞堡可挡不住霹雳火炮,到时候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大家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土地集中在少数嫡系成员身上,那些庶系可没这么多土地,而且因为土地越多缴税越多,他们可能还会把一些土地安在其他成员上,这样还是我们得了好处。

    襄阳本地的豪门不知道为什么态度很明确,在襄阳快讯上表态,坚决拥护襄阳新政,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组的工作。难道刘家给他们都喂了迷魂汤,许诺了绝大的好处?这就有点不好办了,造反想要成事就需要人多,现在除了我们这些人,其他人都没有兴趣,那还怎么玩?不能试探府衙的决心,随州那些家族试探了,结果就是抄家灭族。

    襄阳的土豪的配合确实是因为习嘏作了大量的工作。土地兼并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汉朝末年的农民造反就是这样来的,但是要往自己身上挖下一大块肉来,大家还是心疼的。不过刘家也给出了一些好处,刘家的水泥厂,砖瓦厂,四轮马车等等一些产业拿出一些股份出售给大家,这些都是赚钱的产业,比土地里刨食强多了。而且刘家还给大家展示了一幅广阔的前景,火车,轮船,大航海等等,让大家不要眼睛老是盯着土地。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刘家是本地人,刘家掌权总比外人强。强大的王敦大军都被刘家军打趴下了,看老刘家的这种架势,坐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咱们现在追随刘家就是从龙之功啊,将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一期的襄阳快讯还刊登了招商引资的消息,在樊城建立大市场,修筑从襄阳到南阳的道路,大力发展工商业,成立襄阳干部培训学校……

    现在王敦焦头烂额,鄱阳王师的进攻很猛烈,如果再不增兵,江州将要不保,荆门、随州的刘家军随时南下江陵、武昌,王敦的军队分布在鄱阳、浔阳、武昌、江陵四地,捉襟见肘。因为随州战役的失败,特别是刘家的火枪火炮,王敦的大军谈虎色变,军心不稳,真要和刘家军开战,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王敦派人和刘岩秘密谈判,希望两家联盟,最低也要签一个和平协议。对于这次谈判,刘丹给出的基调是结盟不行,和谈可以。

    第一,王敦的势力全部退出荆州,由刘家军接管。

    第二,江州和湘州的商路和市场对刘家开放,刀剑、板甲这些生意可以继续做,但是火枪火炮不行。

    第三,关于大航海的合作可以继续下去。建安郡和晋安郡(现福建省)让他交给我们,那里山高路远,土地狭窄,没什么油水,我们可以打着王敦的旗号,在建安郡(福建)搞一个基地造大海船,我们还可以派出火枪营驻守,帮王敦抵御王师的军队。前面的水泥厂,四轮车厂和修路的生意可以继续下去。

    刘丹道总结道:“现在荆、湘、江三洲的熟练铁匠都在咱们手上,不怕他不答应。”

    相关推荐:虚拟网游之融合现实我的萝莉养成计划我的儒圣父亲大唐:老子不想靠颜值吃饭高山上的酒店我在忍界拉刀光我的金融科技帝国我真是一个保安末世巫师之路诸天之boss的一亿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