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小摊美食

作品:《福气农女:陛下哪里逃

安凌紫在大黑山再次抓到野猪的事在刘家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村里某些人的野心得到灌溉,被毒蛇咬的可怖阴影被掀开,瑟瑟发抖的心开始闹腾了。

接下来每天上山的人数都在创新高,原本像原始森林般的大黑山慢慢的也被人踩出一条山路。

安凌紫拿了个竹篮子去河边弄两条鱼回来炖鱼吃。

“哭什么,晦气”随着声音看过去,四叔婆领了个瘦巴巴的女孩回家,女孩看起来很不乐意边走边抹眼泪。

因事不关己,安凌紫也没兴趣知道。

到了河边,用上次的那一套方法,野草引鱼法。

三两分钟就搞了一篮子大鱼回家。

幸好村里的闲人都扎堆去大黑山了,没有人看到这番操作,要不然肯定又引起一波不怀好意的议论。

回家看见弟弟拄拐走路,心感安慰,营养跟上了,再加上安凌紫偷偷摸摸给他注入异能修复伤腿,如今安策的断腿好多了,可以拄着拐杖勉勉强强走几步,不敢让他康复得太快,怕引人注目,心里计划着过一个月再偷偷输送一次异能。

安凌紫杀鱼的时候发现有几条草鱼生命力挺顽强的,竟然还没死。

家里一顿吃不了这么多,干脆将还活着的那几条鱼养起来了。

剩下一条清炖,其他的全都晒鱼干,半个小时后,开肠破肚的鱼整整齐齐的晾在后院的竹竿上。

家里有银子了,李氏听安凌紫的劝告,不再做绣活了。

她在家闲了几天就有点坐不住。在厨房里煮午餐的时候旁击侧敲地跟安凌紫说“紫儿,你说咱们家买几亩地耕种,你说好不好呀?”

安凌紫搅动锅里的食材,说“不好”。

耕地收益少,耗费的时间多,锻炼身体可行,赚钱靠耕地就不行了。

士农工商,在这个社会生存李氏的眼界局限了,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自己除了种地做绣活,还能做什么可以养命的活计。

“话说你爹他们这次秋收收成真不错,都算得上丰收年了”。

“你想跟他复合吗?”安凌紫冷淡的问。

自上次酒宴事件之后,安富裕像个毛头小子一样,经常跑来这里跟李氏扯近乎。

李氏再次感受到被珍惜的滋味,这几天话里话外都是帮着安家人说话,她告诉安凌紫,当初她当姑娘的时候,安富裕也是这样不辞辛苦,每天下工跑去新村找她。有时送几个野果子,有时光是傻愣愣的站在她身前支支吾吾说不出几个字。

“没,没有”李氏说的有点气虚,不敢直视安凌紫的眼睛。

安凌紫板着脸说“一点点小恩小惠,你就忘了他们一家人怎么合力来作践你吗”。

“可他毕竟是你爹呀,一家人哪有什么隔夜仇?”李氏嘀咕道。

安凌紫心脏像被冰镇了一样,凉飕飕的“行,你要是想跟安富裕复合,那你就回去吧。但自此以后我不会再管你了”。

李氏慌了,连忙撇清关系“我哪里说要回去啊?我没有这样想过”。说完低头猛往灶膛里塞木柴。

看着李氏一副做错事的小媳妇模样,安凌紫没好气的说“你先别着急贴上去,别忘了他是个孝顺儿子,她娘喜欢的儿媳和孙女不是我们”。

听了这些话之后,李氏的眼眸变得暗淡无光。气温急速下降,两人相顾无言只好各做各的。

吃饭时,村里忽然闹腾起来。

安凌紫精神力可以覆盖刘家村,她侧耳听了一会,知道了有人在大黑山里打到山猪了,还不止一只。

不用等到傍晚,这件事就传遍了刘家村。

二公在大黑山发现了野猪群,回家叫上了他两个儿子,虽然在抓野猪的过程之中被野猪撞了一下。幸运的是轻伤,只是腿部淤肿了一块。收获是很丰厚的,他们抓到了两头野猪。

这件事三人成虎,传着传着就变成大黑山到处都是野猪群,一群野猪有七八头,非常容易捕获。

在谣言的蛊惑下,村民心里的欲望变得膨胀了。大黑山的野猪就是无主之物,每一头那么大的个头,自己在家养的家猪一年都不会长这么大。现在山猪在大黑山满山跑,只要来几个有力气的人就可以将它们绑下山。

二公家抓到的两头野猪在镇上卖了五两银子,在二婆的宣传下,全村都知道了。

暴利吹散人们心中残存的那点恐惧,蒙蔽了他们的眼睛。甚至于一些本该下田干活的汉子都不下田跑到大黑山里打野猪。

为此里正是急得早生华发,他不止一次劝阻村民们不要上山,但是村民们被银子的碰撞声堵住了耳朵,根本听不进他的劝告。

村民扎堆去了大黑山,安凌紫肯定不去掺和,何必呢。

在她的精神力扫描下,她对大黑山附近几个山头的状况清楚得很。

山里的动物根本没有村里人传的那么夸张。

最近的五六个山头已经没有什么大型动物了,他们想捕猎肯定要往大黑山的更深处走。

大黑山深处的危险可不是这些人可以解决的,没有金刚钻硬要揽瓷器活,迟早反噬。

闲了好几天,忍不住想折腾点新玩意儿出来,安凌紫盯着在木盆里游的欢快的鱼儿,突然想起末世前一道名小吃。

心动不如行动,她将鱼杀了,鱼肉和鱼骨分离,鱼肉洗干净,用干净的棉布擦干水分。然后改刀切成小块,剁成鱼泥。

李氏听到安凌紫剁肉的声音走来问“今天吃鱼?”看了看,她觉得奇怪,又问“吃鱼为什么要剁碎,家里没有小孩呀”。

安凌紫麻利的剁鱼肉,说“我要做一道新的小吃”。

李氏以为她是自个儿乱琢磨的,也就没管她了。

鱼肉剁成泥后,找来鸡蛋、生姜、白胡椒、盐和糖。生姜捣烂成泥,胡椒碾成粉。

调味料加入放在大海碗里的鱼泥中,然后打了几个鸡蛋清进去,用筷子搅打均匀。

问李氏要了一块干净的白色布料。

将搅打好的鱼泥放在白布中,裹成一团,然后拼命摔打上劲。

李氏和安策忍不住在厨房门外围观。安策傻兮兮的问“这是什么菜?要这样打它”。

“不打不成气,打了更好吃”安凌紫不停的摔打鱼泥。

摔打一段时间后,用手戳了戳里边的鱼泥,确定上劲了再开锅煮。

在沸腾的开水锅中,将鱼泥搓成圆嘟嘟的,扔到沸水里。没错!她就是要做末世前著名小吃‘咖喱鱼蛋’。

咖喱酱现在料不全,只能简简单单的做个姜蒜调料。

出锅时香味飘散,安策口水都流出来了,鼻子像小狗一样嗅不停。

将鱼蛋端上饭桌“你们尝尝,看看好不好吃”。

李氏夹起鱼蛋放入口中,眼睛忽然睁大,这是什么菜,怎么会如此Q弹?而且这股迷人鲜甜哪里来的,怎会令人回味无穷。

安策怎么夹都夹不到,圆滚滚的鱼蛋总爱从他的筷子间溜出来。

他恼了,直接用筷子一戳,总算吃到口了。他的反应比李氏更加夸张,兴奋到手舞足蹈,嘴里塞着鱼蛋说不出话,但是他的手指指着碟里的鱼蛋,喉咙激动地发出不明声调,意指怎么会有这么惊人的美食。

安凌紫笑问“好吃吗”。

两人忙不迭点头,嘴里没闲过,不停吃吃吃。

等他们吃完了,安凌紫慢条斯理说“我打算用这个小吃到镇上摆摊,你们同意吗”。

李氏脑海中有十万个为什么,最先问“菜谱你是哪来的”。

安凌紫睨了她一眼“自己乱做的”穿越了,有关后世的所有学识都是我的资本。

这边安凌紫忙着准备摆摊做生意。那头四叔公家大儿子刘水酒准备成亲给他爹冲喜。

“我娘跟我说,那个小媳妇是四叔婆花了3两银子买回来的”刘勤勤巴巴往外倒。

安凌紫惊诧的问“真的假的?三两银子?”

刘勤勤压低声音说“听说是大户人家里边犯了事的丫鬟,被主家便宜卖出来的”。

安凌紫听到这些话觉得内心一阵凄凉。这个时空下等人的命真不值钱,三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人的未来,实在太廉价了。

倒也没有悲伤多久,毕竟末世同样人命不值钱,她很快就振作了,正常聊天般说道“勤勤姐,神医答应给你治病了”。

刘勤勤还在状况外,良久才反问“你刚才跟我说什么?”

“我一直记挂着你的病情,原本神医不答应再出手救人的,但在我多次哀求下,他答应了再破例一次,给你治病”。

这下子刘勤勤听明白安凌紫在说什么了,她激动的一下子站起来,快步走过来,情不自禁地捏住安凌紫的肩膀,说“你没有骗我?”

安凌紫厚着脸皮将功劳揽在身上“当然没骗你呀,之前不敢跟你说实话,现在求的神医同意,我才来告诉你的”。

刘勤勤惊喜来的太突然,整个人坐立不安,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陷入自己的思维内,忽然问安凌紫“神医什么时候来?他在哪里?”

安凌紫没有遮掩的意思,反正早晚都要知道的,她说“在西山住的怪老头就是神医,他来这里是归隐的,曾立誓不给人治病,我无意之中帮了他一个小忙,还不停缠住他,终于求的恩典,他答应就这几天过来给你治病”真话掺着假话。

刘勤勤先是诧异,她没想到村子里流传脾气怪异,性格孤僻的怪老头就是治好安凌紫心疾的神医。但她很快想开了,毕竟世上有能者性格多古怪。

自己的面瘫之症终于可以治好了,她人生的拦路虎终于可以清除了。

想到这些年由面瘫之症带来的种种委屈和痛苦,她控制不住自己,喜极而泣,看到希望了呀。

安慰了两句,安凌紫就告辞了。今天木匠会将家里定制的家具还有摆摊用的小推车送过来。安凌紫心不在焉,心思早飞回家了,她要回家看看新鲜物件。

回到家里,邻村的木匠已经走了。

几间土坯房添了几大件新家具也有模有样的。雕花古式木床、衣柜、桌椅等物齐全了。

安凌紫主要看放在院子的小推车。这个小推车是安凌紫画图纸让邻村的木匠照着弄的。

一个长方体,桌面中间挖了一个大孔,这是放大锅的地方,大锅下面放火炉子。

为了安全,推车中间的孔靠近火源的地方都用铁皮包裹住了。

没办法,安凌紫想弄个铁制的小推车,只是这个时代铁制品难得。

量大得有批条才能弄到,相当麻烦。所以只好出此下计。

这个长方体下边4个角都有一个木轱辘,可以推动,省力气。虽然没有万能轮那么顺滑,勉勉强强也能用。

这么多东西才花了五两银子,划算的要命。

可惜安凌紫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李氏不停的在唠叨这些东西多贵。

制作咖喱用的调料都备齐了,有些是镇上买的,有些是安凌紫用异能催生的。

安凌紫打算明天就到镇上摆摊。她背了个竹篓去河边弄点鱼回来。

来到河边,发现还有另一个人拿着钓鱼竿在钓鱼。

记忆中,这个汉子叫刘铁锄,他们一家的家风不错,到目前为止对自己家也没有落井下石的行为,思及此,安凌紫主动跟他打招呼“铁锄叔”。

刘铁锄晒的黝黑,身材稍瘦。他听到有人叫唤,侧头一看,对安凌紫点了点头。

“来抓鱼的?”他见安凌紫只背了个背篓,什么东西都没带,又在河边停留,有些奇怪的问。

安凌紫呵呵笑道“是啊,我钓鱼一贯是愿者就来的”。

刘铁锄觉得安凌紫吹牛吹得厉害,最近发生的事他知道,安家老屋那几个人做事过分。

刘铁锄对安凌紫免不了起了几分怜悯,将脚边的鱼篓递过去“给,你拿回家吃吧”。

忽然接到馈赠的安凌紫不禁呆了几秒钟。来到这个时空见到更多的是恶的一面,像这种没有索求的馈赠,在哪个时空都罕见。

记忆里,刘铁锄家境不好。

想到自己以后的事业,安凌紫有提携他的意思。

先探探口风“铁锄叔,大家都往大黑山里寻宝,你怎么不去呀?”

刘铁锄憨厚的说“大黑山里的东西是这么好拿的吗?他们是利欲昏心才做出这么狂妄的决定,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的胆子小,我上有老下有小,我很珍惜自己的小命的”。

刘铁锄自黑,将自己形容成胆小懦弱之辈,但安凌紫觉得他是一个责任心相当强的人,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聪明人。

刘铁锄的父亲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好不容易遇上真爱成亲3年就死了。

刘铁锄幼年丧父,是他娘一手拉扯大的。说起杨草,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是刘家村的传奇人物。当时她丈夫为了救掉进池塘的小孩不幸被淹死。当时刘铁锄才两岁,家中也没有其他长辈可以帮衬自己。杨草的娘家人过来逼迫她改嫁,村里的大婶们也劝她改嫁,她就是不肯,搞得她娘家人都跟她断亲了。

杨草没其他技能可以谋生,家中田地只有一亩荒地,丈夫舍命救下的孩子家人也一点报答之心都没有,一个寡妇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幸亏刘铁锄虽瘦弱但没啥病痛,就这样草根吃糠咽菜总算养活了刘铁锄。

人是平安长大了,刘铁锄长大后,日子好过了许多。只是随着刘铁锄的年龄增长,杨草急了,因为儿子成亲的彩礼钱拿不出来,这一拖刘铁锄20几岁了,直到那年饥荒年,杨草在镇上捡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娃娃。

就这样杨草带女娃娃回家当刘铁锄的童养媳。刘铁锄将近40岁才成亲,当时村里嘴贱的人说的话相当难听,话里话外嘲笑刘铁锄老牛吃嫩草等。

刘铁锄的童养媳刘梅子霸气护夫,成亲后肚皮也争气一胎生男,二胎一对龙凤胎,更巧的是镇上选忠贞标兵,杨草入选了,自此刘铁锄一家的地位在村子里扶摇直上,可惜经济还是一团乱麻。

安凌紫问“铁锄叔,你想挣钱吗”。

刘铁锄哈哈大笑,反问道“谁不想?”

“想就行了,我这边有一个活计能挣钱,你有兴趣吗”。

刘铁锄当这小屁孩吹牛吹出天际呢,没放在心上。逗她玩“哦,是什么活计?说来听听”。

安凌紫严肃的说“做竹签”。

“竹签,那东西有什么用?”刘铁锄想破头都想不到竹签有什么用处。

“我们家要到镇子上卖东西,这竹签用得上”模糊解释几句,安凌紫直接报价“1000根竹签,10个铜钱,做不做?”

刘铁锄发现安凌紫说的很严肃不像开玩笑“这是你家大人的意思”。

“是,铁锄叔接不接这个活计呢”卖鱼蛋怎么可以没有竹签呢。

刘铁锄赶紧点头“接,我接。你们什么时候拿呢?”

安凌紫想着明天就要去镇上摆摊了,对刘铁锄说“我们第1批竹签需要2000根。明天之前先做500根出来,剩下的可以晚两天再交货,可以做到吗”。

“行,没问题”刘铁锄应下后,安凌紫跟他说了一下竹签的规格。

刘铁锄听明白后不钓鱼了,收拾东西干正事去了。他跑去找竹子做竹签,说起野生竹子,刘家村附近的山头上真的挺多的,至少短期之内不用担心竹子的供应问题。

刘铁锄离开后,河边只剩安凌紫一人。

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走到水深处,她直接将背篓扔到河里浸着,再将注入木元素的野草扔到背篓里。

不费吹灰之力,河里的鱼儿寻味而来,一条一条肥美大鱼自动游进背篓里,不一会儿,背篓满了。

安凌紫一把扯起背篓,沥了水,背着背篓回家。

路上挺幸运的,没有遇到其他村民,不用撒谎真不错。

生意上轨道之后肯定要找进货渠道,不可能每次都跑去河边弄这么一出大便活鱼。

正所谓人在岸边走,哪有不湿脚,保稳点好。

回到了家又是一轮辛苦的操作。直到夜幕降临,安凌紫才将一大锅鱼丸做好。

接着开始熬制调料,有些植物古代跟现代的不同,咖喱酱的部分调料用替代品替代。

姜、香菜粉、干辣椒、大蒜、香茅、虾酱等料放进锅里熬制调料。

满屋子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李嫂子,家里煮什么呢,香气窜到我家了”住隔壁的盘氏逛到院门外问。

安凌紫装了一碗咖喱鱼蛋递给李氏,说“娘,给盘氏尝尝”。

李氏犹豫地问“不要紧吗”。

安凌紫说“没关系,这些鱼蛋我们明天也是拿到镇上卖的”。

李氏接过装满鱼蛋的碗,出门了。

后来又来几个在院外偷瞄的村民,认出了她们曾出言不逊,安凌紫假装没看见他们,一个都没招待。

一早,安凌紫和李氏将摆摊需要用的东西和推车抬到马车里,驾着马车,两人一起去镇上摆摊了。

安策瘸着腿,被迫待在家看家。

有马车果然不一样,往日走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20来分钟就赶到了。

清晨,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今天不是圩日,往来的人大多是赶着出关的商队。

安凌紫和李氏在商队必经之地寻了个空地,目前剩余的空位不是很好,比较偏僻。

她们摆摊的隔壁是卖面条的和卖糕点的。

安凌紫和李氏支摊的时候还引起他们的注意,毕竟家里有马车还出来摆摊的人几乎没有。

卖糕点的嫂子问“你们是哪里人”。

卖面的汉子接着问“你们家的马车是怎么弄到手的?多少银子呀?”

安凌紫是不回答这类无聊的问题的,李氏秉着友好相处的想法一一回答了。

卖面条的汉子跟卖糕点的大嫂唠嗑“年前我们家也想买一辆马车,可是马司的大人告诉我,要有身份的人举荐才能买马车。天可怜见的,我家都是些穷亲戚,哪里来的有身份的人”。

两人又是一阵感叹世道。

“你们这个‘柜台’也有趣,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样的多省地……”

点燃炉子,锅里咖喱汁一沸腾,霸道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相关推荐:四合院之周文忠分手后,前任他对我念念不忘全娱乐圈都是我前任我有四个巨星前任穿书女配的八零福气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