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都市 > 蛰伏十年才出道 > 第29章 名篇终成
  • 第29章 名篇终成

    作品:《蛰伏十年才出道

    杜尘在超博逛了一阵,看了下时间,立刻出门去上课。

    路上,和自己打招呼的学生络绎不绝,杜尘感觉自己的脸都笑僵了。

    幸亏大家只是礼貌的打招呼,如果再来要个签名,合影之类的,杜尘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按时去上课。

    来到课堂,跟热情的大家打了个招呼后,杜尘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

    上课铃声响起,任课老师推门进来走上讲台,学生们纷纷站立躬问好,老师随后跟大家鞠躬还礼。

    是的,京华固执的执行着这个有些跟不上时代的礼数,但杜尘莫名的很喜欢。因为他在京华感受到了那种师生之间的纯粹。

    任课老师让大家坐下,“今天还有几位老师来听课,大家欢迎。”

    随后门从新被打开,只见几位老师走了进来,前排的学生让开了几个座位,几位老师表示感谢后在空位落座。

    杜尘看到刘文凯也在其中,然后看着手中古文赏析的课本,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台上的老师说,“昨天迎新晚会大家都看了吧。”

    台下纷纷应道,“看了”。“本来没看,回头看的剪辑。”

    老师压了压手道,“相信大家都对杜尘同学说的那句话感兴趣,正好,今天正主就在这。我们把杜尘叫上来,大家交流交流怎么样。”

    学生们纷纷表示同意。

    杜尘看到大家如此热情,也硬着头皮站起来,走到前面。

    老师将讲台交给杜尘到台下落座。杜尘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刘文凯看了杜尘不明所以的状况,解围道,“杜尘,你这句话虽说很励志,甚至能流传甚广。但是行文总要有文章主旨和论据吧,你这没头没脑的抛论点出来。虽然在现场鼓励大家是够用了,但我们搞文学的还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今天给大家看看你的文章。”

    杜尘立刻感到头大,果然,京华就没个省油的灯。直接抓住了核心问题。

    杜尘不由得暗暗庆幸,10年的蛰伏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己可是真的有知识储备的,不是背了文章就出来一顿输出,不然面对京华如此多的大老和学生,不露馅才怪。

    杜尘内心也有点激动,他为今天这个场面准备了太久了。刚穿越时,甚至有时候做噩梦,自己被发现文抄公的事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或者自己作了一些文章,被行家们询问其中典故,然后自己不明所以的场面。

    杜尘发奋的读书,读各种典籍,就是为了自己不暴露出来。

    杜尘想了想说道,“就是平时鼓励自己的作品,还没有成稿。今天就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全稿吧。”

    说罢,在大家的注视下,杜尘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起来。得益于多年的练习,他的字看起来字体方正,大气磅礴。

    系统没给杜尘提供书法技能,这一手好字,全靠杜尘平时苦练得来的能力。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段写完,杜尘放下粉笔,“请大家评析,只是自己平时用来激励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刻苦读书的一段话。”

    台下几位老师看了,脸上纷纷带有异色,杜尘写的太好了,对仗工整,典故也是借鉴的非常合理。

    有学生发问,“似乎比昨天多了一项。”

    杜尘回道,“年幼家贫,自己虽说不至于挨饿,但多以主食咸菜为食。见到其他人家吃的好,所以加入此句鼓励自己。”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几位老师相互看了一眼,刘文凯道,“好是好,但最终立意不够高,有些浪费了这个好的开头。”

    杜尘听了刘文凯的话,内心也是感觉有些棘手,第二段以什么理由带出来呢。自己只是个学生,可不是大儒,可以对世人指指点点。

    几位老师商量了一下,还是由刘文凯说话,毕竟杜尘是他的弟子,由他来说更合适。“激励自己确实没问题,但是你现在已经站在了京华学生的顶层。就没有站在现在这个角度去阐述一些感想吗?”

    “还有!”另一个声音响起,只见老师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出声。随后他看向刘文凯,刘文凯挥手做邀请之意。

    头发花白的老师看到刘文凯的动作,点头示意。

    继续说道,“我听了你的《如愿》,知道你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这很不错。我们京华当年为了胜利也是牺牲了无数的先辈的。你是京华的学生,还是最优秀的那一批,为什么就不能再拔高一下立意呢。”

    杜尘听了,立刻婉拒,“我只是个学生,才疏学浅,不敢妄论!”

    刘文凯听了,怒道,“胡说八道!年轻怎么了?五四运动不是年轻人组织起来的?这为了富强的一路走来,我们倒下的年轻人还少吗?到了你杜尘这里?怎么还失了锐气!是好生活把你的锐气磨没了吗?”

    杜尘听了默然不语,几位老师把气氛烘托到这里了,就算把后面的写出来,也应该没人讥讽自己托大了。

    对几位先生鞠躬,而后毅然起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坚定的写了下去。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写完,杜尘移笔到段落的最顶端,写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侧立到一旁。

    不用担心大家看不懂,坐在这个教室里的,都是有文学基础的人,毕竟这节课,可是京华大学的古文赏析课,不存在文化壁垒。

    过了许久,刘文凯哈哈大笑,“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鼓起掌来。

    然后大家纷纷反映过来,跟着鼓掌。杜尘再次鞠躬示意便走下台来。

    任课老师走上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好了,今天很荣幸,见到了一篇佳作的诞生。其实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杜尘的创作思路。当然了,前提是大家对典故的储备要足够,不然就有点东施效颦了。

    其他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课后大家把征于色、发于声的典故查一查就行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咱们提前下课。”

    大家见怪不怪的收拾课本下课。这就是京华的特色,也是有人说京华管的说严也严,说不严也不严的原因。

    只要老师跟学生感觉学到的东西够了,提前下课是常有的事。反正该学的学到了,多出来的时间干点别的不是更好吗。

    学生们离开教室,杜尘在刘文凯的示意下留了下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等学生们走完了,刘文凯笑着对刚刚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师说道,“周斌,怎么样,我这个关门弟子还过得去吧。”

    周斌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刘文凯,“切,不知道走了哪门子狗屎运了。”

    刘文凯得意道,“哈哈,你嫉妒也没有用。”

    然后转向杜尘,“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几位老师,都是在文化圈能说上话的,以后有麻烦他们不帮忙,你就给我打电话,看我怎么跟他们计较。”

    随后就给杜尘介绍了几位老师。杜尘谦虚的给几位老师问好。内心欣喜不已,大腿,都是大腿啊。

    京华大学官博把视频发道超博上,又引起了大家的谈论。当然,很多人只是看了热闹,这玩意没法做到雅俗共赏。

    不过杜尘还是莫名其妙的上了热搜。“杜尘退圈”

    相关推荐:我满级天师,你让我进规则怪谈?猫的遗产三十之惑敌敌畏纪事血极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