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自在逍遥小王爷 > 第371章 不止一个
  • 第371章 不止一个

    作品:《自在逍遥小王爷

    来了军营,李弘文也见到了杨世诚。

    两人坐在原属于田宁的帐篷中,李弘文来了,最大的帐篷自然属于少帅,田宁等人也没有打扰李弘文和杨世诚叙话,都退了出去。

    李弘文拍着杨世诚的肩膀,笑道:“胖子,许久不见,你的身形还是那么富贵,真是让人羡慕。”

    杨世诚赔笑着点头,不知怎么的,他感觉现在眼前的李弘文,和在青州时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不一样是必然的,李弘文在青州时,不知道那么多繁杂的大乾内幕,但来了京城,他一下子就了解到了许多事情,原本他也只想逍遥快活地做个小王爷,可现在是注定做不成了。

    朝堂明里暗里的争斗不止,文武对立,针对肃王府的弹劾一直不断,就连宫中,也似有隐患。

    南越来势汹汹,以城池及城中百姓为赌注,意图侵占大乾国土。

    程长青年近七旬,还惦记着王家旧桉,胡彪为大乾,为黑麒军拼尽全力,王连明哪怕废了一条手,也要赢下罗钊....

    亲眼目睹了这么多,经历了这么多,李弘文的气质自然而然地变得沉稳了一些,与他在青州逍遥自在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无论怎么变,李弘文对待朋友的心不会变。

    李弘文在帐中主位坐下,道:“怎么样,青州的一切还好吗?”

    李弘文这里问的青州事宜,和问邓已的青州事宜,便不一样了,邓已能告诉李弘文的,只有军中相关的事情,而杨世诚知道的,则是生活上的事了。

    杨世诚在下首落座,道:“都挺好,镖局越做越大,现在已经开到戍业府去了,最开始的那批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最开始的那批人,就是燕子山上的王家旧人了,在李弘文和肃王的照顾下,大家现在的日子也不像之前那么难过了。

    李弘文点了点头,又问道:“那鸿鹄书院呢?”

    对于自己一手创办的书院,李弘文还是记在心里的,虽然他差不多也是甩手掌柜的性质。

    父王和母妃肯定没时间管书院的事情,李弘文原本想托陈伯打理,肃王却派了陈伯和他一起上京,因此,李弘文便将书院和镖局一起,交于杨世诚帮忙打理了。

    杨氏商行也是书院最大的“赞助商”,书院里不管是那些寒门学子亦或是先生,倒也不像对待其它商人一般,见了杨世诚,也都客气地称呼一声杨掌柜。

    杨世诚道:“书院也很好,今年秋闱,便有一批仕子要应试了,因此,青州城的富商,都想在追加捐银,但现在仅仅镖局的收入就能撑起书院了,我便没答应。”

    参加秋闱,便是走上仕途的第一步,鸿鹄书院的学子,可都是傅如南的学生,还没应试,便已经身具光环,在外人看来,这都是将来极有可能当上父母官的人。

    而那些青州的富商,自然不会放过巴结未来官员的机会,当初学院初立时没抓住的机会,现在可要抓住了!

    回想起来,那些青州的富商不禁佩服起杨家老辣的眼光,在募捐之初,便大手笔地投入了一万两银子,现在那些学生和先生,对杨家的态度可好得很,日后做了官,最先记起的肯定是世子殿下,其次便是杨家了。

    杨家资助寒门学子的名声传开,连带着商行旗下铺子的生意也好了不少,让他们眼红不已,杨家现在在青州可谓如鱼得水,官府也很给杨家面子,生意已经遍布安阳,这样发展下去,可能杨家就不只是青州首府,而是大乾首富了。

    杨世诚和李弘文的关系之好,其实汪止荃仔细探听一下便知道,也不会如此轻易就中计,奈何他不去做,或者说他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应试啊...”李弘文道:“不知能不能在殿试上见到鸿鹄书院的学生。”

    殿试便是在当初李弘文与孟青易斗诗的保和殿上进行,届时将由李睿瀚亲自出题,诸位学子,也将在保和殿竞争最后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李弘文又问道:“胖子,你这次倒是出了风头,汪止荃这唯一的儿子,大概要因为你,丢了官帽了。”

    虽然构陷皇亲是大罪,但因为汪怀山的身份,李弘文觉得皇帝伯伯也不会下令处斩汪止荃,大概就是削去官位,革职处理了。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重视家族的延续,也许汪怀山不会因为汪止荃丢了官帽便放弃他的计划,但是,起码也能给他添堵,找些麻烦不是。

    能让父王在安阳秘密训练九万黑麒军,李弘文觉得除了汪怀山要造反,意图掀翻李家王朝之外,没有其它可能,虽然他现在还没想明白,为什么皇帝伯伯没跟汪怀山翻脸的原因。

    杨世诚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道:“其实也不是我的功劳,是王爷的计划周全,汪止荃的行动都被王爷看透了!”

    李弘文笑了笑,杨世诚若是露了馅,父王的计划再周全也没用,虽然他不曾亲眼目睹,但也能想到其中凶险。

    杨世诚顿了顿,又道:“不过,其实汪相并不止一个儿子。”

    “什么?!”李弘文吃了一惊,道:“汪止荃不是汪怀山唯一的儿子?我怎么没听说过他还有其它的儿子?”

    杨世诚不知道汪家之于大乾的图谋,只以为是汪止荃自己和肃王府结怨,依然称呼汪怀山为汪相,他道:“小时候父亲在京城经商时,我还曾见过汪相的小儿子,不过,后来有一年京城连日大雨,渝江水涨不止,汪相的小儿子不知何故,掉入江中,再也没找到。”

    “死了?”李弘文问道,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汪怀山原来是有两个儿子。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杨世诚道:“江水泛滥,根本无处可寻,后来风平浪静之后,也没找到尸首,这么多年也没人自认是汪相的小儿子,也许大家都觉得是死了。”

    杨世诚又道:“据说汪相的小儿子聪明伶俐,比起汪止荃更像汪相,当时汪相还为此大病一场,许久不曾露面呢。”

    相关推荐: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小妖精[快穿]乡野桃源小神医桃源盖世小仙医桃源小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