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沙漠佣兵之王 > 第748章 建立大明科学院
  • 第748章 建立大明科学院

    作品:《沙漠佣兵之王

    元峥这是要在完全空白的时代上,要用重金砸出一个工业革命来。

    他特别召集了工部一批年轻官员,加上一群工匠们,研制蒸汽机。

    塔读@

    为了能够给这些人一个直观的印象,元峥首先就让人制作了一批道具。

    这一批官员和工匠们被带到现场的时候,看着湖里面一条只有三尺长的小船。

    小船上面很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火炉,上面当着一个铜壶。

    元峥让人把铜壶里面的水烧开,一股蒸汽从壶嘴喷出来。

    冲到早就安装好的一个叶轮,最初的时候叶轮一动不动。

    慢慢的蒸汽越来越强烈,叶轮开始慢慢地动了起来。

    看着叶轮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带动着主轴飞快地旋转。

    这个时候元峥把一个搭扣放到主轴上面的一个斜面上。

    那个搭扣很快就顺着主轴的旋转移动到最合适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个时候,那些官员和工匠们看着这条三尺长的小船,无风自动。

    在这个不大的湖面上跑了起来,并且它还越跑越快。

    那些年轻官员和工匠们看着水里面自己跑了起来的小船。

    全都惊叹了!

    小船快要冲上岸边的时候,元峥就有准备的,岸边立刻有军士用手里的竹竿轻轻一推。

    小船又在湖面上飞快地奔跑起来。

    等到小船被点拨几次后,再次回到元峥他们面前。

    元峥微笑着让人把小船逮住,用一根小小的竹竿把这个连接装置给拨开。

    现在铜壶的蒸汽还在带动着那个叶轮转。

    小船再也不动了。

    这个时候,那些官员和工匠们,终于明白过来。

    元峥让人把这条小船捞上来,对着这些人说道:“诸位!今天我找大家来的目的就是做出这件东西来。

    今天它只能够带着这么一个玩具在湖面上跑。

    今后我要它带着万吨巨轮在海洋上面纵横驰骋。”

    那些年轻官员们,已经拥在前面,取下铜壶。

    看看这铜壶里面只有水,并没有什么机关。

    再看看下面那个炉子,也就是普通的一个火炉而已。

    至于那一套连接机关,其实就跟江河边的水车差不多。

    这些年轻官员们查看的时候,工匠们隔着三步远,认真看着。

    元峥微笑着让人把这个火炉和铜壶,放在岸上继续烧起来。

    蒸汽又开始喷吐出来,这一次它带动的是最新式的水力车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蒸汽代替了水流,应该叫做蒸汽车床了。

    蒸汽冲激着叶轮飞快地旋转,带着动着这个微型车床上面的转子飞快地旋转着。

    指着这一个装置,元峥吩咐着:“各位今天都看到了。

    这个烧开水的动作,可以代替水流,可以代替人工。

    我把这种机器叫做蒸汽机,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做大,做到能够真正使用起来。”

    这可是元峥今后战略的一个大步骤。

    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基础。

    元峥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想法,他只能够提供思路和基本原理。

    真正要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却不是他的长项。

    元峥负责提供想法、思路和银子,这些工部年轻官员和工匠们负责实现他的这种想法。

    余启文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前些日子被刘宗敏把家财收刮干净。

    宰相回京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碌。

    今日突然让人传信,召集自己议事。

    他没有想到的是,元峥让自己来看的是这种东西。

    这可是奇技淫巧,正是读书人中间,最不喜欢的。

    那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中,认为这些东西会玩物丧志。

    余启文看着那个已经添了一次煤的炉子和加了一次水的铜壶。

    加水之后,暂时还没有蒸汽出来,那个刚刚还转得飞快的车床又停了下来。

    余启文问道:“宰相大人,这东西也只能够这样了吗?”

    元峥微笑着说道:“不止,如果你们能够把它做大做强,不到十年你们就会看到世界大不同。

    我们的轮船可以不用风,也不用摇橹就可以在湖海上面飞驰。

    各位,你们可以想一想,今后我们的马车,有了它。

    就可以再需要骡马,不再需要草料,也不会疲累。”

    这些官员们静静听着元峥讲话。

    最后元峥放出大招来:“我准备成立大明科学院,各位就是科学院里面的一员了。”

    立刻就有人问了:“宰相大人是想要在三部六院中,增加一院吗?”

    元峥笑着说道:“对!科学院里面最高级的院士,不会低于一品。

    封侯封伯都是可能的。”

    余启文问道:“一品?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到?”

    元峥笑着说道:“诸位把这蒸汽机做出来,能够让三千料的大船在这湖里来自如。

    做出贡献最大的那个就是一品,做出辅助贡献的,视贡献大小分别从二品到六品。”

    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工匠终于大着胆子问道:“宰相大人,我们这种贱役也能够吗?”

    虽然他没有说能够做官,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元峥严肃地说道:“皇上回京后,就会下旨,取消天下所有匠户的贱役。

    天下所有在册匠户,跟读书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并且所有匠户子女,无论男女,年龄大小,都要进官学读书。”

    这个大着胆子提问的匠人听到这么一长串的话。

    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倒是有一个明显已经年龄很大的工匠问道:“宰相大人,小人已经五十有六了,也要进官学读书吗?”

    元峥笑着说道:“老人家,你是怎么什么的?”

    这个人赶紧回道:“大人!小的是铜匠!”

    元峥笑着问道:“老人家!做了多少年的铜活了?”

    那个老头子:“小的从十二岁开始跟着父亲做事,到现在已经四十四年了。”

    元峥这才笑着说道:“老人家,你做了四十四年的铜活。想来手艺是非常好的了。

    这次蒸汽机研制过程中,你有技术,有经验。

    若是能够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等到蒸汽机研制成功。

    你得授六品,一个不识礼仪的六品官员,怎么上大殿见君。

    皇上也会认为我这个百官之首不称职吧!

    再者,你今年五十六,在科学院里面每月有俸禄。

    不再像从前那样劳作,今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如果你能够像这些官员们一样,读书识字。

    会在科学院里面起更大的作用,这官职还会继续向上升。

    书是一定要读的,像你们这种年龄大些的工匠。

    朝廷会办夜校,让你们在晚上学习。

    白天照常工作,这样不会影响各位赚钱养家。”

    第一个提问的工匠突然问道:“大人!小人家里现在有男丁七口,官学里面的束修,实在是家里拿不出来呀!”

    元峥笑了:“匠户上学堂,由朝廷出束修,朝廷出笔墨纸张。

    并且不只是你家里男丁,你家里的女人也要上学。

    不过男人上男校,女人上女校。”

    元峥这番话,让在场的这些官员和工匠们全都吃惊不小。

    元峥笑了笑,喊道:“张有泉!”

    远处一个警戒的小兵立刻回答:“到!”

    “过来!”

    那个叫做张有泉的小兵跑过来。

    这些人注意到,他就是刚刚最后把小船捞住的那个兵士。

    元峥问道:“你现在识了多少个字了?”

    “禀大大帅!小人已经识得一百个字了。”

    “好了!回去吧!”

    “是!”

    这些官员和工匠们看着元峥和这个士兵的表演,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塔读@

    元峥指着刚刚那个士兵说道:“本相手下的士兵,每天晚上都要识五个字。

    这个张有泉只是所有士兵中的一个。”

    这些工匠们的心里对于宰相说的让家里的孩子们去免费读书,心里是百分之百的同意的。

    特别是让家里的儿子们去读书。

    但是要让他们自己去读书,那就有些抵触的。

    但是听到宰相大人说起不要束修,并且还有免费笔墨纸张。

    这些可都是钱,都是钱啊!

    如果家里多一个人去,就可以多赚到一个人的钱。

    再说又是晚上去学习,不耽误事。

    反正晚上黑天瞎火的,如果在自己家里,还要费油点灯。

    到官学里面,用的可就是官家的油了。

    更主要的是,宰相刚刚说的:从此以后自己这些匠户可是跟读书人一样的地位。

    今天到了这里的人,只要好好做,把宰相说的这个蒸汽机做出来。

    不说做到一品官员,就算是做个六品,那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了。

    想到这些,这里的所有工匠们,眼睛发光,死死盯着那个铜壶。

    有人就想要去拿起来观察。他们要好好看一看,这个铜壶有什么玄机。

    那些年轻官员们,刚刚进入仕途,官职最高的也不过八品。

    现在突然听到一条青云路,可以直接做到一品。

    心里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不过读书人,心眼当然活泛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余启文有些犹豫地问道:“宰相大人!若是我等一个月做到了,让三千料的大船,不用人力,不用畜力,不有风力。

    完全用这个蒸汽机的力量,在这湖里行驶起来。

    就能够做到一品?”

    元峥笑着说道:“若是你们在一个月做到了,用蒸汽机带动三千料大船在这湖里走上一千步。

    本相保证至少有一个人是一品。

    所有做出了贡献的人,都有奖励。”

    余启文和那些官员们听明白了:至少一个一品。

    意思就是还可以有两个,或者三个。

    现在这些官员和工匠们已经摩拳擦掌,只想立刻开干了。

    元峥笑着说道:“做这件事,还有一点要给各位说一下。

    这是大明朝最最机密的事情,对任何人都不能够说。

    就算是至亲家人,好友。

    你们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全部由朝廷提供。

    研究这个蒸汽机的地方,也是在朝廷提供的位置进行。

    每一次的实验,都要记录下来。

    每一天的工作,也要记录下来。”

    这些人全都笑着答应下来,他们都想着成功之后的场景。

    特别是那些年轻官员们,他们想着自己这些人,只需要把这个铜壶做大就可以达到宰相的要求了。

    那些工匠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在场的这些人中间,只有左左、右右、罗斯三人知道蒸汽机,他们一个月是肯定不可能做出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这三个女人也知道,只要有了动力,这些人开始做起来。

    总有一天是会成功的。

    余启文有些疑惑地问道:“大人!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的试验都要记录?”

    元峥笑着说道:“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

    都是为了让下一次的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失败得多了,成功也就近了。”

    这些官员、工匠们也不明所以,不过宰相这么郑重的提出来。

    大家照做就是了。

    元峥特别在京城里面,为科学院划了一块大大的地皮。

    初步分为了蒸汽机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材料研究所,枪械研究所,农业研究所。

    在每一个研究所下面都分了若干个小分支。

    元峥派人从京城各行各业里面,大力挖人。

    那些匠户们,听到进入科学院后,就是朝廷里面的正式员工了。

    好多人都兴高采烈地进来,也有不愿意来的。

    元峥也不勉强!

    他现在要做的,是给整个时代垫定一个基础,一个科学研究的基础。

    就算是元峥从几百年后回来的,他指导下的高炉炼钢也困难重重。

    元峥能够知道的就是:炼钢要碳,要焦碳。

    焦碳要煤,煤这个时代还是有的,每一样都需要他亲自指导着去试验。

    炼焦元峥是有经验的,他曾经组织过土法炼焦,也主持过小高炉炼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现在只是把这种已经做过的事情,复制出来,进行工业化生产。

    也遇到了许多难题!

    这些日子,元峥忙,非常忙。

    科研的理论需要他来制定,具体的工作也需要他出手。

    农业研究所成立起来了,但是元峥知道,农业最好还是在海南去。

    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把官员派到海南,那是发配三千里啊。

    没有几个官员们会愿意过去的,就算是那些老农们,也不会愿意离乡背井,到那么偏僻的地方去的。

    现在这个农科所也只能够在本地开始进行研究了。

    元峥给这个农科所下达的命令就是:研究玉米、土豆、红苕这三种东西的高产种植方法。

    现在是五月,土豆、红苕都是可以种植的季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为了能够有作用,元峥用朝廷公田,划了最好的土地给农科院做为研究基地。

    京城这边成立了科学院,南京那边也同步成立科学院。

    只是南京那边的官员们,除了对农科院还有一些认识外。

    对材料、蒸汽机、化学就完全不懂了。

    元峥暂时也没有时间跑到南京去给那些官员们进行科普。

    整个大明朝的科研需要他。

    天下更需要他出手,如今天下除了闯王外,最大的一股农民军,张献忠所部正在进攻四川。

    元峥说通崇祯皇帝:下旨令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为任四川巡抚,接管四川全境军、政所有事务。

    只为了在防御张献忠入川,同时向四川所有土司、民间豪强下诏,凡是配合秦良玉积极出人出力防御张献忠的。

    朝廷将会进行嘉奖!

    有官的升官加爵,无官的入朝为官。

    表现特别突出,出人出力最多的土司、豪强们,将会得到进京面圣的机会。

    这种诏书,元峥也不知道有多少用。

    但是他现在一定要等到崇祯回到京城里面来,安排好朝廷里面的事情,才好出征的。

    京城里面的那些高层官员、勋贵们对元峥的态度一直都不友好。

    这使得元峥在朝廷里面,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果他离开京城,对崇祯没有了影响力,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岳飞。

    元峥是不愿意明朝就这么被后金,被那些义军给灭了。

    同样的,他更不愿意自己死在崇祯手里。

    因此朝堂上,如果他不能够点据上风,那么他是不会带兵出征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任天下不管。

    相反的,从他回到京城后,接手了京城各大卫所过来的那些士兵。

    现在他在京城里面的已经有十万步兵,二万步骑兵,一万骑兵。

    这些队伍,每天都在训练。

    过去那些将领们练兵,都是三天一校,五天一练。

    意思就是三天点一次名,五天才训练一次。

    就这样的兵,已经算是练精兵的了。

    元峥现在的队伍,完全是按照现代方法,设立了封闭式的军营。

    那些士兵进了军营之后,就不能够离开。

    每天一日三餐,三天打一次牙祭,每个士兵有三两肉。

    这样的生活,当然是普通士兵们不敢想像的。

    但是元峥的军队里面,却是天天都要训练,在山海关的那些训练器材,已经完全复制过来。

    每天的队列操练是必须的。

    士兵们每天训练完毕后,晚上有扫盲学习和思想教育。

    至于他们想要出营地,每个士兵一个月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请假出营半天。

    随着京城附近安定下来,这支队伍的训练越来越严格。

    那些士兵们,许多都是老油条了。

    跟着官兵走过,跟着大顺军也跑过。

    最初的时候他们还有别样想法,随着时间过去几天。

    每天那些连长、营长们把他们操练得疲累不堪,这些老兵油子们暂时还不适应这样的训练强度。

    相关推荐:被糙汉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闪婚了!娇美人重生八零嫁糙汉被糙汉扛回家,娇娇发财又发家我在异世做天师足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