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网游 > 血染江山离人歌 > 第043章 情义江湖赋(上)
  • 第043章 情义江湖赋(上)

    作品:《血染江山离人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雄关内外,惟余莽莽。

    天地一色的雪雍关雄浑壮阔,玉坤山左右延伸,犹如一条盘踞北方的卧龙,高高俯视着南方大地。

    关北,燕州城。

    位于城北的欧阳世家过去也算得上富贵之家,奈何时运不济,家道中落,如今欧阳府邸门庭凋零,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

    欧阳府门前的积雪被清扫得很干净,行人经过门前都会望一眼高高悬挂的白灯笼,纷纷长吁短叹,深表惋惜。

    忽而大道上传来马蹄声声,三人策马正朝欧阳府邸缓缓走来。慕荣遥望欧阳家门庭眉宇肃穆,跟在身后的明剑和陆羽这一路走来都不敢跟他搭话。

    来到寂寥庭前,仰望高高悬起的“聚义镖局”匾额,还有那显眼的白灯笼,慕荣眉头拧得更紧,眸底漾起一丝深藏的伤情。

    府门紧闭,陆羽不待慕荣吩咐便很自觉地前去叩门。叩了两下之后,大门开启了,探出一个精干的青年,一看就是常年习武之人。

    陆羽难得规矩地与那青年相互致礼后方问:“请问府上当家的在么?”

    那青年上下打量了一眼身着便装的陆羽疑惑道:“尊驾是……?”

    陆羽道:“我家公子特意从关南赶来吊唁的。”

    青年顺着陆羽指引的方向一看,瞬间大喜过望:“大公子!”

    青年三两步飞下台阶来到慕荣面前深深一揖,慕荣亦从容回礼道:“人杰,好久不见。”

    陶立道:“大公子您可算来了,兄弟们可都日夜盼着呢!”

    这时,府里面听见陶立声音的镖局弟兄也都出来了,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说的都是“大公子您终于来了!”、“大公子,我们可算是把您给盼来了!”之类的话。

    慕荣显然没弄明白这情况,还是陶立解释道:“大公子有所不知,自打我们二姑娘去了以后,当家的便一头扎进了坟地,弟兄们好说歹说,乡亲们也都去劝过,可当家的谁的劝也不听,这都半个多月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是真怕他就这么跟着姑娘去了呀!”

    陶立说着说着,一大老爷们眼眶都红了:“大公子,当家的有多疼我们二姑娘您是知道的,如今她这一去,几乎是把当家的半条命都给带走了!他心里有多难过,弟兄们都明白,可他不能倒啊!弟兄们需要他,乡亲们也还需要他呀!”

    镖局弟兄们听着陶立的话也都跟着红了眼眶。

    陶立抹了一把眼泪接道:“如今您来了就好了,当家的一向与您最为要好,您的话他一定会听的!陶立求您,快去劝劝当家的吧,陶立代弟兄们给您磕头了!”

    陶立说着就要朝慕荣跪下去,慕荣连忙一把将他拉住:“哎人杰,你这是做什么!”

    陶立红着眼睛满是希冀地望着他,慕荣拍了拍陶立的肩道:“你放心,浩然与我乃生死之交,他有难,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陶立激动得眼泪哗哗连连道谢。

    ================================

    昔时结缘一杯酒,万水千山等闲游。

    仗剑天涯涤浊世,萍踪侠影遍九州。

    我今关南君关北,生逢乱世身不由。

    何当共剑行侠路,快意江湖任去留!

    十六年前,慕荣初遇欧阳烈时,欧阳家尚未凋落,欧阳家双亲亦尚在人世,两个仗剑江湖的少年萍水相逢,谱写了一曲壮怀激昂的情义江湖赋。

    慕荣自幼机敏聪慧,无论学什么都很快,长到十二岁上下时,慕谦除了行军打仗实战和人生阅历,便已基本没什么可教他的了,毕竟慕谦自己也读书不多,学堂教的那些对他而言也基本没什么裨益了。

    于是,从十二岁起,为了历练他,增加他的阅历,慕谦就把将军府经营的马队交给了他。

    那时慕谦尚未回京任职,还在紫耀军任主帅,为天启帝守卫北境重镇鄢都,将军府的生计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慕谦还收留了许多跟随他出生入死多年、伤残后无家可归的亲信老兵。为了养活他们和一家子人,慕谦便组了一支马队交给这些老兵,主要靠南来北往贩茶为生,但因形势太乱,外加马队里都是只会舞刀弄枪、打仗杀敌的大老粗,没人会经商,而慕谦又自有紫耀军务要忙,不常在京城,当然不可能跟着马队南来北往地跑,故而马队收益一直不是很好,年年都只能将将好够本养活这些无家可归的伤残老兵,有时候甚至还会亏本,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就算是慕谦亲自带队,也未见得马队收益就会有所好转,毕竟排兵布阵、征战沙场他是很在行,可论经商,他却未必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慕荣长到十二岁这年,正逢马队经营不善面临解散危机,如此一来,这些伤残老兵的生计就成问题了,慕谦又不能放任他们不管。且不说他们是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时落下伤残才不得已退出战场的,若是让这些身体虽小有残缺但到底还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老兵就这样散伙自谋生路,只怕他们多半会落草为寇,危害这乱世当中本就已苦不堪言的普通百姓。

    就在慕谦和马队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慕荣自告奋勇,提出他愿意一试,看能不能让马队起死回生。慕谦和柴素一听闻倒是欣喜不已,因为慕荣时年虽只有十二岁,可他们素知他的聪慧,对他的能力也很有信心,遂同意了。

    然而,马队里可都是和慕谦一般大、有的甚至比慕谦还年长的汉子,要让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郎做他们的掌柜,他们心里难免犯嘀咕,但因为慕谦胸有成竹地跟他们打包票,让他们尽管听慕荣的,他们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姑且听之,反正也没有比马队解散更坏的结果了。

    于是,在仔细询问了马队情况以及往年经商详情,并在京城走街串巷数日向南来北往的各路商队打听清楚了他们要走的路线以及南方的行情之后,慕荣便带着马队第一次南下了,并且还破天荒地从京城带了些南方没有的上等印花布料,以期来回都能有所收获。路上,马队也是靠着慕荣临行前在京城打探到的消息避开了好几道中原各地土霸王私设的关卡,免交了很多滥收的关税,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还极大地避免了各关口士兵野蛮查验造成布料损坏而可能带来的损失。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马队大获成功,他们带去南方的布料大受欢迎,同时他们带回到大梁的茶叶也卖了个好价钱,马队不仅一次性扭亏为盈,而且还小小地赚了一笔,老兵们生计有了着落,同时还能补贴将军府家用。

    于是,慕荣从此就正式成为马队的当家,一年要在南北之间来回好几趟,经常不在家,而马队休息的时候,他仍旧是跟着慕谦熟识的老朋友们天天扎在军营里,虽未正式参军,但早已算半个军人了,跟杨慎、璩华、蓝霖等一众将门之后也是打小便在军营里混熟了的。

    可以说,慕荣的少年生活过得是相当丰富,他还在这期间练就了一身超强的武艺,更自主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典籍兵书等。也是在南来北往的历程中,他见到了只有野心和欲望而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的各地军府土霸王,见到了各国大同小异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到了当权者们换着花样地压榨百姓,见到了各国百姓无不是身负各种苛捐杂税和沉重徭役,见到了这乱世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都是田园荒芜、村镇倾颓、民生凋敝的样子。大约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颗小小的救世种子便已在他心中生了根,只待时机成熟后发芽、开花,最后结果。

    而他与欧阳烈的情谊便是从他做马队当家的那一年开始的。

    相关推荐:当我被分手之后[快穿]分手后,我成了唯一玩家我靠打脸系统续命烽烟天下血染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