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全兵器演义 > 第一五七章 廷尉府
  • 第一五七章 廷尉府

    作品:《全兵器演义

    “你不出去吗?”

    赵策的卧室门口,师淼抱胸依靠着门口站着,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看得赵策手足无措施。

    于是少年说了一句,示意对方出去,自己要换衣服了。

    “男子汉,大丈夫换个衣服扭扭捏捏的。”师淼撅着嘴巴,嘲讽赵策的行为。

    “嗯,所以你还不出去吗?

    赵策点了点头,又问道。

    “哼!”

    少女朝赵策做了个鬼脸,气呼呼地跑开了。

    ……

    大雨冲刷之下的上京城,有一种比往日更雄浑低沉的气势。

    千门万户尽在雨线之下影影绰绰,呈现高广气态。

    青石板街面之上雨水恣意流淌,匆匆行人的布靴踩在上面,不多时便会被雨水浸透鞋底,沾湿鞋袜。

    一把把颜色各异的油纸伞撑开,接连整条街道。

    鸣镝长街十二里路,直通上京廷尉府。

    在这个大雨倾盆,行人稀少的时刻,长街原本通达无阻的街面之上,罕见地出现了拥挤堵塞的状况。

    刷!刷!刷!

    走在前面屋檐下的行人被身后滚雷一般的脚步声惊到,骇然扭头。

    便看到长街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大群民众,尽执黑伞,连成一道伞龙,往前方雨中偶露峥嵘威严的廷尉府大步而来。

    民众的身后,跟着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武卒严整军阵。

    他们身上的甲胄比城强防卫军精良了不知多少倍,兵器挂在腰间,军靴踩踏雨水,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

    这些武卒的甲胄之上,没有任何军团的徽章,却拥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大气魄,让人一眼看去,心脏不由得跟着抽紧。

    咚!咚!咚!

    这千余士卒身后,开始零零散散的汇聚起了一些好奇观看,跟上来的百姓,这股人流是最为稀松的,但是他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一场风暴,席卷整个上京城。

    无数人关门闭店,生意打烊,往上京廷尉府火速围拢而来。

    上京都城城防军,守军,治安军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紧急调动,在廷尉府周遭布防设卡,避免在人流如此集聚之地发生流血冲突,进而引发成一场扩散到整个帝都的灾难性事件。

    朝堂衮衮诸公亦无法淡定地与君上扯皮,插科打诨了,将惊骇的目光投注向廷尉府。

    而秦皇在此时却显得颇为淡定,赵策这件事做的,非常合他的心意。

    他需要一场大地震将剑道院安插于朝堂之中人手尽数拔除,由此展开对剑道院真正的驱逐。

    而赵策需要以此事挑开剑道院虚伪的面具,诛绝不义。

    一君一臣,武道上的前辈与后辈一拍即合。

    这是种难能可贵的默契,他们甚至都未曾见过对方一眼。

    剑道院于此事之上,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

    滚滚人流簇拥着白发少年,今天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发色,郑重地换上了从二品骁骑将军服。

    从二品武官,已经是朝堂之中除却振威勋以及少数几个手握庞大兵权的名将之外,最大的官职。

    以赵策之资历,年龄,战功而言,他根本不够资格触及到这个位置。

    但是秦皇需要一个能够在此大争之世,作为大秦民众意志与武道意志两相结合的代言人。

    而朝臣们需要一颗能够稳住秦皇野望,平息君王怒火的棋子。

    两相重叠之下,赵策便当仁不让。

    而且,他并不是一个只有虚衔,没有实权的将军。

    封功大典之后,赵策将真正成为一支万人建制的龙徽军团的指挥官,他可以真正招兵买马,整军训练,塑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帝国将给予他最大程度的资源与便利。

    如此细思之下,朝堂之上有些人心里便开始犯嘀咕了。

    这到底是自己握在手中的一颗棋子,还是一条根本无法束缚住的苍龙?

    答案今天或许就能够揭晓。

    高大威严的两尊十丈高的狮子立在廷尉府前的空地之上,一根盘黑龙华表立在正中,尽显廷尉府这种审判机构肃穆庄重之气态。

    十六面牛皮大鼓在府门两边排开,从赵策正对府门的位置往里看去,可以看到一条直路直通正堂,士卒手持兵器站在大路两边,倘若有作奸犯科之辈走上这条道路,先被士卒那副气态吓掉一半的魂魄。

    然而当下,廷尉府禁止喧哗,禁止聚众围观之地陡然涌进了大批民众,也将那些士卒吓了一跳。

    这片广场周遭,骁骑龙军武卒已经屏散开来,将整个廷尉府团团包围住,尽显士卒彪悍霸道之色。

    而这种态度,是在络腮胡大叔与赵策两人斟酌考量之下决心表现出来的。

    昨日将军府遭人恶意煽动侮辱,引得民众冲击,攻击士卒,火烧将军府,廷尉府对此不闻不问,足可见其中剑道院与廷尉府之间猫腻。

    赵策令武卒围住廷尉府,一来是因为这个原因,二来是因为新军建成,必然需要立威,武卒没有了血气之勇,便没有了征战沙场之能。

    而眼下廷尉府,是恰好送上来的一块磨刀石。

    “擂鼓!”

    赵策一声令下,身边小海与大牛立刻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按照顺序,依次擂响十六面牛皮大鼓!

    咚!咚!咚!咚!咚……

    鼓声在天地间传荡,原本还在与各自同行而来的友人窃窃私语,吵吵杂杂的围观民众们的声音顿时被这雄浑厚重的鼓声压下,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喧嚣渐渐止息。

    “擂鼓所为何事?”

    厚重洪亮的嗓音自大道上的士卒口中整齐喊出,颇有气势。

    赵策向前一步,答道:“有不法之徒煽动挟裹民众,冲击属下府邸,烦请廷尉明察秋毫!”

    廷尉一职位居三公九卿之中,地位超然,赵策自称下属并无不妥。

    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出来一点身为下属该有的气态,反而不卑不亢。

    以赵策的思想而言,遑论武道官场,唯有明晓事理,意志坚定之辈值得尊重与敬佩,其他一切并不需要自己非要表现出一副阿谀奉承的嘴脸应对。

    坚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而廷尉府中堂之中,端坐于桌案之后的中年人原本便因与剑道院的渊源,对于赵策有些抵触和不满,如今再看对方这副‘高傲’气态,不满顿时更加多了。

    他原本只是朝堂之中一名清流官员,在从前廷尉被杖毙之后,便被宰执提拔到了当下这个无数人眼热的位置。

    但是此人思想迂腐陈旧,不懂变通,成为廷尉之后反而因剑道院对之百般迎合,在自己还未看清朝堂时局之时就乐滋滋地选择剑道院这一方站了队。

    如此一来,注定给自己引来一场杀身之祸。

    而郑廷尉此时还乐在其中而不自知。

    “身为帝国从二品将军,自己府邸却被一群普通百姓要挟冲击,你也算是大秦立国以来头一个了。”

    廷尉冷笑一声,声音自中堂传出去,进入赵策的耳朵之中。

    依着自己与剑道院主事堂堂主赵高之间的‘莫逆之交’,郑廷尉不论如何都要将此事压下,不能令赵策再生事端,引起更大的风波,对剑道院不利。

    “既然是与百姓起了冲突,将主事双方都带上来,本官自会秉公处理!”

    “是!”

    中堂前守候着的两个士卒闻言,大声应命,沿着大道朝赵策所在方向一路走了过来。

    赵策眉头紧皱。

    他没有想到一个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的廷尉,说话言语竟是如此不严谨,而且言语之间处处遮掩,直接将这一件事定性成了普通百姓冲击廷尉府,丝毫不顾自己之前的言语。

    廷尉昨日未曾派人查看现场,并且在自己府邸之上武卒通知之后未派任何人过去阻拦民众,已经是极大的失职。

    而今在这种关键时候居然还想着遮掩,赵策觉得匪夷所思。

    这样蠢的臣子,到底是如何成为三公九卿的?

    PS:晚上九点多,还有一更,谢谢读者老爷们的支持~

    相关推荐:末世农女虐渣爽爆了末世农女是全能大佬末世后女配她成了隐藏大佬我的随机异能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