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盛唐第一谏臣 > 第27章 这也算盛世大唐?
  • 第27章 这也算盛世大唐?

    作品:《盛唐第一谏臣

    “只要能够让朝臣认可,曾孙便可重整君王之位。”

    “但,如果不顺利的话,也就只能使用一些强制手段了!”

    好家伙,没什么本事,对皇位倒是挺看重的!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心里堵着一口气难受。

    唐太宗李世民:“隆基啊!咱做人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你可明白?”

    唐玄宗李隆基:“多谢曾祖父教诲,曾孙铭记于心。”

    “咱是皇帝,就算那些大臣有意见,但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心中无杆秤,何以当朝臣?”

    “不服?灭了就是!”

    等等。

    你是不是对“自知之明”这几个字有什么误解?

    老子是让你有自知之明,不是那些朝臣!

    唉!

    又是长叹一口气!

    李世民算是全看明白了!

    李家的儿孙们,都是揣着一百八十个心眼儿呢!

    李亨为何会让李隆基上朝?

    在群臣面前,李隆基越是不堪。

    作为新皇继承人的李亨与之对比,就越有优势!

    李隆基呢?

    这个没长脑子的湖涂皇帝!

    对方的意图他是一点都没有察觉,反而还屁颠屁颠的等着去“送死”。

    看着这架势,这父子俩对着皇位都势在必得!

    “也罢,我就再帮你一次吧!”

    经过深思熟虑,李世民还是选择了妥协!

    李隆基毕竟还是明面上的皇帝!

    现在战争暂时不会打,首次回归上朝,对父子二人都是一个转折点。

    李隆基若是在朝堂上受辱,百官遭殃,李亨看架势也势必会引起内乱。

    朝堂之上分为两个势力,父子反目,到最后终成一发不可收拾的下场。

    为今之计,只有先稳住李隆基,才能变相的稳住李亨。

    唐太宗李世民:“小子,如你所愿,就再帮你一次。”

    “这大‘企鹅’新开了个通话功能,上朝的时候,咱俩就保持通话。”

    “我教你怎么说,就怎么说!”

    唐玄宗李隆基:“多谢,曾祖父。”

    “等到稳住了这些文武大臣,曾孙必然去陵墓去好好拜谢您!”

    唐太宗李世民:“你个小兔崽子,我还没死呢!”

    但在李隆基眼里,他的确已经凉凉很久很久了!

    我现在好好坐在这跟你发信息呢!你还想烧纸祭拜老子。

    你拜个锤子哦!

    这应该算是平行时空的相遇。

    两个人都活得好好的!

    唐玄宗李隆基:“哎呀,曾祖父,不好意思,激动过了头,忘了这件事!”

    “曾祖父,先不说了,曾孙先去准备准备去了!”

    ……

    换好龙袍后,李隆基向李世民发起了通话。

    而且还是视屏通话。

    紧接着两人都看见对方所处场景。

    长安城里一样的宫殿,统一服装的宫女太监。

    ……

    不过,现在这处临时行宫的李隆基住在的南苑。

    从视屏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南苑内,台阶上长出的青草。

    还有院子,像是许久没有人打理,而显得杂乱无章。

    种种迹象,无一不是在透露出一个帝王的"陨落"。

    啧啧啧!

    这小子心还是真大啊!

    虽然不能和长安皇城相对比,只是一处临时行宫。

    但这居住的环境,此地相同于冷宫。

    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他居然还天真的认为,太子李亨是为了他好?

    同样是父子,一个天真无邪,一个果断勇敢。

    若说,李亨这样的性格,身在帝王之家,继承大统那是最为合适不二人选!

    反倒是李隆基,老眼昏花,贪图美色享乐,性子还有些软弱。

    若是生于平常百姓或富贵之家,这一辈子可能过得很舒坦。

    可悲可叹啊!

    一直入了临时行宫正殿,面见文武百官。

    可是面对这件身着龙袍的君主,群臣犹豫了片刻后,才缓缓行礼。

    “臣等参见皇上,祝皇上……”

    死气沉沉的景象,有气无力的声音,毫无气势可言。

    这分明就是没有把李隆基放在眼里啊!

    “众爱卿平身!”

    李隆基坐下之后,群臣一个个锤头低脑,场面一度安静,更显尴尬场面。

    来的路上,本是想了许多辩解之词,此刻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只得压着声音,开始向李世民求助。

    唐玄宗李隆基:“曾祖父,现在我该怎么办?”

    “很久没有上过朝了,实在有些生疏……”

    唐太宗李世民:“没用的东西,等会儿你不要说话,就跟我好好学着点儿!”

    长安城,金銮殿内。

    落做到龙椅之上,李世民环视群臣,威严气势尽显。

    礼毕。

    李世民洪亮的声音,便在朝堂之内响起。

    “自朕继承大统之前,平定陇西割据势力,铲除唐王朝北方的威胁。”

    “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军事集团,取得了唐王朝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而后,朕继承大统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才得以呈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之盛景。”

    “当今天下,朝中无事,皆以廖廖度日。”

    “那朕就考考你们,不知众卿认为,当今天下,何为头等大事?”

    事出突然,众文武大臣都有些蒙圈。

    李承乾却立刻察觉到了一丝拍马屁的机会。

    连忙上前一步,恭声向李世民进言道:“父皇英勇无双,统领天下四方。天下之人,无不佩服,称为后世之君表率,皆不为过。”

    这一语点醒梦中人。

    一番圆滑的彩虹马屁,也瞬间让朝臣反应过来。

    顷刻之间,群臣争先恐后的在李世民面前拍起了马屁。

    “陛下乃千古不二之明君,正是有了陛下的开明治理,才造就了大唐今日的繁荣昌盛。”

    “陛下用兵如神,百战必胜,实乃战神转世也。”

    “……”

    听着群臣的马屁,李世民脸色也瞬间冷峻下来。

    “小子,我问你,你觉得这些话可中听?”

    “当然好听,这都是在夸赞曾祖父的壮举,说明是有眼里劲儿的。”

    李隆基是看得羡慕不已。

    要是这些大臣也能如此的拍马屁,他能够高兴得几天睡不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话音刚落,李世民脸色又随之阴沉几分,低声呵斥道:“愚蠢。”

    “你给我听好了,像这种熘须拍马,胡言乱语的废话,你就得……”

    还不等李世民教育完李隆基。

    一阵大笑声,却突然打破了现场的喧哗!

    此举,甚是嚣张!

    无论是君王,还是群臣,无一不是侧目寻着笑声的来源,直到目光落到了秦风身上。

    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名堂?

    总感觉这次不像是空穴来风。

    也不管旁人异样迷惑的眼光,秦风嘴角挂着冷笑,不削一顾的看着那些拍马屁的臣子们。

    高声道:“这皇上继位,为了掌握主权,不得不诛杀前太子李建成任命大臣。”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是关系匪浅的,通通照杀不误。”

    “朝堂焕然一新,三书六部,内阁,巡视无一不是空缺之位。”

    “朝堂人才空缺,锁事难以得到快速解决。”

    “臣子们人心惶惶,生怕触怒天子。”

    “许多事不敢做,不敢为,导致可以解决的问题,最终便成难题。”

    “试问,这样的局面,也能够算得上盛世,能够被后世称为楷模?”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不得不佩服秦风的勇气。

    前脚刚踏出鬼门关,这是又要去大理寺故地重游的节奏?

    【作者题外话】:接着高声接着舞,有小票票些的大大们,能否评论支持一下小小作者,一票两票不嫌少,感激不尽!

    相关推荐:北飞吧战鹰夫人跟老爷的小妾跑了一剑化神穿越盛唐新生活盛唐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