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野狐禅 > 第三一九章 贫贱不能移(二)
  • 第三一九章 贫贱不能移(二)

    作品:《野狐禅

    正主按捺不住,终于过来了。

    宋宪辨认着那一袭官袍,很快便确定来者是关东郡侯——赵芝龙。

    赵芝龙因何亲自过来审问自己?

    宋宪脑海中掠过无数个可能,最终推测是由于自己当初故意遗落在饭馆里的那一封信笺。

    那封信笺在盛州发挥了什么作用?

    宋宪身处牢狱,无法知悉,但赵芝龙转过身来,面向宋宪时,说出口的第一句话,便让宋宪知道,自己当初遗落的那封所谓暗卫密信,起到的作用不小。

    不然,赵芝龙也绝不会如此火急火燎,不顾身份,来到这盛州大牢之中,秘密提审自己这样一个‘密谋造反’的大逆!

    赵芝龙面向宋宪,宋宪便被两个狱卒按着跪在了地上。

    赵芝龙坐到太师椅上,眼睑低垂,慢吞吞说出第一句话:“你本事不小,圣人门生,却对一郡父母官,使出这般阴毒的手段。”

    宋宪心脏狂跳,他压下心底漫溢的喜意,抬起头,直视赵芝龙的眼睛:“学生不敢。”

    “便是学生如今这圣人门生的头衔,恐怕也有不少暗中之人,随时准备从学生头上摘下来,安一顶密谋造反的帽子……”

    “值此情形之下,学生怎敢造次,施展什么手段?”

    宋宪面貌清秀,即使面对着可能是一手罗织起‘密谋造反’的罪名,将他打入大狱的赵芝龙,书生说话依旧温柔如水,温良恭顺。

    可是这似水的温柔里,却掺杂着许多寒冽的冰碴子,水流入喉,难免会令人喉咙被冰棱划伤,冻得心肺疼痛。

    赵芝龙心中愠怒,但表情倒依旧是老神在在的。

    他知晓自己如今来到大牢,提审宋宪,在其与宋宪的这场无形角力之中,已经算是首先逊色了一筹,难免被对方抓住把柄。

    如若再因为宋宪几句机锋暗讽而盛怒,恐怕就更处于下风,难以扳回局面,自然也无从达到自己的目的。

    “看来你是误会本官了……”

    赵芝龙叹息一声:“盛州发生此等事情,本官亦极为痛心。但既入朝为官,身在官场,许多事情便身不由己。”

    “这一点,你是无从明白的。”

    赵芝龙故意作出一副身不由己的样子,看得宋宪一愣。

    宋宪毕竟不如杨立,洞见人心,说到底他只是一介寒门书生而已,纵然心思缜密,但未经历练,怎是赵芝龙这种城府深沉,又在官场权谋之中久经历练的老辣之辈的对手?

    此时见赵芝龙一副无可奈何又分明欲要挣扎尝试一下的表情,宋宪一时间不知所措,竟不自觉相信了对方几分。

    不论是关东郡侯,抑或关东各州城知州,宋宪都不曾当面与之打过交道。

    天下万民,能与官员搭上线的,不足两成。官员在天上,万民在地上,坐地观天,更难推测天中细节。

    在如此情况下,猛然间真人当面,如宋宪这般的寻常书生,是很难甄别这个人的真实形象,又极容易在对方用心经营之下,粉碎过往对其的印象,重新趋向于认同这个对方在自己眼中精心经营的形象。

    毫无疑问,赵芝龙如今便是要在宋宪心中重新建立起一个伟岸而光辉的太守形象来。

    而宋宪此时内心正处在拉锯战中,迟疑犹豫,进退失据。

    赵芝龙一看宋宪这副样子,便知其内心已经纠结了起来。

    他心中冷笑一声,暗道书生只是书生,只知一腔意气用事,折戟沉沙也是必然的结果。

    赵芝龙面上故作愁闷之色,叹息道:“盛州事牵扯诸多,非是专门针对盛州寒门士子,而是各方势力博弈,把你这般的寒门书生当做了棋子而已……”

    “在棋盘上,不论是你,还是如本官这般的一郡郡侯,都是大人物们的棋子。此无可避免,但终究有破局之法。”

    “你可知盛州今时有多少士子因一个罗织的密谋造反之罪而入狱?”

    赵芝龙身体前倾,问宋宪道。

    宋宪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他只知在茶社之中,同文社所有的寒门齐聚,已有二十余个士子。

    但这个波及盛州所有寒士的阴谋,究竟使得多少士子下狱,宋宪便难以得知了。

    赵芝龙伸出三根手指:“只差三十余人,便到三百之数。”

    “若是算上他们各自的亲眷,此时在牢狱之中的人,已经到了千余人之多……”

    千余人?!

    宋宪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千余个人尽被罗织起了‘密谋造反’的罪名,一旦这个罪名落实了,盛州立刻便是人头滚滚之相。

    若依昭律计算,凡密谋造反者,须夷灭九族。

    那么盛州就不止有千余人遭难了,算上他们的九族,亲朋好友之流,恐怕要达到数万乃至十万人之多!

    一想到这个数字,宋宪内心便顿觉惊悚无比!

    那幕后之人,以一个假造的罪名,使得十万余人冤屈而死么?

    赵芝龙对宋宪心中之想法拿捏得分外精准,他适时开口,冷笑一声,说道:“想必你也在心里计算过了,若这罪名一旦落实,那便是十万人因此而死……”

    “呵呵,纵然是一方大吏,亦没有这个胆子,敢教十万人死不瞑目!”

    宋宪在心底颇为认同赵芝龙的想法,不自觉微微点了点头。

    “所以,幕后之人是不敢如此做的,算起来,这密谋造反之罪,不过是他们口中的一个噱头而已,真要让他们祭起屠刀,令人间多出十万个冤屈之鬼,他们还没有这个胆量!”赵芝龙对此事盖棺定论。

    他这一席话可谓是借力打力,不断转换宋宪的注意力,最终在宋宪心中投下了一个‘密谋造反之罪,只是幕后之人用来吓唬别人的一个噱头,只是一个纸老虎’的念头。

    赵芝龙这个手段用得老辣至极,宋宪自然察觉不出。

    他已经不知不觉间放松了对赵芝龙的警惕。

    也在不知不觉间对‘密谋造反’这个假造的罪名,产生了几分轻视。

    但是,宋宪并未完全相信赵芝龙。

    一郡郡侯,与幕后之人勾连不论被赵芝龙说得如何无可奈何,天花乱坠,宋宪都已认定了此人绝非是一个为国为民的能臣贤臣。

    而且,不论如何,‘密谋造反’之罪,仍旧是大罪,即便它一个所谓的噱头,均不能等闲视之!

    相关推荐:众仆之仆睁开眼,回到妻离子散前一天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穿越重生之奶爸难当一睁眼,医妃回到沦为笼中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