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野狐禅 > 第六〇五章 蝗灾(三)
  • 第六〇五章 蝗灾(三)

    作品:《野狐禅

    “嗡嗡嗡……”

    草丛中,翅膀为暗红色,周身为草黄色的蝗虫正在其中蹦跳,若仅仅只有十余只,倒也是为草丛增添了些许生机,但是当这些蝗虫已经繁殖出密密麻麻的一片,趴在草叶上拼命啃噬之时,恐怕没人会觉得这副景象生机勃勃,反而令人心脏冰凉,头皮发麻。

    郭后村的百姓们便呆愣愣地看着那些在草丛中蹦跳的蝗虫们,不知所言。

    有人反应过来,也是猛地嚎哭一嗓子,惊起一片蝗虫飞走,掠过村民们的头顶,在庄稼地里铺散开。

    四野间的庄稼秧苗,已被蝗虫啃食的差不多了,这里的百姓并非没有农吏监督指导,实则是百姓们错信了族老的话,将农吏乱棍打走,不愿焚烧自家的祖林,最终酿成当下这副惨景。

    郭后村民们的庄稼,已被蝗虫糟蹋了过半,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包括焚烧大火,驱散蝗虫,挖出壕沟,填入草叶,诱杀蝗虫等种种方法。

    这些方法若在蝗灾起势的初期使用,会有奇效,但在后期往往只能灭绝小片区域的蝗虫,于大局而言毫无补益——毕竟蝗虫四散而开,人去捉它的速度可赶不上它啃吃庄稼之后,振翅逃散的速度。

    人力有时尽。

    “完了,我们完了!”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仰天咆哮。

    “叫你们不听农官的,这下好了,可算没有农官管咱们了,秋后等着喝西北风吧!”有妇人啜泣着,对当初殴打农官的那一批人可谓深恶痛绝。

    参与殴打农官的那批青壮们纷纷对妇人怒目相视。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人一旦汇集成群,被某些言论煽动之后,理性便荡然无存,只剩最原始的野蛮兽性。

    “那些农官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给咱们的法子,这不都试过了吗?”

    “蝗虫还是要吃庄稼!哪里有一只不吃庄稼的蝗虫?!”

    “你这是放屁!农官教咱们把祖林一把火烧个干净,虫卵灭绝,哪里还可能滋生蝗虫?且看这次蝗灾,分明就是从祖林出来的……”

    “你简直目无祖宗!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老汉我一棍子打死你这个狗东西!”

    人群又再一次骚乱了起来,村民们忙着打架或是劝架,有人仍旧默立原地,片刻后,在人们都打得累了的时候,他忽然发声,喃喃自语:“蝗灾是从咱们的祖林子里起来的……这会不会……是老祖宗给咱们的惩罚啊……”

    “这是老天爷给咱们的惩罚吧?”

    此言一出,人们纷纷扭头看他,面上表情僵硬而恐惧。

    他们的潜意识里,一直都有这样的念头,只是先前未被唤醒,如今突然有人开口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沉思起来,并且愈想愈是恐惧……

    假若这真是祖宗、是老天爷给郭后村的惩罚,可总也有个缘由罢……

    自己又做错了甚么,引来祖宗如此震怒,降下这般恐怖的惩罚……

    村民们绞尽脑汁地回想着自己的一生,每个人都并非完美无缺,这一回想他们顿时想到自己做错了的事情,与村南边老张媳妇不能说的秘密,偷窃小崔家刚刚足月的羊羔之后,扔进河里淹死等等等等。

    每个人顿时都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可他们又同样确信,这些事情不仅自己做过,周围的村民们,邻居们也必然或多或少地做过……老祖宗若因为这些事情震怒,不知祖林子里得出来多少次蝗灾了。

    那么,原因究竟为何?

    人们正自沉思时,一辆马车碾过他们身旁的小道,只留下坐在车头的道袍男子的只言片语:“哎,此地气运交联,宛若铁索,犹如天神震怒,对凡人降下牢狱之灾一般……”

    “在这里生活的百姓们,怕不是要被饿死大半哦……可怜,可怜……”

    “灾祸将起,必有妖孽出……这妖孽出身燕州,却长于关东,又将劫难引至燕州,奇怪奇怪,何方妖孽能有这般大的神通……”

    那道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触动着村民们的神经。

    根据道人所言,有的村民们立刻联想到了那位妖孽的真实身份——青萍杨立!

    是青萍杨立为自己带来了如此大的灾难,必是因为他指使手下走狗来焚烧自家祖林,成功激怒了老祖宗,老祖宗才因此降罪迁怒于己,而那杨立,却安然无事!

    这部分‘灵醒’的村民回过神来,连忙去拦那辆马车,好在马车跑得并不快,村民们未走出多久,便将马车了下来,与坐在车头的道士恭敬行礼,诚惶诚恐道:“道长,您先前的言语,我们都听到了,想问您可有解决法门?”

    道长闻言,还一脸诧异之色:“奇怪,我方才正在睡梦之中,与神灵对语,你们也能听到?”

    他这番言语,郭后村民们登时不知该如何接下去,纷纷搓手笑着,不知所言。

    话没被接住的道长咳嗽了一声:“也罢,既然如此,我们便算有些缘分,我且帮你们看看,究竟如何化解此次灾劫!”

    村民们闻言登时大喜,连连对道人称谢,将之请下了马车,一伙青壮乌泱泱地簇拥着道人,往自家村落中走去。

    他们也顾不得大火灭绝蝗虫,施以种种措施了,眼看人们在道长身边越聚越多,那些本来还想着商量出个办法的村民也没了心气,跟上了人群,一股脑地涌到了道长身边。

    “道长!此次我们郭后村遭灾,原是因为有个叫做张元的农吏,和他弟弟张方来村里游说……”有人添油加醋,对张元与张方两个农吏,甚至他们背后的青萍都萌生了恨意,将蝗灾的主要责任全部推到青萍身上。

    “莫要胡说!人家可是好心为咱们,纵然法子不管用,也不能血口喷人!更何况,那初时要是以大火扑杀,再加以引导,也没当下这档子事儿了……”有人反驳先前那人的言论,内心存留了几分理智。

    “你懂些甚么?!道长,依我们看,此次蝗灾之所以,还是因为祖宗震怒,您能不能想个法子,跟家祖沟通沟通,快教他老人家收了神通罢,孙子们都要受不了了……”

    一众人七嘴八舌地将诸多信息都透露给了道人,道人不动声色便获得了这般多重要的情报,心中自是高兴,面上却保持平静与和蔼,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诸位,诸位老乡,莫要慌张!切莫慌张!”

    “而今此事仍有转圜之余地,并非全无化解之法,只是如何化解,我还得沟通青天与你等家祖之后,才好再做算计!”

    “还请为我架起法坛,准备公鸡一只,黄纸一沓,朱砂二两,毛笔一支……”

    道人一看便是专业的,出口便列举出了一大串的物品清单。

    有村民仔细计算了一下要把这些东西采购齐全要耗费的银两,片刻后,心头吃了一惊——这还未见办事呢,就先花去这么大一笔银子?怎么想都觉得是个亏本的买卖……

    农人向来务实,当即便有人低声道:“道长,那朱砂在附近镇子上可是买不到的,得走十多里,去兴城买……不然,您看看能不能调换调换?”

    朱砂价格不菲,农人想将这最值钱的一项给调换了,若有廉价的替代之物,自然更好不过。

    左不过多问一句话的事情,农人可不觉得自己这样会折损脸面。

    道人闻言,看了农人一眼,道:“也好,换做他物,届时若无法成功与汝祖以及青天沟通,下了错误的敕令,后果你来承担便是!”

    “诶,诶,别!别!”对于祖宗神灵,昭人向来讳莫如深,那农人也不禁吓,被道人这么一说,登时摆手道,“这等大事可耽误不得,镇上若买不到朱砂,跑十几里去城里买也不妨事,不妨事……”

    “这便是了。”道人严肃道,“事关祖宗神灵,不能有半分马虎,你须知道,此时的一点点马虎,都是在葬送一村人的未来!”

    相关推荐:众仆之仆睁开眼,回到妻离子散前一天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穿越重生之奶爸难当一睁眼,医妃回到沦为笼中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