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42章 传首九边
  • 第42章 传首九边

    作品:《开个飞机去明朝

    朱常渊虽然懂得古代的知识不是太多,可是对于孟子中的七篇还是略有研究的,比如刚刚黄道周说的话,他就看过。

    本来是齐宣王召见孟子,问他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这些事都是真的么

    孟子回答道:文献上确实是这么记载的。

    齐宣王的坑挖好了以后,接着抛出一个非常难为人的问题:商汤是夏桀的臣子,周武王原来也是纣王的臣子,臣子杀他的君主也是可以吗

    孟子当时肯定是咬着牙说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翻译成白话也就是说:夏桀商纣王都是无道之君,对于人民来说只是个不算是国君,国君不可以杀,但是就可以杀

    现在黄道周对着朱常渊如此说,不但但说朱常渊无道,还堪比夏桀与商纣王

    朱常渊如何不怒,可他是成年人,不能一怒就杀了臣子,况且是黄道周这样的大儒。而且朱常渊是穿越者,用后世人的目光看前世人,感觉有点不一样。

    比如,他知道历史上明朝灭亡以后,这个黄道周率领自家老弱病残毅然决然北伐,和大清国拼尽了最后一份力,终于英勇就义。就义前还写了一首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朱常渊很尊敬他的气节。所以,在脸色黑了十几秒钟之后,才慢慢的转为缓和。有气无力的笑了一声,朝黄道周道:你这个老匹夫,差点把朕气得杀了你。

    黄道周尤不自知,道:陛下若是杀了臣,臣也无悔无怨,正所谓天地不仁,我便取义

    我去还天地不仁。不就是说我不仁吗关键是老子再怎么说对你也有知遇之恩,为何对我如此刀炮相向呢

    想了一会,朱常渊感觉应该是登基太过突然。有一部分前朝旧臣认为自己是篡夺了崇祯的大明天子之位,恐怕在他们眼中,自己和曹操应该差不多了吧

    呼朱常渊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心中有些不高兴。摆了摆手朝黄道周:黄大人你也别取义了。身为孔孟之后,行教化之功本来就是尔等的责任,这样吧,既然你不愿意接受朕的教育方式,那朕就让你按照自己的教化来。

    朱常渊从龙椅上站起来,对着满朝文武百官,指着黄道周说道:洪大人远赴台湾,旨在扩我国土。征服其地其土,教化之功就依仗黄大人。不知道黄大人愿意否

    这就是要把黄道周从京师发配到台湾了。

    黄道周虽然脾气不好,当时担当还是响当当的,道:臣领旨

    朱常渊点点头,暗道还好这货知道进退,若是给他个台阶再不下,就只要动大棍打屁股了。

    好,如此,加教育部左侍郎,以左侍郎视台湾教化之事,莫负朕望

    三月,阳春杨柳抽芽,温度渐渐回升。

    即便是在北国的京师之地,也渐渐的披上了一层绿色。

    朱常渊默默的看着明媚的天空,躺在阳光下暗自思量。

    崇祯十一年的春天,他第一次穿越到这个世界,如今是大明泰正元年的春天,算来算去已经过了四年,距离自己完成系统交代的最终任务还有六年的时间。

    一切,都在稳步进行,如果按照他的设想,将大明朝的土地改革和铁路修筑完毕,完成任务应该不在话下。

    但是现在有另外一件事让他感到无比的头疼。就是那次自己完成日月岛城镇任务时引发的天象。

    因为不知道不明白,所以才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慌。

    朱常渊不知道下次自己再次完成任务的时候,会是怎样一番光景,难到还会有异象,还会引来大海啸灾难

    朱常渊不得而知。

    曹化淳从宫外走进来,一直走到朱常渊的身边,躬身行礼,然后道:拜见陛下

    朱常渊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来。

    以前曹化淳的身子不好,五十多岁的人像六七十一样垂垂老矣。如今,在朱常渊的疗养院和医院待了一段时间治治病,身子竟然慢慢好转,甚至比朱常渊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气色还好

    看你高兴的,有什么可喜的事情朱常渊问道。

    大喜事曹化淳微微一笑,神秘的说道:辽东那边传来消息,总兵秦林抓住了一个人

    吴三桂

    好啊,这老小子,终于抓住了朱常渊拍了拍手,异常高兴。

    之前大明亡国,吴三桂献关满清鞑子,得到了平西王的封号。

    再后来,发现朱常渊竟然没死,他甚至连清兵都不相信,自己连夜化妆逃跑,给多尔衮都没打招呼。

    这也是满清投降朱常渊却没有献出吴三桂的最大原因。

    不过现在倒好,吴三桂竟然被秦林给抓到了。

    秦总兵请示陛下,是就地看管还是押解到北京来曹化淳看着朱常渊问道。

    朱常渊稍微一思考,嘿嘿而笑,说道:的,朕才不想见他,让秦林就地格杀,砍了头传首九边吧,从辽东镇开始,一直到西边的甘肃镇

    很久很久以前,朱常渊还是个小小的把总,在辽东混的无处容身的时候就对着宁远城发下过弘誓大愿,要把吴三桂传首九边。

    如今,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

    曹化淳微微一顿,没想到朱常渊下令如此果决,连审问都不用。

    就以,叛国罪论处,齑其三族朱常渊又恶狠狠的补了一刀。

    曹化淳领旨,然后出去给秦林传口谕。

    但是他的心里却像是翻江倒海一样,这都是什么事啊这个主子平时一点架子都没有,可是你却不能得罪他,得罪他的下场就是吴三桂。

    哎,好像不对

    曹化淳仔细回忆,发现越来越摸不懂朱常渊的思路了。

    吴三桂是曾经参与谋害过他不错,可是前几天早上上朝时候那个黄道周为何在骂了皇帝之后又能升官又能全身而退,还博得了好名声

    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曹化淳想不明白,便不去想,老老实实的走到一处暗室,拿出手机给秦林打了个电话,告诉秦林朱常渊的原话

    这种小事,是不需要圣旨的

    九边,又称九镇,是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九边设立之后,到朱常渊的泰正元年,已经前后邃延了将近一百五十年,在这一百五十年中,无不饱经战火洗礼,见证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灭亡。

    最终,为它画上了句号的还是吴三桂的传首九边。

    秦林砍掉了吴三桂的头颅以后,按照朱常渊的旨意,将其头颅从辽东镇传送到蓟州镇从蓟州镇传送到宣府,而后便是大同太原榆林宁夏固原和甘肃。

    到了甘肃后,头颅已经发臭的不能闻,当地总兵将这个头颅葬到沙漠里,和吴三桂躯干所葬身之处整整有四五千里的路程。

    在吴三桂传首九边的同时,朱常渊与孔和正在做着另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改革:划分军区。

    朱常渊建议,裁撤九边中的六个,只保留其中的甘肃辽东和宣府三个军事重镇。改名为甘肃军区辽东军区还有宣府军区。

    每个军区设置总兵官一名,其余建制和大明朝时期的军镇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这些边境的军镇除了镇守边疆,还肩负起了开垦土地开垦荒地的任务。

    甘肃军区驻军十万,防守西北边陲,防止那些蛮夷之人为乱其军费由朝廷开支,所有军官只理军务,严禁干涉地方政务

    辽东军区驻军五万,其军费开支自给自足,防守边陲之外,令需担负东北地区的建设任务

    朱常渊因地制宜的给不同的军区下达不同的命令。

    甘肃那边面临的少数民族不但有蒙古,还有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关系复杂容易发生战乱。可辽东的鞑子现在已经被朱常渊覆灭,几乎没有太多的军事任务,所以自然而言就让他们肩负起建设和开垦的重任。

    至于京师背面的宣府,由于拱卫京师,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可驻军三万,配备最先进和新式的武器,并配备燃油机械,并给予两架飞机以作巡航监察之用,随时保卫京师之安全

    要对付蒙古人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不需要做如此多的部署。

    朱常渊之所以还在北方保留着三大军区,一方面是威胁蒙古,但是更多的却是把矛头指向了老毛子俄罗斯。

    北方的草原狼,换了一个又一个,从东胡到匈奴,从匈奴到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还有满清鞑子,但他们都是狼。

    而俄罗斯一旦越过了西伯利亚,形成了对我大中华的威胁,就变成了一头无懈可击的北方狗熊。

    狼咬人,尚能断其一腿,而要把狗熊赶走,付出的代价无疑更大。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超级店小二无量钱途位面成神之虚空戒三国之魔将乱舞火影之木叶教师至高秘法我的篮球世界他们叫我大魔头网游之江湖霸主狂力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