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挽明 > 第71章 袁可立的条件
  • 第71章 袁可立的条件

    作品:《挽明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才搪塞道:“事实上这里有两个问题,当初朕曾经对内阁和六部要求过,重新修订大明律法,以适应当前的大明现状,但是被各位大臣们否决了。

    还有,京城巡警局本身就是,以原先京城锦衣卫各卫所为基础整编的部门。朕怎么能把锦衣卫交给刑部管辖呢?”

    袁可立注视着面前的少年皇帝,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果老臣没有记错的话,成立巡警局的时候,这些锦衣卫都已经脱离了军籍了。

    老臣也不是想要修订大明律法,而是要整理锦衣卫制定的各项治安条例及劳教规定。”

    朱由检正思考着,袁可立则继续说道:“陛下这两天发给刑部一个文件,要求考虑设置一个商业仲裁部门,以调解商人之间的纠纷。

    陛下还要求,允许一部分商人直接担任,叫什么商业裁判官的官职。而断案所依据的法律,也将会是这些商人代表们商议出来的。

    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商人可以这么轻易的担任官职,那么士子们寒窗苦读还有什么意义?这个消息传出去,会不会引起那些落榜士子的不满?”

    对于袁可立的说法,朱由检也思考过,不过他并不觉得士子们会有这么严重的反应。

    朱由检不由替自己辩解道:“朕想要让商人们担任的官职,不过是负责调解商人之间发生的贸易纠纷问题。

    审理商人之间诉讼,一向被地方官员们所厌恶。他们既不懂商业,也难以理清繁杂的数字背后的真相。

    朕不过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以节约地方官员的精力和朝廷的金钱而已。”

    袁可立眨了眨眼睛,诚恳的看着朱由检说的:“陛下的心意也许是好的,但是大明的士子们能理解吗?或者说,他们愿意去理解陛下的心意吗?”

    朱由检愣在那里,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不管袁可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所说的话有一点是不错的。

    那些多年苦读却无法进入仕途的读书人,是不会想要听自己的解释的,而只会想要借这种事情闹上一闹。而如果有心人在其中推波助澜,那么这事最终会变成如何,还真是不好说。

    朱由检看着垂目静默的袁可立,思考了许久,终于还是端正了态度向他请教道:“朕在这件事上确实思虑不足,还请袁尚书指点迷津。”

    袁可立抬头注视着眼前的少年说道:“这些事由陛下下令,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如果由老臣主动提出来,那么陛下就能处于可进可退的地位了。”

    崇祯有些迟疑的说道:“那么如果这些士子把矛头对准了袁尚书,到时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袁可立笑了笑说道:“老臣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些许流言又有何惧。”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才试探的问道:“那么袁尚书这么做,又想得到什么呢?”

    袁可立叹了口气说道:“臣归乡这几年,前年夏秋开封蝗灾、去年春开封附近又再次蝗灾。河南又有治黄之役,百姓负担不可谓不重。

    天灾加上人祸,河南各县年年都有百姓抛弃土地逃亡成为流民,往昔道路两边稻麦遍野的田地,现在也大多变成了荒芜的土地。

    小民如果纷纷流亡抛荒,地方大户虽然有土地但却无人耕种,必然大受损失,而国家的赋税也就难以征收。

    流民离开家乡之后无以过活,必然会加入到各地的盗贼团伙之内,这些盗贼得到人手后就会势力大涨。人手众多的盗贼团伙就会袭击较大的村寨,则地方的社会治安又会被动摇。

    老臣的家乡虽然还算安稳,但是如果各地灾民得不到救济,这种安稳又能维持多久呢?”

    朱由检摸着下巴许久,才说道:“袁尚书是想让朕对河南灾民进行赈灾?朕不是记得,去年先皇兄还在世的时候,已经对开封府进行赈灾了吗?”

    袁可立看着皇帝平静的说道:“老臣希望陛下能够减免一部分河南税赋,如陕西例。”

    朱由检下意识的回道:“陕西例,袁尚书说的应该是辽饷吧。”

    袁可立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陛下。”

    朱由检想了许久之后,抛出了另一个话题:“不知道袁尚书对于刑部的职责怎么看?”

    袁可立沉吟了片刻,便问道:“陛下想要说什么?”

    朱由检毫不客气的说道:“刑部的权力过于模糊,同大理寺、都察院多有重合。在另一方面,刑部的权力又过于集中,调查、审讯、判决都集中在一身。

    朕以为,这三种权力应该分散。比如把刑部分成警察、检察、法院三个单独的部门。

    而刑部的权力也要延伸到地方上去,现在各县增加的法官一职,朕以为今后应当纳入到刑部的法院管理之下。

    而京城巡警局的模式也将会推广到各省,最终由刑部设置的警察部接受管理。”

    袁可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说道:“那么陛下愿意把京城巡警局纳入到刑部的管辖之下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朕原则上同意,不过朕只要求一点,负责警察部门的官员必须是武官,且出身于锦衣卫。警察、检察、法院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地位相等互不统属,当然他们都会全部从属于刑部尚书的管理。”

    袁可立重新把话题转了回去,“那么陛下对于河南的辽饷,会如何处置?”

    朱由检双手交叉放在木案上,很认真的对袁可立说道:“陕西是边疆,朕取消辽饷,事出有因,朝臣们也无话可说。但是河南是产粮之地,又是内陆省份,相比起其他地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状况。朕应该以什么借口免去河南的辽饷呢?”

    袁可立微笑着说道:“陛下才智过人,登基以来想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失败过,臣以为陛下总是能找到理由的。”

    朱由检的脸色有些僵,这位老臣是想要赖上自己了。不过对于河南的辽饷,他也的确是有准备要消减的。

    先不说在他的记忆中,起义军在陕西时还是被朝廷官兵追着打的流寇,但是当起义军冲进河南之后,才成为了无法遏制的摧毁了半个大明统治的熊熊大火。

    就算他现在所了解的资料,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平坦,不仅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人口大省。

    且河南位居南北要津,河南一乱则交通南北的商路也就差不多断绝了。可以说,河南乱则天下乱。

    袁可立默默的等待着崇祯的决定,事实上即便是崇祯不答应减免河南的辽饷,他也会支持对刑部进行改革,加强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

    作为一名出色的官僚,袁可立已经隐隐嗅到天下变乱的味道了。作为一名读书人,他读过的史书上描述了不少乱世来临时的景象。

    天下大乱的先兆,莫过于四民各失其业,农人不种田,工匠不做工,各地见不到商人的踪迹,而盗贼蜂拥四起。

    袁可立从家乡北上京城时,沿路已经开始渐渐见到末世的景象了。他不是那些不晓世事的书呆子,看到这种情形,就一味的上疏请求朝廷减税。

    作为曾经的登莱巡抚,亲自参与辽东战事的高官。他同样清楚,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饷发给辽东的将士们,一旦辽东失守让建奴入关,则关内百姓将会比现在更为悲惨。

    他们这些膏粱之家,虽然不会畏惧灾荒。但是当天下大乱,改天易姓的时候,官位、财富一样保护不了他们的家族。“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可不是什么游戏之作。

    增加田税则百姓活不下去,不增税则边军粮饷无有着落,这就是大明目前的困境。

    袁可立当然认为大明是需要作出变革,以应对前所未有的局面。但是作为一名传统的官僚,他同样不知道应当如何变革,才能减少各地越来越多的流民,和解除大明目前内外交困的局面。

    虽然他并不全部认同崇祯的改革方式,但也不反对让皇帝试着去做点什么。

    而崇祯对于京城的治安进行严打,并把那些无业游民强制押往郊外进行强制劳动,却让袁可立大感兴趣。

    在袁可立看来,强制的把这些游民或是流民看管起来,并组织起来进行劳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疑是减少各地不安定因素的一种有效手段。

    他希望能够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大明各地,从而减缓动乱的到来。

    朱由检终于想好了,他对着袁可立说道:“朕对于蝗灾也查阅了些资料,朕发觉蝗灾大都发生在水旱灾害之后,且大都沿着黄河或是其他河流两侧发生。

    可见兴修水利,整治河岸边上的荒滩,才是治理蝗灾的根本。且河南是产粮大省,又是人口大省。河南受灾不仅会影响本省,对于邻近的北方各省也大有影响。

    朕虽然不能立刻免去河南的辽饷,但是可以把河南的辽饷返还回去,用于兴修河南的水利,和贴补治理黄河的费用。”

    袁可立立刻起身,站到一边对着崇祯行礼说道:“老臣代家乡父老,感谢陛下的仁厚之心…”

    朱由检松了口气,他知道双方的交易总算是成交了。(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纵横图绝世星魂盛少,情深不晚御极大明嫡女虐渣手册首席宠妻甜蜜蜜通天至尊校园至尊强少神武天尊弃少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