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挽明 > 第163章 使者人选
  • 第163章 使者人选

    作品:《挽明

    朱由检不动声色的看了冯铨一眼,才开口接道:“冯学士的想法很和朕的心意,朕召两位过来,就是想要让你们中的一位,作为大明使者,前往大同边外对林丹汗晓以大义。

    让他知道,察哈尔部的敌人不是右翼蒙古各部,也不是我大明,而辽东的建奴。此行危险重重,不知你们谁愿意为大明冒险出使察哈尔部呢?”

    冯铨下意识的屏住呼吸,把身体向后缩了缩,唯恐被崇祯点到自己的名字。柳敬亭同样犹豫了许久,才定下心来,对着崇祯严肃的说道:“臣愿意担任这个使者。”

    朱由检对着他点了点头,赞许的说道:“有柳先生前去,朕以为林丹汗必然会幡然醒悟,不会在继续这场无意义的战争了。”

    听到身边的柳敬亭自告奋勇,冯铨这才长长的吐了口气,放下了心来。

    朱由检这时却把目光转向了他说道:“柳先生出使察哈尔部,那么冯学士就要把后方的宣传工作负担起来了。”

    “宣传工作?”刚放下心来的冯铨,不明所以的反问了一句。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向大明百姓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战争,进行这场战争的意义所在。让百姓们知道,这场战争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卿要负责的宣传工作。”

    冯铨顿时感觉有些不自在,他迟疑了一会就说道:“陛下,就这么把军国大事发在报纸上,会不会引起百姓的不安呢?再说了,大多数百姓都只关心市井中的流言蜚语,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国家大事。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打仗,他们也未必能明白这个道理啊。”

    朱由检显然不同意他的说法,“也许现在他们不会关心,远在在大同边境发生的战争,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慢慢的宣传下去,他们终究会慢慢的关心起来的。

    大明的百姓,不应当仅仅只是朕的子民,他们同样也应该是这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大明的百姓没有身为这个国家一员的觉悟,那么当大明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要指望谁来拯救这个国家?”

    崇祯讲述的关于国民的新名词,让柳敬亭、冯铨两人耳目一新,不过同崇祯相处日久,从这位皇帝口中他们已经听到了不少新名词了,因此倒也不怎么惊讶,只是默默的把这个名词记了下来。

    冯铨心里正推敲着,应该怎么写一篇文章完成皇帝交付的任务时,朱由检再次开口说道:“除了要在报纸上向天下百姓宣传,朝廷为了保卫山、陕边境的百姓不被蒙古乱兵骚扰,被迫出兵阻止林丹汗之外。

    冯学士你还要在报纸上宣传另外一件事,如今天下灾祸不断,下自百姓,上至天子,都务必以节俭为要。

    古人云: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西谚也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今陕西大旱,百姓受灾,朕心难安。是以决定,在陕西灾情缓解之前,朕将日减一膳,停用肉食、白米,所节约之钱粮将用于赈济受灾之灾民。

    此外,要求各地官员招待同僚及上官的宴席,不得超过四菜一汤,不得征召酒乐作陪。若发现有违背者,朝廷将一律严加处理。”

    冯铨顿时受了一惊,赶紧对着崇祯劝说道:“陛下,臣愿意向陛下进献白银五千两,作为陛下减膳之费用,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陛下之龙体关系社稷安危,不可如此自损身体。”

    朱由检对着他笑了笑说道:“朕先替陕西的灾民感谢冯学士的捐助,不过朕若不身体力行,下面那些地方官员又怎么会有所震动呢?若不正己,焉能正人?”

    同冯铨的迫切劝说相比,柳敬亭却正好相反,他反而大为赞赏皇帝以减膳来赞助灾民的行为。

    无法说服皇帝,冯铨只能接受了命令退了下去。而柳敬亭却被皇帝留了下来,商议如何同林丹汗交涉的事务。

    冯铨离去之后,对着柳敬亭,崇祯显然放松了许多。他换了一个舒服些的坐姿,然后对着柳敬亭说道:“你这次前去察哈尔部,虽然也许会受些惊吓,但最终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所以柳先生你大可放心。”

    柳敬亭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在却被皇帝的话说的有些莫名所以,不由有些诧异的问道:“陛下何以如此说?刚刚陛下不是说…”

    朱由检截断了他的话说道:“冯振鹭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是骨气吗,就差了点。

    朕刚刚不过是想让他知难而退罢了,如果让他出使察哈尔部,朕担心会被林丹汗小窥了我大明,所以刚刚才夸张了些。

    朕之所以敢说你此行有惊无险,不过是算准了林丹汗不敢彻底同我大明绝交罢了。”

    柳敬亭手中关于林丹汗的消息不多,是以他依然不明白崇祯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于是再次向皇帝请教缘由。

    朱由检轻松的说道:“林丹汗在辽东不敌建奴的侵略,不得不丢下了根本之地,返回了河套故土。

    但是从沈阳传回来的消息,三、四月间,黄台吉已经击败了林丹汗留在辽河套的驻守部落,换句话说,他已经失去了辽东的根基。

    而从去岁秋到现在,林丹汗同右翼蒙古各部连番作战,虽然夺下了归化城和土默川,但是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经营这块刚刚打下来的土地。

    蒙人一向不爱积蓄,林丹汗就算搜刮了右翼蒙古各部,恐怕得到的粮食,也很难让他的部族,和新收服的部众,挨过今年的冬天的。

    不管是安抚丢掉了家园的察哈尔部民众,还是收揽这些刚刚被他俘虏的右翼蒙古部落的族民,林丹汗都需要一大笔物资。

    建奴同他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存在了,再加上建奴本身物资也不充足,他从建奴那里自然得不到任何东西。

    而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被他打的七零八落,即便是还有一些物资,也不会交给他。

    漠北蒙古的距离又太远,就算听从他的命令,物资也一时难以送到。以他对右翼蒙古各部的行动,朕估计,漠北蒙古各部也未必会再继续臣服于他。

    看来看去,他想要保证察哈尔部不因为缺乏物资而四分五裂,也只有向我大明伸手了。

    所以卿此去只要记住一件事,见面时林丹汗无论说的多好听,都只不过是他准备战争之前的谎言而已。

    只有当他在战场上被挫败之后,老实的提出所需物资的数量时,才是真正有意同我大明讲和。

    为了保留一个同大明沟通的渠道,也许他会关你几天,但是绝不会杀害你。在战争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你无论说什么,他也不会听进去。”

    柳敬亭想了想,才开口对着崇祯说道:“多谢陛下提点,臣此去出使察哈尔部,一定会保持耐心,不被林丹汗所欺瞒。”

    朱由检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蒙古人信仰喇嘛教的人众多,你去智珠、法渊两寺选一位佛法高深,愿意为我大明效力的喇嘛相随,当然要选蒙古人信仰的那一派喇嘛。”

    “臣记下了。”柳敬亭低头答应着。

    朱由检想了想又嘱咐道:“林丹汗这个人,朕不太清楚他的性格。不过他的部下未必都支持他抛弃辽东家园,跑来河套同蒙古同胞厮杀的。

    你去了之后,不妨在林丹汗的部众里宣传下,蒙古人不打蒙古人的道理。察哈尔蒙古部的敌人是夺去了他们家园的辽东女真人,不是河套的蒙古同胞和支持他们的大明友人…”

    六月中旬,内阁连续发出了几道文告,对陕西受灾地区核实情况后减免税赋,并发放赈济粮;推动陕西水利及道路工程修建,以工代赈;设立山西铁路局,计划在山西境内修建3000里铁路,招募陕西灾民,以减轻灾区赈济的压力;

    对陕西、河南、山西三地进行为期一年的粮食统一征购政策,并禁止无牌照的私人在三地收购、运输粮食出境等。

    这些文告的内容顿时让大明各地的百姓为之瞩目,对于减免田赋和赈济灾民,大家都很满意。

    但是对于所谓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及山西境内的铁路修建计划,引发了各地士绅、读书人的激烈批评。

    特别是山西及河南的士绅官员们,作为利益的直接受损者,他们迅速的行动了起来。一方面在地方发起了抵制粮食统购统销的活动;另一方面则纠集当地出身的官员上书朝廷反对这两项政策。

    对于铁路修建计划,他们只是口头批评,但是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他们则付诸了行动。比如,一些河南士绅干脆歪曲了朝廷颁发的政策,欺骗本地的百姓,说朝廷想要无偿的把他们的粮食拿走,去救济陕西的灾民。

    这些士绅的谎言顿时激起了不少地方的民变,一些河南地方的游民,干脆就趁势纠集乱民起来造反了。河南西北、西南各县都爆发了零星的农民起义。

    这些民变军显然没有打上北京城,改朝换代的想法,他们纠集乱民之后,首先攻击的就是当地的大户人家。这时候,河南的士绅们才发觉,他们搬起的石头,首先砸的是自己的脚。

    而山西的士绅们则比较精明一些,他们虽然反对粮食统购统销,但是表面上却不敢做出直接对抗朝廷的举动。毕竟山西是边镇,有一只人数众多的边军。

    且蒙古人在大同外集结兵马,似乎有叩关的意图,这也让山西士绅反抗朝廷的行动保持了自我克制,不过朝中的山西籍贯的官员,却集中火力开始弹劾以黄立极为首的内阁成员,试图阻止这项政策的实施。

    至于陕西的士绅们,对于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意见不一,除了极个别愚昧无知的吝啬财主,大部分士绅都认为,这些政策对于平息陕西旱灾带来的民变隐患是有好处的。

    但是他们担心的是这项政策在执行中会不会变了味道,成为了某些权贵的捞钱之举。如果朝廷征购了粮食,但是却不赈济灾民,而以高价出售的话,那么他们还不如自己留下粮食,以私人的名义赈济乡里。

    大部分的陕西士绅也很清楚,如果陕西饥民大起,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当地的大户,毕竟灾荒之年手中还有粮食的人,肯定不是穷家小户。陕西士绅经过激烈争论后,终于联合向朝廷上书,说明了自己担忧的缘由。

    PS:春节将至,今后一段时间的更新有可能不太稳定,万望见谅。(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纵横图绝世星魂盛少,情深不晚御极大明嫡女虐渣手册首席宠妻甜蜜蜜通天至尊校园至尊强少神武天尊弃少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