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挽明 > 第552章 唐山的兴起
  • 第552章 唐山的兴起

    作品:《挽明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京城郊外的田野上不是在忙着采摘棉花,便是翻耕土地,准备播种冬小麦。

    而北京到保定,北京到蓟州的两条铁路,除了中间的四座桥梁还没有完成之外,路轨倒是已经铺设完毕了。北京到蓟州之间倒是还好,除了泃河上无法搭建临时桥梁外,其他几处河流都先建成了临时桥梁,因此铁路运输货物只需船只中转一次。

    不过北京到保定之间,却因为三座新建大桥的缘故,不得不中转三次。不过即便是如此,保定到北京之间的交通也比以往方便了许多。保定附近开垦出来的棉田,今年的棉花收获便依赖于这条铁路北上,而不再是按照从前往白洋淀绕上一大圈,搭到运河附近南下了。

    这条铁路极大的缩短了棉花运输的费用和时间,也给当地的农户和地主带来了更高的收益。这条铁路附近的地主很快就意识到,如果到了明年,保定和北京之间的三座桥梁也完成的话,那么不仅运输的费用还有降低,就连北京-保定往来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到2-3天。

    过去从保定到北京,非得要8-10天不可。这种时间上的缩短,让保定的不少士绅商人,顿时感觉同京城亲近了不少。过去顺天府才叫天子脚下,现在保定的士绅觉得,他们同样也应该算是天子脚下。

    而从保定往南的铁路修筑,开始稳定的以3公里一天的速度推进着。这是在铁轨和筑路材料不足的状况下的速度,但即便是按照这个速度,整条铁路的修筑完成时间,也不会超过200天,也就是7个月。

    于此同时,芦台-唐山-胥各庄铁路的完成,使得唐山的钢铁和煤炭,终于可以从芦台上船直接海运了。这也使得,唐山开滦煤矿的煤炭不仅仅只供应给唐山钢铁厂,还能够开始向外地供应了。

    8月铁路通车之后,开滦煤矿的日开采量便第一次超过了西山煤矿的日产出,一举跃为北直隶地区产量最高的煤矿。相比起运输不便的西山煤矿,开平地区的平坦地形,显然更容易向外输送煤炭。

    而天津工业的发展,也很快消化掉了开滦煤矿增加的产能。内府和科学院投建的天津化工厂,正是消耗煤炭的大户。而天津城兴起的染色和皮革加工产业,也促进了开滦煤矿不断扩张产能。

    这也使得,西山煤矿出产的煤炭遭到了开滦煤矿煤炭的价格挑战。虽然在工业用煤上,西山煤炭屈居于下风,但是在生活用煤上,品质更佳的西山白煤,显然更受天津百姓喜爱。

    与此同时,唐山钢铁厂完成了第四座高炉,这座高炉每日生产的生铁数量,刚好是前面三座高炉的日产量总和,日产生铁10.8吨。这样一来,唐山钢铁厂年产生铁的数量,终于达到了近8000吨。

    这个数字在苏长青眼中看来不算什么,但却已经是以往大明年产生铁的十分之一的数量了。然而即便是华北的钢铁产能不断的扩张,市场上的生铁依然还是处于紧缺状态,生铁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49元一吨,突破到了78元每吨。

    即便是高炉炼铁的成本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35-40元每吨之间,也已经开始赢得双倍的利润了。高炉炼铁的成本,主要还是在于耐火砖方面。对比起搅拌炉,高炉的耐火砖制作成本要高的多。

    从前年开始探索制作高炉,在修建了6、7个高炉之后,钢铁厂的工匠们终于对高炉的修筑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容积12立方米,日产10.8吨,造价40000元的新型高炉完成之后,这些工匠们便提出了更为高大的高炉设计。

    这些工匠同科学院和燕京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学专家们讨论之后,认为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准,完全可以制作出一种接近理论极限的高炉。即容积21立方米,日产生铁19-20吨,造价约在7-8万元之间。

    虽然钢铁厂的主管很是担忧,这么高大的炼铁高炉会不会出现问题,不过朱由检还是批准了新式高炉的修建。而与此同时,山西、山东、湖北、安徽四地的铁厂,在铁价的飞速上涨下,都开始修建利用焦炭冶炼的新式高炉了。

    显然唐山钢铁厂修建的高炉经验,让这些铁厂的拥有者们都意识到了,一种新式炼铁方式已经出现了。这些地区的铁厂,大多是本地士绅或商人所办,原本不过是生产一些农具或是厨具之类的打铁铺。

    不过随着铁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打铁铺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新的铁器制作需求了。而生铁的冶炼和铁轨的制作,都需要极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不是从前一两个士绅和商人单打独斗就能支持下来的新生产模式。

    当然,在这种巨大的投入后,所能获得的回报,也是极为惊人的。日产生铁2.3吨的小高炉,只需要14个月就能收回所有的投资。当然这种高回报率,完全是建立在朝廷对于铁路建设的不断投入之下。

    而不管是修建小高炉的技术,还是修建小高炉所需的耐火砖等物料,现在都在内府控制的工坊之下。想要加入到这个行业的商人和士绅,显然也就必须自动的纳入到,内府规划下的工业体系之内。

    在这个工业体系之内,加入者必须要按照内府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也必须按照内府的要求收购原材料。可以说,加入者拥有的不过是投资建设工坊的产权,至于生产和经营上,都要根据体系的需求进行变更。

    一旦离开了这个体系,这个工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很难被其他人所接受。毕竟在这种体系之下,每个工坊只是某个环节的加工商。除了内府之外,没有人能够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即便是真的有人完全制作出了成品,也会因为成本高的无法同内府出产的产品竞争而破产。因此即便是铁价不断上涨,内府也还是毫不犹豫的向外界透露了,关于小高炉的一些生产能力,并开始对外授权修建新式小高炉。当然内府对于这些小高炉的造价都上浮了100%,以此抵消了在研发小高炉中,大量的资金投入。

    钢铁煤炭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除了京畿左近的多余劳动力之外,最大的一个来源,还是来自于辽东的难民。

    自从天启年间,朝廷实施“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国策以来,从后金逃回大明的的辽民,就被拦截在山海关外了。其中身体强壮者被挑选出来充实辽西的军队,而老弱则被辽西将门充为军屯的辅兵。

    这种政策的实施,最终只造成了一个后果,辽西将门的实力急剧增长,渐渐有了军阀化的趋势。成为军阀的条件,一是要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二是要有一块能够养活军队的根据地。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政策实施之后,山海关外的区域等同于被人为的划出了一个军事管制区,而辽西将门成为了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从某一种方面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等同于是朝廷亲手扶植了辽西将门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从后金千辛万苦跑回大明的辽民,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帮助,反而成了这些辽西将领充实军队和用于屯田的奴隶。辽西将门实施的军屯和女真人的包衣制其实没有什么差别,相比起来也许还是做女真人的包衣舒服一些。

    毕竟做辽西将领的奴隶,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做女真人的包衣,还有机会去劫掠明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因此辽人守辽土政策实施之后,从后金治下逃回辽西的汉人数目顿时大为减少了。

    事实上,这一政策只有前半部分能够勉强实施,而后半部分不过是糊弄下皇帝而已。不管是孙承宗还是袁崇焕这些主战派,他们的进攻策略就是从广宁城修建堡垒,想要一路修到沈阳城下。

    辽西走廊虽然是一片适合于耕作的滨海平原,但是这里的土地已经大都被辽西将领们所占据,剩下的土地产出,连军队的口粮都解决不了,谈什么修建堡垒群呢。因此最终还是要从关内调运大批的人手和物资到辽西。

    不过这一政策随着魏忠贤解除了袁崇焕的职务之后,就已经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毕竟这一政策实施的年头还不久,辽西将领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军阀。而朝中大臣们也并不是完全都支持这一政策的,毕竟朝中大臣们也有各自的利益需求,不可能任由支持辽西将领的官员们占有整个国家结余的财源。

    不过崇祯登基之后,并没有全面清算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也就没有让东林党人全面主持朝政,也就没有如曾经的历史一般,让袁崇焕有机会玩什么五年平辽的把戏。

    辽西将门失去了朝中官员的支持,接下去朝廷又废除了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也就使得辽西将门的势力并没有如曾经历史上一般,急剧膨胀起来。

    而崇祯废除了辽人守辽土之策,并极力迁移关外难民入关或是济州岛、台湾岛等地,不但极大的减轻了朝廷对于关外养人的负担,还打击了辽西将门军阀化的趋势。煤铁业的发展,更是招募了大量辽民中的青壮,使得朝廷开始重新掌控了对于辽西军队的约束权力。(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纵横图绝世星魂盛少,情深不晚御极大明嫡女虐渣手册首席宠妻甜蜜蜜通天至尊校园至尊强少神武天尊弃少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