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二五章 大军压境(一)
  • 第二五章 大军压境(一)

    作品:《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高旭一直难以理解,以高老头这般无可救药的猥琐,如何生得出一个算得上一表人材的儿子来。

    对于高老头这种像公鸡一般嚣张的自我标榜,高旭也禁不住替他脸红一下。高旭曾想起他的那封家书,一直以来,在高旭的印象里,这个高成仁想必是个固执的老夫子而已。那知这个高老头比农民还农民,不对,是比渔夫还渔夫,因为他身上带着一股冲鼻的海腥味。

    无论如何,高旭只得开始进入这个渔夫之子的角色,为了避免让高老头感到自己的异样,高旭装作大病初愈的模样,少说多看。

    高老头那种以子为荣的自豪感所带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又哭又笑道:“旭儿,昨晚我收到程老儿的急信,说你反清了,举义了,还杀了数千清兵,取得了大胜仗。当时我出海归来,还道是程老儿开我玩笑。我本以为以你的性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等大事来,那知一路行来,人人都在说你夸你呢。”

    高旭苦笑一下,这高老头还有自知之明,如果按以前那个混吃等死的浪荡儿子,自然绝不可能。一旁的程璧道:“高老头,这等大事,我怎么能骗你。”

    高老头嘿嘿道:“是商九分奸,你骗我的还少么?”

    程璧是典当商,高老头是海盗兼海商,平日俩人做起生意来都是尔虞我诈的。彼此之间从来没有信任之说。对于程璧的突然来信,高老头自然以为程璧噱人的。那知连夜高老头又收到江阴城陈明遇陈典吏的急信,说高旭在大捷之后得了急病,郎中们束手无策。高老头这时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深夜就往江阴赶来。

    不过看着高旭的气色虽然不太好,但不想得急病的样子,高老头不由问道:“旭儿,你真得了急病?”

    高旭只得点点头,道:“嗯。”

    高老头不信道:“那咋的一夜之间好了?”

    高老头的疑问让程璧以及书生许用都很奇怪,昨日他们都看了高旭奄奄一息,心跳全无,那知一夜之间,高旭又活灵活现了。高旭没有解释,只是微微笑笑,道:“不知为什么,只是好了。”

    这时,小芸娘笑吟吟地奉着热茶,揭开帐门,风情万千地走到高老头跟前,道:“高伯伯请喝茶。”

    高老头一愣,暗想这是哪个尼姑庵里跑来的小尼姑,怎么狐媚得连佛祖也要动心啊。小芸娘当初为了混出怡红院,不惜剃了满头秀,所以高老头误会她是尼姑来着。小芸娘拍着心口道:“是啊,昨天高大哥突然得了急病,我也是急极了。如果高大哥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一般女子自然不会像小芸娘这般**裸地当众表白心意,但她不仅在神色上没有任何故作之态,落落大方,而又流露出一股真情实意来。高老头听罢,又是嘿嘿一笑,道:“好,很好。旭儿有福了。”

    高老头又瞧了小芸娘一眼,突然觉得她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她一般。略作一想,高老头浑身一震,竟是不可思议地指着小芸娘,有点结巴地道:“你是小芸儿?!秦淮的小芸儿?”

    大约五年前,高老头看中了秦淮河边上某个妓楼里的一名妓娘,曾想把那妓娘赎出来,只是代价实在太高,小气的高老头总是舍不得出那个钱。每次风流之后,往往许诺下一次一定要把她赎出来,但下一次还有下一次。直到有一天,那名妓娘为了高老头拒客,竟被某个恩客打残了。不等高老头见上一回,就一命呜呼了。而小芸娘那时叫小芸儿,正是那个妓娘的干女儿,刚被拐卖到秦淮河三年。妓娘死后,小芸儿也辗转到别的妓楼。高老头自然寻她不着。

    高老头又是忍不住老泪纵横,满脸是愧疚之色,一边向众人说起与小芸儿相认的来历,一边对高旭道:“旭儿,当年我有负小芸儿的干娘亲,你千万别再负她了。真是天见犹怜啊。”

    小芸娘也是含着满眶的热泪,道:“高伯伯,你放心,高大哥对我很好。”

    高旭静静地看着小芸娘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以及她再遇高老头的喜悦,心底不由得暗道,装,你就使劲地装。当小芸娘走进来第一次看到高老头的时候,高旭就感到到她脸色的异样,以及她眼底的那一丝恨意。当时,高旭不知她的那丝恨意来自何处,但听了高老头的故事之后,高旭就明白了。

    在一番闲聊之后,高老头终于从纷乱的思绪回复过来,对程璧问道:“程老儿,听说你把所有的家产都捐了?”

    程璧点点头,道:“皮之不存,毛何附焉。高老头,如今江阴形势危急,身为江阴人,你总要出一份力吧。”

    高老头闪烁着目光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你也可道,这些年海上的生意不太好,日子也难过啊。”

    这高老头把江南的丝绸茶叶运到辽东,朝鲜和日本,虽然风险大,但利润高,日子过得不知多滋润呢。高老头怕程璧要他捐款,马上就先行推脱。程璧知道高老头的德性,也不点破,不过他不是要高老头捐钱,而是借着高老头的人脉搬救兵。

    程璧道:“高老头,不是要你捐钱。江阴城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再加高贤侄送进大批钱粮入城,还有从清兵获取的大批兵具器甲。所以钱粮在城里不缺,缺的是援兵。听闻在崇明,义阳王拥兵十万,兵强马壮,你只要搬来援兵,就是对江阴最大的援助了。”

    高老头先是听说高旭送了大批钱粮兵器入城,不由看了高旭一眼,嘴角一阵不自主的抽搐,暗想你有钱粮怎么不给老子?之后又听说程璧要他搬救兵,嘴角又抽搐得更厉害了。

    程璧同高老头打交道多年,就知道高老头抽搐的嘴角如同抖动的算盘珠子一般,又道:“如今高贤侄高举义旗,反清复明,杀敌数千,江阴人一提他就赞不绝口,人人都说高家的风水了。高老头,虽然你举家迁到了崇明,但别忘了你的祖坟还在江阴的君山上。你素来以孔孟之道自律,现在其子高取义算是取义了,可其父高成仁成不成仁呢?江阴的父老乡亲现在是举目以待啊。”

    高老头喃喃着诸如君山,祖坟,光宗耀祖之类的词语,目光越放起光来。但到最后,眼里的那丝热切还是冷了下去,苦笑地对着程璧道:“程老儿,不是我老头子骗你。这崇明的形势你不了解。所谓雄兵十万,不过是几千南明水师的残兵败将逃到崇明上,奉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周定王七世孙为义阳王。以我看来,根本只是一个笑话而已。那些残兵败将们正挖空心思搜刮当地,要他们来救江阴,根本不可能。再说,他们如果有援的决心,就不可能逃窜到崇明岛上活一天混一天了。而且这些天,义阳王为了搜刮钱粮,竟兵到福田港,向常熟人索粮。”

    程璧啊了一声,愕然道:“有这等事?”

    高老头叹了一口气道:“是啊。那些败兵比海匪还狠,弄得崇明乱七八糟。”

    程璧失望之余,无言以对。

    隔了一会儿,高旭道:“不管有没有救兵来,我认为江阴现在必须开始自救。”

    一旁的许用道:“高兄有何高见?”

    高旭瞧了许用一眼,微微点点头,道:“高见谈不上。清廷大军数日之内必定兵临城下,江阴城内必须在围城之前疏散。”

    许用摇摇头,道:“疏散?往哪里疏散?常州,无锡,剃令一到,满城无汉巾。常熟,昆山,嘉定,这些城民也誓不剃,但他们自顾不暇,跑到人家地头,还不是要面对清兵的屠刀?再说,头可断,不可剃。如果我们江阴人怕死,早就剃了。不剃,不苟活,江阴没有懦夫。任鞑子提兵十万来犯,我江阴人共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听了许用一番话,高旭不由无语。这个许用虽然是个书生,但有着典型的江阴性格:执着,坚定和不屈。高旭暗叹一声,算起来,扬州十日是上个月的事,那嘉定三屠马上就要生了。而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惨剧生。他能做什么?他穿越来到明末不过十来天,他就想做些什么,也没有时间让他去做。

    高旭神色凝重地道:“如果陆路无处疏散,哪水路呢?崇明岛如何?只是仓促之间找不以那么多船只。”

    高老头听罢,拍着胸口道:“旭儿,你这是什么话,你不知道你爹爹是干什么的?只要给我一天时间,我就能凑出二百艘来。”

    高旭还真不知高老头这个便宜老爹干的是海盗的买卖,一听他的话,不由眼光一亮,不相信地问道:“真的?”

    高老头豪气地道:“那是自然。”

    高老头本有一百来只货船,再向崇明的本地商户凑得几十只,完全能在一日之间做到。这可花不了高老头几个钱,又有营救江阴的大义名份,高老头自然积极参与。

    许用听了却是没有丝毫喜悦之色,又是摇头道:“不行,我们江阴人怎么能够做逃兵?”

    高旭正言道:“许兄,这不是逃。总有一天,我们会杀回来。”

    程璧接口道:“江阴有城民十数万,不是说走就走的。再说,如今众志成城,如果一说走,人心就散了。”

    这时,一直立在高旭身侧的小芸娘突然道:“江阴人先反抗剃令,高举大明中兴旗帜。义字当头,怎么能不战而逃?当年在高阳城,鞑子围城如铁桶,我爷爷领着全城兵民血战到最后。当时爷爷就说了,一城不守,何以守天下?扬州城守不住,以至鞑子屠城八十万,江南闻之色变,接着南京不战而降,随后大明半壁江山轰然倒塌。设想一下,如果扬州守住了,会怎么样?至少我们汉人还有一半的天下,也不至于现在要剃易服,可恨的鞑子要绝我汉人数千年之传承。”

    小芸娘鼓动人心的话语响彻整个营帐,让众人不由对她刮目相看起来。唯一例外是高旭,他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这个小芸娘在干什么?她在高阳之战中家破人亡,如今又要怂恿江阴死战。小芸娘言辞激进,虽然说得昂扬,但都只是假设而已……只是她那句一城不守,何以守天下的话说得掷地有声,高旭一时之间找不到说辞反驳。这也是他第二次听小芸娘说起这句话。

    小芸娘又道:“想想看,江阴是倡保留汉族冠的,如果守住了江阴,这会给天下汉人以多大的希望?江阴城既然能在平地一惊雷,以头可断,不可剃昭告天下,怎能逃到崇明岛上苟且偷安,这不是让天下人嗤笑么?我再说一遍,一城不守,何以守天下。守住了江阴,就是守住了我们汉人的脊梁!”

    小芸娘说罢,转过头,直视着高旭,目光透着一股热切。

    高旭瞪了她一眼,这个小芸娘已经让仇恨蒙住了双眼。她那句“守住了江阴,就是守住了我们汉人的脊梁!”,高旭很赞同,但高旭明白,江阴是守不住的。不论是现实中的形势,还是历史都告诉了他这点。高旭明白这小芸娘对自己的期望很大,她希望自己进入江阴守城,如果成功,那声名便会如日中天。但高旭知道她的期望不切实际。他穿越而来,就是为江阴城添上一具尸体的么?自然不是。

    高老头听小芸娘提起她爷爷,不由问道:“小芸儿,你的爷爷是……”

    小芸娘眉宇一扬,道:“高伯伯,我的爷爷是关宁督师,兵部尚书孙承宗。”

    这个时候,小芸娘知道,摆明了自己的身份,就会更添加自己话语的份量。

    许用听了小芸娘是孙督师之后,不由肃然起敬,道:“孙小姐说得有理。一城不守,何以守天下?我们江阴人誓与城池同存亡。”

    高旭告诫地看了小芸娘一眼,对许用道:“我认为,可以留下青壮守城,撤出妇孺儿童。无论如何,得为江阴留下一些忠烈的种子。”

    程璧和许用俩人皆是无语,高旭又道:“没有多少时间了。必然赶在清军围城之前撤出妇孺。程伯伯,许兄,你们俩人现在回城,准备撤离事宜。爹……爹爹,你马上回崇明,准备船只。我在三官殿居中调度。”

    许用道:“对于撤离事宜,我们要回去商议一番。”

    高旭看了许用对撤离不以为然的神情,一边对他的大无畏着实敬佩,一边又重语道:“许兄,死很容易,但活下去才有希望。”

    高旭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又想了对酸菜。对酸菜,他也这样说,但酸菜却是不相信。因为酸菜认为活着看不到希望,所以,酸菜舍命了。高旭害怕江阴城里的十万江阴人正如十万个酸菜一般。尽管历史上证明了这点,江阴城破时,人人以先死为幸。

    高旭又对许用正言道:“给你们孩子报仇雪恨的权利,也给江阴这个热血之地保留一些种子。”

    由于时间紧迫,众人分别得事。高老头胸中充斥着巨大的使命感,不要他出银子,也不要强他所难搬救兵,只要他凑足几百只船,就能获得名声,这桩买卖对高老头来说着实划算。

    许用回城了,他要把高旭安排撤离的计划带回去。临行之时,高旭对许用道:“还有一事,我听闻阎应元阎大人智勇双全,守城之事,还需阎大人坐镇。”

    小芸娘听高旭如此推崇那个阎应元,不由眉头一皱。高旭对阎应元的推崇,听在小芸娘耳里,这种推崇好没由来,除非是高旭找个人来推脱他的守成之责。在小芸娘的想法里,江阴之战,天下瞩目,如果高旭能主事江阴,必定名誉天下。只有高旭成长为参天大树,她这株依附在树干上的藤萝才能一览众山小。

    许用点点头听罢,道:“陈大人曾拟请阎大人入城,只是顾守备百般挠阻。”

    高旭哦了一声,没有再提。

    程璧没有回城,他又搬救兵去了。崇明指望不了,他打算去苏州。因为听说吴淞总兵官吴志葵领着水师攻打苏州。高旭心底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江阴之战中,根本没有多少人马来援。那个吴总兵最后也兵败被俘了。但这时,高旭又无法阻止程璧的求援。看着他义无反顾的背影,高旭的眼眶里又有丝湿意。

    让风吹干了眼,高旭回过身,冷漠地看着小芸娘。

    小芸娘也卸去了一直以来穿在高旭面前的温柔外衣,与高旭对视着。

    ※※※※※※※※※※※※※※※※

    天亮时分,十里相邻的乡民向舍桥赶来,昨日的舍桥之战已传遍了整个江阴。

    后来的乡民打算一边搜罗战场上遗落的兵具器甲,一边打听着昨日乡兵与清军大战的细节,以及有着传奇色彩的高旭高取义。但一走进舍桥的村口,便听到一阵撕心的嚎啕。

    那是某个男人的嚎啕。

    悲情犹如烈风刮在荒漠般刻骨,哀伤又如骤雨击在沙石上四溅。

    对于失去亲人的哭泣,乡人已是听得麻木了。但一个人哭得如此响彻云霄,哭得如此惊天动地,也难得一闻。好奇者沿着哭声来源赶去,却见一处沟渠上,一个堂堂七尺男人抱着一个年轻女子正哭得像个孩子。

    在场的所有人没有嘲笑那男子的懦弱。因为没有人不认识这个男子,也知道他绝不懦弱。徐玉扬,一个普普通通的江阴汉子,白天在沙场上流着血,晚上却是肆无忌惮地流着泪。

    昨晚,徐玉扬通宵无眠地搜寻舍桥的每一处角落。让清兵荼毒过的乡女村妇几乎漫山遍野。每当他翻起一个女子的尸体时,又是希望,又是恐惧,他怕翻起的是自己的妻子。到了黎明时分,在这个沟渠里,他终于找到了妻子。于是,让人听了悲伤欲绝的悲嚎从沟渠之中升腾而起

    他有铁骨,他也有柔情。没有人因为他的哭泣而看轻他。徐玉扬的武勇人皆所知,这些日来,死在他手里的清兵没有几百,起码也有几十。这样的一个铮铮汉子是个性情中人,他对妻子的爱护甚于自己。

    没有人劝他,男人们在一边默哀,女人们在陪着他哭。这种失去亲人的悲痛,劝也没有用,而且这种痛哭几乎在场的每个人都有过。

    当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的时候,徐玉扬抹干了眼泪。他抱着妻子,走出沟渠,把妻子埋在后山的大樟树下。然后,坐在坟前呆。遥想着当日与妻子的点点滴滴。

    到了中午,几个乡兵急冲冲地跑进村口,大声叫道:“鞑子来了!鞑子又来了!”

    突然某处传来一声巨吼:“来得正好,待我去杀个痛快!”话声一落,众人看过,却是愣了半天的徐玉扬。他那豪迈的气概一下子让乡民们定下神来,只听徐玉扬又喊道:“是爷们的随我去杀鞑子!”

    自古江阴皆热血之地,乡民们听了徐玉扬的壮言不由得斗志昂扬,留下杀敌的青壮一下子聚集了三千多人。这些都是附近乡村里的乡兵,他们昨晚听了舍桥大捷的传言,大部分是抱着长见识的心理来的,如今听了徐玉扬大声疾呼,更是热血沸腾。

    徐玉扬让所有的妇孺先走,领着三千乡兵离开村庄,向清兵的来路杀去。

    走过数里,众人翻过一个山坡,伏在山林里,只见一百多清军沿着官路悠然而来。想起亡妻破家之恨,徐玉扬胸中似乎焚烧着一股热火,他举起大刀,怒喊道:“杀啊!”

    徐玉扬一人当先,领着三千乡兵从山坡上气势如虹地杀下来。

    那队清兵遭到乡兵的伏击,前后两路皆被乡兵所断,只得仓促应战。乡兵们都是打算留不留头的汉子,人人身上背着血海深仇,所以,一百多清兵一刻功夫就被乡兵狙杀得一个不留。

    徐玉扬命人打扫着战场,两天两夜没合眼,他的体力已是疲惫不堪,但他的精神却因为一番痛快淋漓的杀戮而亢奋不已。一个看哨的乡兵又惶急地跑来喊道:“鞑子……鞑子又来了……”

    徐玉扬听罢,提起战刀,豪气万丈地道:“慌什么,来多少,杀他娘的多少!”

    那哨兵结结巴巴地道:“徐大哥,你……你去看看先……”

    徐玉扬见了那乡兵如此胆寒,不由皱着眉道:“你的胆子给狗叨走了?”

    徐玉扬说罢,爬上山坡,举目望去,却是一下子怔住了。

    视野所及,一片血红。

    那是清兵的红樱帽叠叠层层铺成的血红,犹如一股血海一般弥漫而来

    相关推荐:三国之北汉现代奇门遁甲青楼探花跨越时空的婚姻医冠禽兽机械村庙火影日向传亦筝笙至尊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