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玄幻 > 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 > 第三十四回荷比两国同时陷落英法军队敦克撤退
  • 第三十四回荷比两国同时陷落英法军队敦克撤退

    作品:《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

    第三十四回荷比两国同时陷落

    英法双雄敦克撤退

    夹在英法与德国之间的中欧小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特别害怕招致希特勒的惩罚。一有机会就郑重声明,“本国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坚定决心”,幻想通过严守“中立”来消灾避难。因此,在开战之前,它们一直顽固地拒绝与英法进行任何有关联合防御的商谈。

    荷兰的主要城市、工业中心和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马斯河、伐尔河与莱茵河条大河之间。荷兰军队有5万人,编为8个步兵师、1个轻装师和一个特别师,部队总体装备较差,缺少训练。早在199年以前,荷兰便做出决定:一旦遭到德国的入侵,就放弃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国土,退守盖尔德与乌德勒两省交界的格莱伯一线阻击敌人,然后退到老荷兰-“荷兰要塞”去。用传统的放水泛滥的办法,阻挡德军的进攻。

    1940年5月10日,德国不宣而战,发动进攻之前,荷兰已经通过驻柏林武官,获得了德军即将入侵的消息。估计到德军可能空投伞兵,便提前在机场和公路上设置了障碍物。然而,荷兰的防御准备远远不足。德军伞兵虽然未能一举占领荷兰王宫,但却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海牙近郊的个机场,并在鹿特丹、穆尔杰依克、多尔雷德赫特等地,成功地构筑了工事。

    马斯河上的两座桥梁也轻易易手,落入身穿荷兰军装的德国伞兵手中。滑翔机、运输机和降落在伐尔河上的水上飞机,不断运来德军增援部队。大兵压境之际,荷兰军队一触即溃,仓皇放弃江河障碍,退往“荷兰要塞”。

    5月1日,德国第18集团军的装甲师开始向“荷兰要塞”发起进攻。当日,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授权荷军司令,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投降。然后便携同大臣们登上一艘英国驱逐舰,去了英国。

    5月14日,德军要求鹿特丹投降,荷兰军队拒绝了德军的最后通牒。随后,鹿特丹遭到德军轰炸,风助火势,整个城市中心陷入一片火海,5000多栋房屋被毁,上千人死亡。

    尽管荷兰政府大声呼救,然而,战前盟军方面没有预案,突然间受到德军的猛烈攻击,英法联军的援军一时难以赶到,至5月15日上午,荷军指挥部下令停止抵抗。

    比利时的情况也很危急。5月10日,德军进攻前夕,比利时军队有65万人,编有18个步兵师,其中6个正规师,另有个摩托化骑兵师、1个重炮师、个阿登山区猎兵师和个战斗机团,186架飞机。但没有坦克和防空设备。

    自190年起,比利时已经做好打算,一遇战事便撤退到安特卫普至那慕尔一线。因为这里是最短的防御线,可以保卫“国家堡垒”。比利时人称这条防线为“KW线”,名字取自防线两端的两个村庄克林斯霍特和瓦福。

    5月10日,比利时投入1个师扼守阿尔贝运河,6个师保卫“KW线”。阿尔贝运河宽60米,两岸陡峭,是一道天然外围防线,可以掩护整个比利时国土。如果阿尔贝运河防线突破,比军将全部撤到“KW线”和“国家堡垒”中去。

    在比利时防御计划中,另外分出1个骑兵师和1个轻步兵师组成“K分遣队”,负责炸毁阿登山区的道路和桥梁,然后撤回马斯河,进入“KW线”上的阵地。而阿登山区正是德军预定的主攻地段。

    5月10日,比利时的“K分遣队”执行了爆炸任务之后,不等法军赶来接管阵地,便匆忙撤退了。当法军开到这里时,发现他们前来增援的友军已经走掉了,士气受到很大影响。比利时军和法军不仅高估了阿登山脉的防御价值,友军之间缺乏有效合作,也为德军创造了轻松突破的便利条件。

    比利时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阿尔贝运河防线,也被德军空降兵轻松突破。阿尔贝运河上有座重要的桥梁,比军设置了严密的防御,预先埋设了地雷,桥梁附近还有一座高出运河10米的钢筋混凝土炮台。该炮台配备有4个装甲炮塔、4个暗炮塔、1个反坦克炮阵地和大量机枪巢,守军100人,炮台内储备了可供0个昼夜使用的粮食和弹药。

    5月10日拂晓,00名德国伞兵冷不防从天而降,居然将阿尔贝运河上的两座桥梁毫发无损地占领了。火力威猛的炮台也同时受到85名德军伞兵的突然袭击。原来,这些德军伞兵事先早已采用大小相同的模型演习过多次,无怪乎他们干得如此准确和迅速。事后,比军又被德军在战线后面投下的假伞兵所迷惑,既没有去收复桥梁,也没有去救援炮台。到5月11日清晨,阿尔贝运河上的桥梁和附近的炮台都落入德军手中。

    5月1日,按照预案,前方比军放弃马斯河沿岸阵地,冒着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撤入“KW线”阵地。法国第7集团军的几个机械化师也匆忙赶到,进入了比军左侧阵地。英国远征军也占领了比军右侧的野战阵地。

    5月1日,盟军与德军在日昂布鲁打响。法军远道而来,在坦克方面又处于劣势,情报不灵,空军支援也不足,因此战斗打得十分吃力,但还是顽强地坚守了阵地。直到5月15日,德国仍被阻于卢万和日昂布鲁两地。

    然而,就在同一天下午,盟军接到了脱离战斗的命令。因为德军主攻部队,已经在色当隘口突破了法军防线,先头部队正向英吉利海岸方向扑去,在比利时作战的盟军有被德军从南面包围的危险。

    此时,法国总参谋部才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并不是比利时,而是色当地区。于是急令进入比利时的盟军火速撤回法国。

    5月16日,当新上任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听到战局不利的消息,急忙赶到巴黎,询问甘末林将军:“你们的预备队呢?”

    甘末林将军回答说:“没有。”

    接着,甘末林将军狠狠攻击东北方面军司令乔治将军,认为后者应该为这一失职负责:“我万万了没有料到,一个防守500英里战线的总司令,手里竟然会没有一支主要突击部队!”

    在法国诺尔省有一座港口小镇敦刻尔克,濒临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大陆去英国本土最短海路。公元4世纪初,敦刻尔克是滨依沙滩的渔村。7世纪传教士在此建起圣埃卢瓦教堂,渐成市镇。由于敦刻尔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历史上曾是西方列强争夺的一个主要地区,然而真正使这座濒海小镇著名于世的,却是正在进行的这场战役。

    5月15日,德军突破马斯河之后,法国政府惊恐万状,在被突破的地域,法军第9集团军向西溃退。古德里安指挥德军先头部队,不顾上峰要求等待步兵跟进的命令,继续快速向西推进,直赴英吉利海峡。

    5月16日,古德里安的部队抵达马尔和蒙科内,遭遇仓促编成的法国第4装甲师的阻击。该师师长是前一天才上任的夏尔.戴高乐上校。其实这个装甲师只有个坦克营,缺乏运输工具,步兵也没有跟上来,昨夜刚摸进阵地,有些坦克因为不明地形陷入泥沼。激战到傍晚时分,第4装甲师两侧受到威胁,被迫退出战斗,撤往拉昂以北集结点。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只能退守埃斯考河防线,那儿有9个英国师中的7个师层层把守。德军进入布鲁塞尔和康布雷,并且绕过圣康坦。5月18日,德国装甲师包围了亚眠。

    溃退中的法军第9集团军,在5月18日晚落入德军虎口,全军覆没,司令被俘。德军在圣康坦附近击溃了法军的几支掩护部队,再往西就没有盟军的主力部队。至此,德军越过阿登山脉、突破色当隘口、马斯河防线,一路向南、向西,进逼英吉利海峡,已将盟军在比利时的部队与法国南部的部队拦腰切断。

    德军装甲部队的矛头,威胁到英国远征军交通线。很明显,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英吉利海峡各港口。此时,法国最高统帅部已丧失了决策能力,同时也缺乏后备力量,对迅速扩大的德军楔入阵地展开反攻。

    5月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兰、比利时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来海峡,阻止英军的增援。英法盟军近40万大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

    退守敦刻尔克的盟军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盟军最高统帅部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被围困的数十万盟军向南、向北向东,都不可能了,坚守防御阵地的结局也只能全军覆没,现在只有一条生路,就是迅速集结一切能调动的船只,开赴敦刻尔克港口一带,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出陷入重围的将士们。

    被围盟军指挥官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勋爵,他第一次拨动向海岸撤退的心思,是在5月18日午夜。19日,戈特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开始规划退却事宜。初步计划把整个英国远征军组成一个方阵,全部向最近的法国港口敦刻尔克调动。

    戈特坚信法军将被打垮,而他的当务之急是,把数十万英国弟兄带回去,他们是英国唯一训练有素的部队,也是赢得最后胜利的本钱。在这方面,戈特甚至比英国战时内阁想得早。

    5月0日晨,英国内阁举行秘密会议,讨论远征军从大陆撤退计划。首相认为,作为预防措施,海军部必须收集大量小型船只,并使其作好出航进入法国海岸港口的准备。这是在对盟友法国人保密的情况下,英国着手准备的。

    当法国军队在索姆河一带浴血奋战,并准备在法国北部康布雷方向实施反突击的时候,戈特竟把几个英国师撤至格拉沃利讷-圣奥梅尔一线,其目的是掩护预定从那里撤退的英国远征军。

    5月日清晨,丘吉尔由副总参谋长迪尔将军陪同,再次飞抵巴黎,在万塞讷城堡举行秘密会。

    法国总理雷诺仍然指望“怪事”拯救法国。但没有发生类似1914年“马恩河怪事”(当时俄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拯救了巴黎)。在万塞讷会议上,雷诺主张批准伊珀尔会议通过的“魏刚计划”,但这里充分暴露了丘吉尔的伪善面目。5月日,当戈特的军队向敦刻尔克撤退时,丘吉尔致信雷诺,坚定地正式表示,要求雷诺“立即执行魏刚计划,以便转败为胜”。“时间就是生命!”丘吉尔喊道。

    丘吉尔将其致雷诺的这封信的复印件给戈特将军。戈特非常理解丘吉尔的外交手腕,他要求伦敦给予解释,结果得到毫无疑问的回答:英国总参谋部没考虑什么反攻。

    所谓“魏刚计划”,是在魏刚取代甘末林成为法军总司令之后,5月1日在伊珀尔举行盟军代表会议上,通过的英法军队突破和汇合计划。其宗旨是从南、北实施两面突击,以击溃突入之敌,促使盟军被切断的两个集团军会师。按照计划,英法盟军以0-40个师的兵力,由北面对巴波姆和康布雷实施突击,他们必须以战斗打开向南的通道,并击破德军突入的坦克部队后,同经过亚眠向他们方向冲击的弗雷尔将军的法国集团军群会师。

    5月4日,丘吉尔收到雷诺的密码电报,电报抱怨说:“您来电称,您给戈特将军发出指示,要求继续执行魏刚计划,但现在魏刚通知我说,当我们由南运动的军队顺利向北推进的时候,英国军队却自作主张,从本应向自己的盟友汇合的地方,转向港口方面退却40公里,英军此举,是对魏刚将军今晨批准的正式命令的直接破坏。”

    英军在敦刻尔克的撤退,破坏了恢复间断战线的计划。后退的英国远征军的处境非常严峻,在5月4日前,英国远征军得救的希望是非常小的。

    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被挤进从大海伸展进来的一条内陆走廊里,纵深100公里,宽只有4-0公里左右。大部分英军集中在离敦刻尔克70公里的里尔,法军在其南面。在走廊东面,落入陷阱的盟军,面对博克庞大的B集团军群;在西面,他们面对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群的坦克。“现在唯有奇迹才能拯救英国远征军。”这是英国远征军第军军长布鲁克上将在日记中的记载。

    但奇迹真的发生了,5月4日,希特勒在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部,听取战区司令龙德施泰特将军汇报,紧急命令德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希特勒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叫停”,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各种解释都有,历史学家们分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说希特勒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担心坦克部队陷入佛兰德的沼泽地,有必要保存坦克师的实力,以备随后用于法国南部的战役;二是说一向喜欢吹牛的戈林向希特勒保证,他的空军可以单独解决敦刻尔克和加莱港。

    本人认为,希特勒突然“叫停”,应该与魏刚计划有关,当天,魏刚计划正式实施,英法两国百万军队集结在这一狭小区域,虽然被击溃,但对于训练有素的英法两国军队来说,其集结能力和战斗力还是令希特勒不敢轻视。尤其是德军机械化部队迅速突破,其后方和侧翼都处于不安全状态,应该说到处都存在着隐患。因此,应该认为魏刚计划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突破德军包围圈,在偏南重新组成新防御体系是有可能的。当然,正如斯大林所说的名言: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希特勒的“叫停”,使得德军坦克部队将领十分沮丧和失望,古德里安不禁失声长叹:“敦刻尔克已经在望,我们却被命令停止前进!德国空军在进攻,我们却袖手旁观着。我们眼睁睁看着由各种大小船只组成的舰队,把英国军队撤走。”

    5月5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放弃了魏刚计划,与代替比约特指挥的第1集团军群的法军司令布朗夏尔,共同拟定了一个防守敦刻尔克计划,彻夜赶修滩头阵地上的工事。英国陆军部同意戈特的行动,批准他“与法军和比军协力向海岸行动”,并且紧急集中大大小小的海军船只,随后告诉他说,今后的任务是“尽可能撤出最大数目的军队”。

    5月6日,希特勒发现海岸附近运输船只活动频繁,连忙下令德军从西面和南面恢复进攻。但是已经迟了三天。进攻遇到了困难,英军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了防御力量,布置了三个步兵师和大炮,挡住了德军进攻。在包围圈的南端,据守加莱港的英军在断壁残垣中拼命抵抗,让援军及时赶到格拉夫林的水堤阵地,利用河渠纵横,洪水泛滥挡住了德军的坦克。

    5月6日,英国海军部发出通知,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这是敦刻尔克撤退计划的代号,数以百计的业余水手和游艇主人驾船从英国南部、东南部的江河和海湾赶来,拖轮、驳轮、货轮、汽艇、快艇、渔船、客轮,形形色色,大小不一。

    从敦刻尔克到多佛尔最短Z航线,位于德军大炮射程内,另一条较短,只有88公里长的X线为英国布雷区,只有折返的Y航线可用,全程至少140公里,每次需要5个半小时,而不是Z线的小时。

    5月7日,比利时投降。盟军处境更加不利,驶入敦刻尔克的船只必须与海岸平行一段时间,这一段水流湍急,暗礁四伏。戈林的飞机整天在敦刻尔克上空呼啸,地上火光冲天。德空军投下了1.5万枚炸弹,万枚燃烧弹。码头被炸成乱石堆,只有100米长的东堤可供救援船只用,堤面狭窄得只能供人并排通过。

    英国空军将每一架可用的战斗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上空的战斗。驱逐舰在这次行动中正式作为运兵船使用,在枪炮、弹药、深水炸弹中间挤满兵员,压得船身倾斜,高速驶过弹雨如注的海面,同时还要开炮还击德军。

    在陆地上,最吃紧的是北面,德军穿过比军溃败后留下的缺口压过来,蒙哥马利将军命令,将600辆军车外壳涂上发光油漆,用小灯照着,在拐弯处留有宪兵指挥,迅速完成了58公里夜路撤退。

    5月7日,仅仅撤走了7669名英军,5月8日,撤走了1.78万人,原定这两天撤走4.5万人,结果只有.4万人撤走。

    5月9日,仍有0万英军坚守防御圈。这天英海军部采取紧急措施,将伦敦泰晤河口所有船只调集参加抢运,东堤个人一排以每小时1000人的速度向前蠕动,下午,德施图卡轰炸机前来,因无战斗机掩护,不得不只留下15艘驱逐舰继续作撤退用。当天共营救出4.7万人。

    这天,丘吉尔电告雷诺总理:希望法军在可能范围内分享撤退机会,法军不计其数的车辆一齐涌入防御圈,戈特拨了梅洛沙滩和艘大船供法军使用。

    到5月0日,英国远征军已经全部撤退到环形滩头,而阵地则完全由法军负责保卫。此时,已经有1万英军回到了英国,法军仅仅撤走了6000人。5月1日,戈特将军也离开了法国,留在敦刻尔克的英军只剩下个师,6月日深夜最后一批英军也登船撤走了。

    6月4日清晨,德军攻占敦刻尔克,4万法军被俘。在6月4日下午时分,英国海军部在法国同意下,宣布“发电机”作战计划完成。经过8天8夜的渡海撤退,总共有.86万名英法士兵(其中有少量波兰军队)逃离虎口。其中包括英军万人、法军11万余人。

    在这次撤退中,英国有40艘船只被击沉,106架飞机被击落,远征军丢下了100门大炮、150门高射炮和反坦克炮、6400支反坦克枪、1000挺机枪、75000辆摩托车辆、6000辆汽车和700辆坦克,7000吨军火和全部军械装备抛弃在海滩上。

    敦刻尔克的陷落,结束了德军旨在击溃比利时境内和法国北部盟军的第一个战略性战役。荷兰和比利时军队全部被俘。8个法军师和许多驻守要塞的部队被击溃。法军轻型和重型坦克损失1/,中型坦克损失/4。在战斗期间,英国远征军阵亡、失踪和被俘而损失6.8万人。在敦刻尔克撤退期间,德军损失飞机140架。德军在“黄色方案”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但预定歼灭和俘虏敌军的主要战略任务没有完成。曼施坦因计划打了折扣。英国撤出了它的远征军基本兵力,法军也有10多万人撤出。

    敦刻尔克突围和撤退,挽救了英国军队。丘吉尔6月4日在下院提醒议员们说:“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

    丘吉尔随即向全世界表明,继续与德国法西斯战斗的决心和重要理由,在他的著名讲话中说:“尽管欧洲的大片土地和许多古老的有名的国家,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各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具有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上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之下,也将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的一切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与英国不同,法国此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全面战败的局势,将如何生存和战斗,已经摆在所有法国人面前。那么,法国将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与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我只想自力更生极品透视兵王极品透视保安系统向我借能力魔法的学术时代武林高手现代横行行走于诸天之间大内供奉在现代不穿越也有随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