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龙旗飘落 > 第二节黄海大东沟
  • 第二节黄海大东沟

    作品:《龙旗飘落

    随着朝鲜战事推进,两支舰队的对决终于渐渐越来越近。

    9月17日,在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找到了机会,挑起了决定两国命运的舰队大海战。

    对大清北洋海军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基本上还是不期而遇。

    日军则至少是大致掌握了北洋舰队的行程,基本上是前往寻找,等待着相遇。

    …………………………………………

    只要“有心”,相遇不难。一支有“羁绊”的海军舰队,即便在海上也是容易被找到的。

    平壤局势非常紧张的时候,李鸿章再次调兵,派刘盛休部铭军1个营,约6000人,紧急赴援平壤后路。

    仍然通过海运,自大连湾至大东沟登陆,再由陆路赶赴义州。于是,护航和掩护的任务再次落到北洋舰队肩上。

    显然,因为通信手段不行,李老帅并不知道平壤实情。他显然也低估了日本的陆海军,特别是过分地高估了叶志超。平壤仅战一日便逃离,彻底打乱了清军的整个战役部署,使接下来的努力化为泡影。实际上,由于这个“猪一样的队员”在,海运大东沟,已经不是济急,而是多余地“续貂”,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相信李老帅拿到迟来的平壤实情,念及增援的陆海军还涉险前往,面对这种种失控和脱节的情势,一定会为自己的这个错误决定而后悔一生。

    丁汝昌是清醒的。由于是在明显的敌情危胁下行动,丁汝昌集中舰队主力,几乎是全部出动。

    舰队16日凌晨由大连湾启航,犁开清冷的海面,驶入茫茫黄海。午后,平安抵达大东沟。

    此时,舰队中仍无人知道,这一天,平壤已经陷落。

    舰队更无人知道,日本联合舰队正向北洋舰队高速驶来。

    …………………………………………

    8月10日突然造访威海之后的联合舰队,返回后也开始在风声鹤唳中专心担任运输任务。前线吃紧,不这样也不行了。陆军第三师团开始冒险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登陆,接着第一军军部也要赶赴仁川。

    其间的8日,提心吊胆的联合舰队还虚惊一场。英国军舰伯卢易斯号刚刚入泊牙山湾,又神秘地匆匆离开,这一情况立刻引起联合舰队的高度重视。[《清日战争》]

    从记载看,开战以后,各国似乎在观战,其实也隐隐约约在掺合。俄国人有意无意透露给日本人一些清舰调动的信息,而大清得到的一些情况,是英国军舰探来的(李鸿章的法国朋友其实也在暗地里帮着中国打探情况、出谋划策)。英国海军对日本舰队有点“敌视”,日本人肯定心知肚明。

    所以,在这个逻辑下,英国这个反常行为,立刻被待在此地的第一游击舰队司令坪井航三当成大清军舰即将来袭的预兆,全队急忙赶到贝卡岛附近拦截。

    可见,这种不知对方在哪里的挑战,对双方,都是十分折磨的。

    不过,没用多久,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又等来了让其胆气大壮的东西——关于北洋舰队行踪的情报。

    …………………………………………

    进入9月中旬,日本陆续从不同的渠道,获知了大清将再向朝鲜运兵的情报。

    这些情报来自于各个渠道,书上记录不一。其中包括一些“小说性的情节”,据说陆军在攻打平壤时,在大同江截获了一艘送信的小船,搜出了平壤守军写给刘盛休的书信,信中透出清军增援的重要信息(也有书上说是刘盛休写给平壤叶志超的)。当然,本人觉得这一说不足为据。一来这些记录都是来自于日本方面的说法。二来,平壤打仗正紧,送信人不管送入还是送出,有这么傻吗,会让敌人抓着,抓着之前还不把书信销毁?

    而且,对照时间看,这个情报显然已经来得迟了。

    潜伏在大清国内的间谍网这个渠道倒还可信。而且,大清只要出动,海港一般仍有商船,想保密也不好办。

    反正日军已得到的情报是,清军登陆地点是鸭绿江口,也可能为大同江口。

    按照比较确切的时间——联合舰队作出判断,是1日晚些时候。此时,日军前锋刚刚抵达平壤,如果清军真在大同江口登陆,对正在包围平壤的日军来说,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联合舰队立刻放下手头的护航运输工作,集中出动,干自己的主业,于14日出发,向大同江口围堵。

    这次,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也乘坐一艘改装过的商船“西京丸”号,跟随舰队督战。看来伊东司令官处境也有点尴尬,竭力呼喊要“舰队决战”的领导随行,这就带有对舰队“不太相信”的意味。

    很贴心地专门为军令部长弄个商船跟着,到战场上去摆这个“派头”,这个细节又说明,日本人此行,肯定以为还能轻松上演一次运兵船截击战。

    15日,舰队行至大同江口。

    这个情况,可能被有些书上仅仅记载为——平壤战役打响后,联合舰队曾赴大同江口,为日军警戒后路。

    实情是,有目的而来准备好截击的联合舰队,并未见到传说中的大清运兵船队。

    眼看又是一场徒劳无功。但海军领导在,就不能轻易返航。伊东判断,清军可能沿辽东半岛近海向鸭绿江口输送军队。其实,不用猜也知道,大清不走大同江,往北的地盘上,唯一可用的也就是这里了。

    所以伊东决定,再到鸭绿江口撞撞运气。

    他选择的路线是直插大连湾与大东沟连线上的海洋岛,这里基本在运兵航线上。如果在此拦截不到返航的大清船队,就转向鸭绿江方向继续搜索。

    再搜索不到呢?那就大胆沿中国海岸转一转。

    这次,伊东是决心狠捞一把了。

    不过,这次他终于判断对了一多半。

    …………………………………………

    16日夜间,在“镇中”“镇南”两艘小炮船、鱼雷四艇护卫下,大东沟内东港的清军通宵达旦组织换乘,用小艇、木船载运,上行至义州,然后登陆。这个过程颇为耗时,战场上拖一分,就多一分危险,焦急的丁汝昌命令连夜卸载。为提高速度,除可用的小汽艇外,部分小型舰艇,包括鱼雷艇也来拖拽驳船。但直到17日清晨,仅有一半人马登岸。

    为防止日军偷袭,丁汝昌派“平远”、“广丙”两船在口外下椗,就近护卫,自己选择鸭绿江口外西南方,离大东沟1海里的地方,组织主力舰投锚警戒。

    不安始终笼罩在丁汝昌的心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祥的预感,从笼罩海面的薄烟中逼过来。

    舰队倒如往常一样作息,4时0分鸣钟起床,早餐,操课,然后准备吃午餐。

    1时,舰队瞭望哨发现了远处的煤烟。

    在不安的静候中,随着时间推移,煤烟越来越多,丁汝昌和他的管带们判断,是日本海军舰队来了。

    丁汝昌立刻命令,舰队拔锚,向前迎敌。

    …………………………………………

    其实,由于大清军舰使用的煤质量差,不仅热效低,而且煤烟大。日军已经先于一个半小时发现了北洋舰队的煤烟。

    随着烟迹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多,是大清舰队无异。但数一数烟迹,舰船竟有十数艘之多。

    伊东猜对了一半,清军确实在鸭绿江口登陆。但他却没有想到,护航舰如此之多,他找到的是北洋舰队的几乎全部主力!

    北洋那边已经黑烟滚洋,明显是加足马力,迎向自己。那一刻,伊东立刻闪过一个念头:报仇的来了。

    一个多月来,丁汝昌一定也在到处找他。现在,自己却找上门来了,因为那个运兵的情报。

    眼前的北洋舰队让伊东佑亨产生了一个错觉,他估计是情报有误,自己面对的,分明是北洋要与自己进行一场舰队的决战。

    截击运兵船,打北洋一闷棍,这些都没法去谈了。情况变成了主力决战,只能硬碰硬上了。

    虽然日本海军上层高叫要夺取制海权,但我想那一刻,伊东并没有什么信心爆棚的感觉。

    据可靠的记载,联合舰队的“菜鸟”们并没有报纸杂志吹嘘的那样,表现出什么兴奋,而是紧张得呼吸短促。

    “定远”“镇远”那两个庞然大物,就在眼前。

    在接仗前的最后时刻,伊东下令,水兵们可以自由活动一会,可以吸烟,并吃一顿饱饭。

    这也决不是象某些书上说的,表现了什么日军的镇定自若。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缓解这种巨大的压力。

    丁汝昌没有伊东想象得那么复杂,他和舰队的管带们都明白,大东沟内还在卸载作业。此刻,他唯一想到的,是必须迎上前去,拦截日军,将他们赶得越远越好。否则,一旦日军突入大东沟,那将是一场灾难。

    丁汝昌的士兵们也不需要靠抽烟缓口气。他们从北洋成军就在舰上滚打,从技术上也有自信能取胜,而仇恨和怒火早已填满士兵的胸膛,面对鬼子,士兵们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拔锚,收好锚链,站好战位,准备对鬼子发出复仇雪耻的一击。

    他的官兵始终是镇定的,安静的,动作有条不紊,显示了良好的训练。这不仅是北洋官兵中的中国人说的,洋人雇员都这样记录。不仅洋人雇员这样说,观战的外国海军也这样记录。而且,连敌人大日本海军官兵,都在各种材料里这样赞叹。

    就这样,伊东以为丁汝昌寻仇而来,要跟自己发动决战,丁汝昌以为伊东还在惦记着自己的运输船队,决心不惜代价,全力迎击。

    双方在相互猜测中,在相互误判中,迅速地相互逼近。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海上大战,在苍茫的黄海上展开。(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破之萧族风云都市之绝世丹神蚀心虐恋:薄情总裁下堂妻虐恋:总裁的换心新娘起航1992于新世界高举龙旗年少天纵1931穿越到1931大学校园,我的风云际会我的云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