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龙旗飘落 > 第二节虎山——一场决定性战斗
  • 第二节虎山——一场决定性战斗

    作品:《龙旗飘落

    随着清军左翼被突破之后,日军向虎山方向的突击随即展开。

    4日夜10时,工兵第五大队利用提前造好的扁底船,使用木材构筑桥柱和桥桁,开始架设浮桥。

    此处江水分为三道。虽然多了两道,但好处是水量被分开了。工兵先在义州城下架起第一江的浮桥,而后开始架设第二江的浮桥。

    第二江为主流,江面相对较宽,江水较深。要完成第二江架桥任务,必须先渡过150米宽的江面。

    日军决定派人携带绳索,游到江对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日军到了这儿,却不用准备好的平底船了。为防止惊动对岸守军?可前边还有第三江啊。

    10月下旬,鸭绿江地区已渐入冬季,气温降到零下,江面结着薄薄的一层冰。

    一个“二货”司令,又派了一个“二缺”货,扛着一捆绳子,大半夜的,要泅过江面,去对岸搭建浮桥。

    奇迹没有出现,“二缺”还未到对岸,就沉下去了。

    但日本人接着再派两人下水……直到成功将系绳任务完成。天明前,距山县命令的时间超出了一个半小时,第二江的浮桥终于架好。

    5日凌晨点半,日军不等浮桥架成,就已经开始进行渡江的准备。浮桥架好后,桂太郎便率第三师团首先渡江,师团主力向虎山清军阵地正面发起冲击。

    另计划,大迫尚敏的第五旅团占领虎山东面的高地,立见尚文的第十旅团进至虎山西面。

    虎山,将一下子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

    防守虎山的将领,是以勇敢著称的总兵马金叙。

    马金叙,字丽生,安徽蒙城人。原隶属刘铭传,为铭军将领,官至总兵,后调到宋庆部下。

    马总兵守虎山,源于一次带有一定偶然性的调整。

    先前,从各种迹象看日军渡河的苗头已经明显,日早晨,宋庆带着聂土成、宋得胜、马金叙三将亲自查看防御。到达虎山,宋庆忽然感觉虎山控制鸭绿江和瑷河,占据此地,有利于清军爱(瑷)河的防御,只怕敌人突然在此渡河,再占据虎山,形势就会对我不利。所以,要抽选一名将领来加强防守,并激励说“能膺此险要者受上赏。”马金叙明知这个任务艰巨,但慨然请命,自愿守御此山,马上“选奋勇五六百人登山为垒”。

    同时,宋提督也重新部署兵力,又令聂士成选精锐驻扎山边;再往后是宋得胜所部,为游兵策应(预备队性质);刘盛休所部在瑷河西岸挑挖地沟,埋设地雷,以防敌人从江对岸架桥偷渡。为了便于往来,还设法在瑷河上搭造浮桥,以接应虎山驻军。他本人则居中调度,不管哪一方向上吃紧,便率同马玉崑一军(总预备队)前往支援。

    在临战前的关键时刻,宋提督围绕虎山,调整部署,加强防御,无意之中,却与山县有朋对上“点”了。

    …………………………………………

    可是,这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

    按说关键时刻加强这个地方,让山县一头碰上一个“硬山头”,不是好事吗?

    对,应该是这样。但对清军来说,却绝对不是好事。

    因为,清军的兵力不足,相对于日军来说,处于劣势。

    因为,这个虎山的战术价值根本没有那么高。虽然扼住两条河流,也挡住了鸭绿江上游的敌人,但孤立突出,尤其是西面到九连城方向,相对平坦无险可守,只可作为临时支撑点,借用一下子它的威力,却不宜死抓不放,投入兵力死守。

    那样,这里反成了清军的一个包袱,再无法机动作战,战术的弹性丧失殆尽。

    一旦在这里投入主要兵力,与日军对决,等于战斗一开始便被提前拖入了决战阶段,形势将对日军大为有利。

    那样,可能是日军求之不得的事情。

    说这么多,综合起来,我的意思只有一点:死守虎山,会打出一场硬仗。但这场硬仗,迟早将动摇清军的整个防御战役。

    那这场硬仗,就不是什么好事。

    …………………………………………

    5日。

    见日军已占领安平河口,宋庆知道大战马上就要展开,便召集各位将领开会,研究部置作战。

    马金叙鉴于东路崩溃,日军已经过江,便留守阵地,没有参加会议。

    这天黎明,他指挥部众加紧守御虎山要隘,并动员说:“今日之战关系甚大,虎山存亡全靠大家(悉赖尔等),须戮力同心,以御敌人。”士卒都大声喊道:“愿效死保守此山!”

    史载:这一天,“晓雾浮江”。

    日军乘暗夜和浓雾,架设浮桥,清军未能及时发现日军行动。

    其实,也是清军没有对鸭绿江阻敌作用给予足够重视,而将重心放在了江后阵地。江岸上没有布置足够的兵力和工事,警戒也太过疏松。

    等马金叙所部占领阵地,日军先头部队已经通过浮桥登上沙滩。

    6时15分,清军向敌人发出第一炮,虎山攻防战斗打响。

    …………………………………………

    日军第三师团前锋渡江完毕,随即向虎山守军猛攻。

    马金叙虽然仅率五六百人独守虎山,但“顽强抵抗,毫无退却之色”。尽管日军一上来攻势便十分凶狠,但马金叙指挥部下将土英勇还击,在清军接应兵力未到之前,独自力战,猛烈还击,在短短的时间内,光炮弹就发射了一百八十余发。

    终于挡住了日军一波接一波,潮水般的猛扑。

    虎山四周陡峭,敌人仰攻十分困难。但是,虎山毕竟是座小山,地幅太小,根本无法有效抵御炮兵的密集轰击。它的弱点随着战斗发展,很快便显露出来。因为,日军不是傻子。

    日军见久攻不下,便改用江南岸的日本炮兵队集中火力实施轰击。而且,日本人再次用上了无比“心黑”的炮弹——榴霰弹。

    据日方记载:“清将马金叙据高拼死力战。时黑田(久孝)少将部下炮队在江左岸,以榴霰弹注射清军垒,以援桂(太郎)中将兵势。清兵亦善战,隔江望之,晨雾漠漠与硝烟相混,但闻其中轰轰殷殷之响。”[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清军立刻陷入弹雨之中。连指挥员马金叙都受伤十几处,马将军的弟弟也是一名军官,正在来回指挥督战,也英勇牺牲。

    但官兵在苦战中决死不退,受伤了包扎一下再打,“抚创拒守,战益力”,先后打退了日军的三次冲锋。

    …………………………………………

    随着日军源源不断地渡江,越来越多的清军也被吸引过来。围绕虎山的争夺战开始向白热化发展。

    交战不久,日军右翼大迫尚敏旅团全部通过浮桥,并抢占了虎山东面的高地,从侧面向清军俯射。然后,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东面发起突起。

    驻守虎山北边的聂士成军腹背受敌,陷于异常困难境地。但聂军奋勇抗击,死死地守住阵线,保持着与马金叙军的相互联络,以保证关系马军存亡的后路通道。

    接着,宋得胜和马玉崑率毅军步骑三千余人渡过瑷河,赶来增援,“皆踹过爱(瑷)河两道,拚命迎战,勇丁亦皆鼓舞奋发,枪弹如雨”。[《宋提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铭军部署在九连城凸角部位的炮兵,也派出四门野炮赶来,向日军急促射击。日军左翼出现松动,宋得胜趁势率队夺回三座山(丘),马军也由南面夹击日军,日军阵形开始动摇,攻势受挫。

    …………………………………………

    但是,清军的攻击已尽全力,攻势到达顶峰。

    战场的逆转不可避免地渐渐到来。

    桂太郎见难进一步,士气开始衰落,派人飞马向军司令部告急。山县有朋命令立见尚文第十旅团加快速度,过江加入战斗。

    第十旅团过江以后,两个联队分左右两路,准备切断清军联系,并迂回穿插到虎山背后。

    清军各部立刻陷入苦战之中。

    对于这场激烈的拼杀,宋庆曾记述道:“至浮桥倭已毕渡,以大炮数十尊排列桥左,背水殊死斗,炮弹轰驰,声震数十里。我军伤亡鳞叠,犹相持不少后。”[宋庆:《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

    尽管虎山和周边阵地的清军坚持战斗,但仍无法改变局势。

    宋庆急调刘盛休的铭军前来增援,但是,刘盛休圉于一隅,只考虑铭军大部队还有守九连城的任务,客观上又远隔虎山战场,所以,没有积极前进,“几番令其接应,仅至爱(瑷)河岸,未过河”。

    清军虎山守卫部队的血一点点流尽,却再也补充不了。

    虎山战斗的险恶结果已经出现——清军的鸭绿江防线,已经无法再组织起一次新的战斗。

    而日军仅动用了一个师团,全部压在了虎山地区,还有一个师团,随时可能加入战斗圈子,或趁虎山两军缠斗之机,在其它地方渡江,开辟新的战场。

    …………………………………………

    敌我众寡悬殊,清军渐渐被敌军分割,陷入各自为战,战场更难以久持。

    苦战之下,清军的牺牲也渐渐增大。

    毅军各能战之哨(相当于连),所存无几,营哨官(营连长)伤亡也达到了十分之六。聂士成所部仅剩七百人,阵地兵力单薄,再也难以抵挡日军的“攻击波”。

    无奈,宋得胜、马玉崑,聂士成部先后撤退,至瑷河以西。只有马金叙誓与虎山共存亡,仍在坚持战斗。无奈寡不敌众,被部属说服,率残部突围而出,渡瑷河西走。虎山守军全部退往侧后,向凤凰城转移。

    上午10时0分,虎山战斗终告失利。

    …………………………………………

    到此时,我们可以设想: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可以借助鸭绿江构置防线,即使不求阻住敌人,也要给敌人最大限度的杀伤。

    但清军自身却必须保持机动。最佳的选择,应该是通盘考虑上鸭绿江后的广大地域,先择险要做支撑,并组成多道防御阵地,保持实力,消耗敌人,同时等待后方进一步的调兵增援。

    直到敌人疲惫之时,可以在广阔的辽东丘陵地,与敌进行决战。

    但是,由于太过拘泥于坚守鸭绿江任务,使宋庆和清军无法以“机动歼敌”为前提设计自己的行动部署。

    清军将虎山作为必守之点,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的清军,特别是宋得胜所带毅军攻击顽强,马玉崑所带毅军和聂士成所带芦榆防军,朝鲜后二次与日军对阵,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和无畏精神,这是值得崇敬的。

    但清军也耗尽了仅有的机动力量。

    问题还在战略上。

    原本期待能通过虎山一战,彻底击溃敌人一部,扭转战场的被动局面。虎山虽然打准了日军的主要攻击部队,但是,在鸭绿江防线本身就是敌比我多,在虎山这个局部战场也是敌众我寡。所以,等能用的部队逐次投入之后,仍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期待也就落空了。

    虎山失利,也意味着整个鸭绿江防线被打破。虎山战斗结束,清军在鸭绿江的战斗也就已经结束了。(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破之萧族风云都市之绝世丹神蚀心虐恋:薄情总裁下堂妻虐恋:总裁的换心新娘起航1992于新世界高举龙旗年少天纵1931穿越到1931大学校园,我的风云际会我的云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