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龙旗飘落 > 第八节沙堤崩塌——零散的战斗
  • 第八节沙堤崩塌——零散的战斗

    作品:《龙旗飘落

    日军已逼近旅顺之际,18日刚刚打过土城子一战的徐邦道再次决定主动出击,拉上卫汝成,于0日下午两点多钟,分两路向石嘴子进袭,一路约000人,自水师营西的盘龙山前出,一路约000人,自大道前进,进至石嘴子以南高地前,遇上了占领此地的敌人。

    日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参加完大山岩召集的作战会议,还正在返回师团本部的途中,突然发现“山谷里到处出现大大小小的红蓝军旗”[《日清战争实记》第1编]。

    这一次实在出乎日军所料,清军竟然又一次主动发起了进攻。日军可能不清楚,带领这支清军的,正是此前土城子迎击日军的徐邦道、卫汝成。

    日军步兵第二联队长伊濑知好成大佐带人仓促占领石嘴子高地,利用有利地形,阻止清军的进攻。

    日本资料称:远方涌出大批中国军队,“数千敌兵犹如云霞升起,飘扬着青黄赤黑各色旗帜数百面”。[《甲午海战》]

    清军已经呈三面合围态势,向石嘴子调包围过来。旅顺后路的中国炮台也纷纷开炮助威。

    清军虽然射击水平差日军很远,但表现了极为英勇的精神。

    日军在1000米之外便慌乱地开枪。这可不是很多资料上说的那样,日军武器射程远,所以这么干。别看日军村田步枪标尺刻到1400米,但实际这已经超出了步枪能有效射击距离,我仔细研究过,从它的初速看,子弹能飞到两千米就不错,到了也只能用“飘过来”、“掉下来”这样的词表述。初期设计者的追求带有盲目性,实际真正体现步枪优越性的,是00米以内的硬指标。现代步枪根本不考虑400米以外,因为,人眼不是鹰眼。实践证明在这个距离之外,别说子弹还受空气摩擦、风偏的影响,要依靠准星来瞄准,人的眼睛根本看不清目标。

    相较日军的慌乱射击,清军却继续前进,一直逼近到距离日军前沿600米处才开枪射击。这已经表现了足够的冷静。

    可惜,清军的武器操作水平实在不够,难以发挥出足够的杀伤力。

    随着日军在高地架起野炮和山炮,据高猛轰山谷里的清军,第一师团本队及混成第十二旅团也分兵来战,清军的进攻被扼止在高地前。

    ……………………………………………………

    双方战至日落西山,暮色朦胧,徐邦道见以寡敌众,终难取胜,便下令撤退。日军不敢追赶,只是严加戒备。

    这是徐邦道、卫汝成指挥的第二次迎击战。为改变结局、改善防御态势,他们做了旅顺外围的最后一次反击努力。

    尽管清军在这次战斗中奋勇拚战,但已经无法挽回不利的局面了。

    ……………………………………………………

    1日拂晓,日军按照军司令官命令,向旅顺发动进攻。

    对照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向各部队下达的,一个比较凌乱的进攻命令(见戚其章《甲午战争史》第05页),仔细整理整理、再补充补充,可知日军依然是认认真真、中规中矩,分三路发起攻击。当前(只能算作当前)任务如下:

    全军(第二军)于1日进兵敌军堡垒。共分三路,其中:中路,第十二混成旅团展开于土城子至旅顺大道之间,进攻二龙山炮台(在旅顺大道东侧)。并在炮击椅子山炮台期间,须实行佯攻。左翼纵队展开于旅顺东北,牵制敌军。

    第一师团担任右路,任务是首先占领椅子山炮垒群。其中:

    西少将率领第一旅团步兵第三联队(缺一个中队)、步兵第二联队第三大队、骑兵半个小队、山炮大队、炮兵一个中队及卫生队之半,明日拂晓炮击椅子山炮垒群(在旅顺大道西侧)。

    炮兵联队(缺第三大队)于明日凌晨五时以前,在石嘴子以西占领阵地,做好炮击椅子山炮台的准备。攻城炮自明日拂晓时开炮。步兵第二联队(缺一个大队)、工兵第二中队的两个小队及卫生队之一半,负责警戒、支援炮兵。

    其余各部队(包含第二旅团)作为预备队,属师团长直辖,凌晨二时集合于石嘴子西南,沿步兵第二旅团长的前进道路行进。

    其他辎重队、野战医院和弹药运输纵队略。

    ……………………………………………………

    日军逼近炮台,并不急于发起步兵冲锋,而是停在一定距离上,先架起大炮,与炮台对轰。

    这场炮战,验证了日军加强炮兵是十分识相、十分明智的。同时,也有意外情况,是日军没有预料到的。

    日军只见清军炮台霹雳轰响,浓烟四起,阵势相当吓人。

    但只是场面声势相当吓人。

    按说从炮台发炮的壮观景象,推测打过来之后的结果,必定是摧枯拉朽。

    绝大多数人只见过电影电视剧中的爆炸场面,其实最逼真的场景,也就是给人留下那么一个小炸点崩起些沙尘土块的印象。没见过真实的炮弹落地爆炸,是无法了解那个恐怖的景象。真实的炮弹爆炸,在人的视觉中,是冲击波先明显地沿地面爆开,瞬间,只是瞬间,到达五到十米半径,然后,浓烟向上冲起,扩散……然后,飞到高空的弹片碎石才落下,象冰雹打在水面,地上浮土上形成朵朵小烟花。

    效果呢,几十米内的人员,如果碰上一块弹片碎石横飞过来,立刻就得躺下;暴露在五到十米爆圈以内的,那基本上全完。不挨上弹片,还有要命的气浪震波。

    我说的这还是小型炮弹。

    想想,被一群群炮弹覆盖下来,尤其是10厘米口径以上的大炮弹,将是何种惨状!

    不过可惜,很多日军没有机会看到清军炮弹在自己旁边落地后,那种纷纷爆炸的景象,感受到被气浪吹起的“销魂”。

    有一发大口径炮弹,直接落到了日本人堆放炮弹的弹药堆附近,完了!

    但是,恐怖的景象没有发生,惊魂失魄的鬼子仔细观察,才发现仅仅是在地上钻了一个深坑。

    日军《日清陆战史》记载,清军馒头山、黄金山炮台发射炮弹助战,“虽其响轰轰,但我兵因之死亡很少”。没有别的原因,“大口径炮弹中大半填以泥沙故也”。

    清军海岸炮台用上了打击舰艇的穿甲弹!这玩意打军舰都效率低下,拿来打陆军,不是碰运气吗?

    这又一次暴露了清军岸防部队与海军遇上的同样的困境——缺少爆炸弹(开花弹)。

    这跟古时候的石砲,抛石机有什么区别?除了距离上有进步,但本质上绝对是退回到了同一个时代。论杀伤力,也有,但只能看日军谁碰上谁倒霉。

    参战的日军军官记述:敌军炮弹虽为1、15、4厘米巨弹,落在地上也不会爆炸,多是空弹掠空而过。反之,我军精良的山炮,特别是野炮发射的炮弹,都在敌阵上开花,全部命中,恰如雷电之闪,流星之陨。

    真是坑人哪。

    ……………………………………………………

    挟有大炮,日军又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对每个清军炮台都形成绝对的火力优势。

    在日军多个方向同时动手,从外围炮台开始,层层推进、逐个击破的攻击下,旅顺保卫战,便被逐步撕裂、相互分割,成为一场场零星的战斗。

    失败结局已经不可避免。

    战前,日军队伍里有英法各国武官随同观战,在旅顺口外,各国海军的将校们也云集海面,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态,等着看清军旅顺要塞如何狠狠地教训小鬼子。

    按照英德法这些参与过要塞设计建设的国家的军官判断,凭旅顺口的防御坚固程度,日军怎么也得拿出十万海陆兵力,攻打一个月,才可能有进展。

    应该是这样。

    也确实是这样,十年后日俄在旅顺口,非常好地重演了旅顺要塞争夺战,兵力,时间,恰好对上了这次的判断。

    但清军与日军的战斗,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

    ……………………………………………………

    日军针对炮台的攻击策略,准确发挥了作用。

    1日晨,日军开始对旅顺后路陆路炮台进行围攻。

    到中午时分,便攻占了后路案子山、松树山、二龙山、鸡冠山等诸炮垒。

    “据称,二十四日(农历)辰初(7时),贼由水师营后路山沟绕至韩家沟,卫汝成陆路行营炮台未及开炮,贼即闯进。次至程元和(即程允和,奏折中避讳雍正帝同辈名字中的允字,改元字)炮台开二十余炮,贼已攻入。徐邦道在操场接战,放三排枪,亦退。战至教场沟,被围。赵怀业见三炮台已失,发号出队,人未及齐,即向东行,各败队皆向东山冲打,未正棉药库被炮击燃,申初军械库、水师药库、毅军坐营及附近炮台营盘、村庄、旧水师营,皆火起。贼遇人即杀,东岸各台午前后放炮不断,西岸各台申初犹有炮声等语。”[《旅顺失守折(十月二十八日)》]

    李鸿章在11月5日的这个报告中,基本说清了旅顺战斗的经过。

    ……………………………………………………

    6时40分,日军右路西宽二郎率领所部到达椅子山炮台西北。此时,“烟雾茫茫,不辨位置。未几,日光渐高,烟消雾散,始见椅子山左翼炮位位置。”[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日军首先用攻城炮、野炮、山炮共四十余门,围住椅子山炮台连环轰放。

    清军椅子山炮台还击,东面松树山陆路炮台助战,东南面的黄金山、南面之馒头山两座海岸炮台皆以炮遥击。

    炮击相持达一个小时。

    观战的外国将校评说,清军的阵地位置明显高于日军位置,而且有良好的遮掩,如果清兵炮手的射周精度高些的话,就会将日军炮兵消灭。然而,清军只有来自西面炮火的猛烈轰击,东面和旅顺口附近阵地的炮势微弱。清军防御阵地设计上存在缺陷,相互间分离,无法统一指挥支援,结果被敌分割孤立。日军炮兵选择的阵地在战术上也非常不理想,但能巧妙运用射击距离和角度技法,以准确的弹着点有效压制清军火力,使得清军各个堡垒被完全孤立。[宗泽亚《清日战争》]

    这些清楚地说明了旅顺各炮台作战的效能。炮兵纯是个技术“工种”,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甚至都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只能打出这样的效果,加上炮弹问题,再好的大炮,设计再好的炮台,也无法发挥威力。

    日军右路一下子压上来近一个旅团(两个联队)步兵,利用炮火的掩护,渐次迫近椅子山炮台,黑压压的象蚂蚁一样攀援而上。清军竭力抵抗,从台上居高射击,并从山侧面逼近,近距离向日军侧射。

    令日军没有预料到的是,虽然这些清军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甚至没有配齐武器,却敢于冲上前来肉搏,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白刃战。

    山地元治急命预备队投入战斗。其中一股占领了椅子山西鸦湖河北岸的高地,被程允和的和军“据堤轰击”,前进不得。

    日军第一联队山炮兵发炮压制,清军终于不敌。8时许,旅顺后路西炮台群的椅子山、案子山及望台北诸炮台,先后被日军攻陷。

    和军撤出炮台后,在程允和的指挥下,还在继续抵抗,无奈四面受敌,死伤甚重,便一面抵抗,一面向西海岸退去。

    ……………………………………………………

    按计划,第一师团进占椅子山炮垒群以后,立即进攻二龙山的邻堡松树山炮台。与此同时,混成第十二旅团以步兵第二十四联队全力进攻二龙山炮台。

    但是,第二军对这个任务的划分有点问题。日军忘了一点,椅子山与松树山之间有一条龙河阻隔,中间还有一个清军兵营,清军以枪炮据守,第一师团的部队无法顺利通过,延误了时间。

    混成第十二旅团早已埋伏于二龙山以北,等待着发起进攻的时刻。上午8点钟刚过,旅团长长谷川好道看见第一师团已攻占椅子山炮台,便命令步兵第一大队和炮兵分队进至担任先头部队的第三大队的近旁。但直到九点已过,第一师团仍未对松树山炮台发动进攻。由于旅团埋伏的地点已经暴露,可能会陷于不利的境地,长谷川决定不等第一师团进攻松树山,便下令于9时45分,先对二龙山炮台发起进攻。

    仍然是那一套,炮兵开炮,压制炮台守军。然后,借着炮兵的掩护,步兵两个大队向前推进,直至清军炮台堡垒下。从开战以来日军反复实施的这套固定的战术动作,可以看出日军在步炮协同攻击上,已经练到了炉火纯清,配合默契的程度。

    防守松树山的清军同为程允和军,也不怠慢,立刻发炮还击,对接近炮台的日军,则用步枪射击。

    据日方记载,清军努力防御,“炮声如万雷齐鸣,硝烟弥漫天地,咫尺不辨;机关炮炮弹落在我军部队之前后左右,战斗极为激烈,又特别雄壮。”[《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

    由于第一师团未能及时向松树山炮击,清军三个方向的炮台全部对准混成旅团,一齐猛击,使日军处境极为困难。

    这个时候,长谷川旅团长才想起司令官的命令——“佯攻”,于是派出一个小队向松树山前进,佯攻松树山炮台,分散清军炮台火力。

    第一师团的野炮终于开始向松树山猛射,炮兵联队也用攻城炮发炮支援,日军的攻势大为加强,松树山炮台被日军攻陷。

    在日军登上堡垒时,清军点燃了地雷导火索之后,又引爆了火药库,黑烟冲天而上,向日军显示了中国军人英勇不屈的意志。

    ……………………………………………………

    松树山失陷,第二十四联队也趁机向二龙山炮台发起冲锋。

    姜桂题指挥桂军拚命抵御。二龙山炮台装备的克虏伯炮、格林炮发挥了威力,猛轰日军,守军还以步枪瞰射,两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

    日军依仗人多势众,蜂涌而上,继续向炮台攀登。当登至三分之二的距离时,清军引爆了地雷,日军冲锋再次受阻。但是,日军在军官的督战下,布满山野,从四面攀登,足踏鲜血,跨过尸体,终于逼近了炮台。

    姜桂题见伤亡太重,已无法阻挡,便率部撤离炮台,突围而出。

    几名未及撤离的清军,冲入弹药库里点燃了地雷。当日军“攀上垒壁的刹那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蒙蒙浊云弥漫于六合”[《日清战争实记》],阵后观战的西方武官,目击了这一幕,无不称之为“壮举”。

    ……………………………………………………

    当椅子山炮台群失守时,从上面撤下的程允和部退至椅子山西南方向的方家屯时,又意外遇敌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指挥第一联队,正准备向旅顺街市方向的大校场攻击前进,与和军相遇,激战再起。经过0分钟激战,和军不支,再次被打散。

    椅子山、二龙山及附属炮台,还有鸡冦山炮台先后失守,人字墙、炮台难以独立支撑,先后弃守。十年苦心建设的旅顺,一下子后路洞开。

    日军占据炮台,设立炮兵阵地,居高临下一路向下冲击,驻守白玉山东麓,作为旅顺后路的总预备队的卫妆成部失去屏护,立刻被冲散。

    而守在街区的赵怀业慌忙出来招呼整队,竟找不着几个人了,只好加入溃兵队伍,仓皇向东逃去。

    只有徐邦道在毅军操场接战,边战边退,又被日军围困于教场沟,老兵作战经验较为丰富,也更顽强,“皆老队,死剩十余人,犹战不已”,终于冲出重围。

    ……………………………………………………

    旅顺后路崩塌,海岸炮台便更加危殆。

    8时后,日本联合舰队按照事先约定,准时出现在旅顺口外,合击海岸炮台,配合陆军行动。

    连日来,联合舰队一直在海上忙。14日早晨,北洋舰队跑回威海,当天伊东便得到了报告。15日,联合舰队便压向威海,将这个“威胁”封在了威海卫。

    攻旅日期渐近,联合舰队在将诱敌出战、进攻威海的动作做足之后,留下两艘军舰监视,主力便乘暗夜冲向旅顺。

    攻港的事,既然把陆军请上来了,海军当然也不能不露个头。

    茫茫晨雾渐渐消散,联合舰队露出身影,“以兵轮横排一字阵于旅顺海面,包我东西各炮台之外,而距离甚远,盖以眩我将士耳目,牵我兵力,俾得专注陆路尽力来攻。”通过远远的炮击,吸引岸上火力,使海岸炮台无法支援后路炮台的战斗。

    日本陆军攻破后路炮台,便乘胜席卷海岸炮台。

    黄金山炮台首当其冲,由于防守步兵不足,难以支撑,很快陷落。其它大炮根本不能转向的海岸炮台,更是无力抵抗。整个东海岸炮台仅能算是略作抵抗而已,到下午一时便相继失守。

    东海岸炮台守将、庆军统领黄仕林被日军冲下老蛎嘴炮台,跑到海边,一群日舰远远望见清军拥挤在岸边,发炮轰击。黄仕林又惊又急,投海自尽,被部下救起,急觅渔船,渡海逃命。

    ……………………………………………………

    1日入夜之后,徐邦道趁夜幕向东拼杀,然后突围北上,路上,程允和、姜桂题和西路海岸炮台的守将张光前部,也都先后加入了突围队伍。

    溃军避开日军主攻,分别沿旅顺东西海岸,向金州方向撤退。

    日军一方面由留驻部队层层阻击清军,占领炮台的日军也越过旅顺,发起追击。清军守将已无法掌握部队,各部暗夜之中,东冲西突,很多人又在逃亡路上失去了性命。乃木希典部队追击到金州湾头约一里长的断壁悬崖尽头,向被截住去路、已经放弃抵抗的清军射击,至少有500名清军走投无路,跳崖而亡。《清日战争》一书中刊有现存的一张日军新闻照片,记下了这悲惨的一幕。

    万幸的是,经过一路上不断与驻守后方的日军发生拉锯战斗,最终大部分清军突围而出。“丑刻又接宋庆电称,徐邦道及桂军营官胡永清、庆军营官吴长纯、马步兵勇约二、三百人,零星闯出,面称,败退队伍共约万众,贼重重设防,遍布雷炮,尽被击散。”[《旅顺失守折(十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电稿》]

    值得一提的,也应该感谢的是海上渔民,在清军败退求生之时,纷纷驾舟前来营救。11月,正值北方冬季来临,天气寒冷,“又值海潮骤涨,北风凛冽”,海上风急浪大,一叶叶扁舟载着从旅顺逃出的军民,沿途还要避开联合舰队的封锁,向烟台、营口等地冒险求生。

    虽然徐邦道对在这样的险恶条件下渡海,估计“得脱者百不及一”。但因为渔民的英勇行动和牺牲精神,一部分清军官兵得以死里逃生。

    旅顺陷落,清军死伤惨重,让李鸿章心急如焚。在对皇上的报告中惨然说道:接到刘含芳电报,派去旅顺探听消息的北河总督船只回来称,“二十六日(日)午后三点钟,远望小平岛,尚在鏖战。”“现各将领惟黄仕林业经救出,徐邦道业已冲出,余尚不知下落。据孔玉祥等称,败退后俱向东山冲打。英船主称,二十六日(日)犹见小平岛鏖战。该岛正在旅顺之东……”[《旅顺失守折》,《李文忠公全集,电稿》]

    根据清军报告,“小平岛”,那是清军向东撤退的方向。那地方还在战斗,也许是部队还在突围,又或者是李鸿章的一厢情愿。离日军攻击旅顺已过去两天,只是李鸿章老人对不知下落的部下将士,能否突出重围生还,还寄予的一点希望而已。

    ……………………………………………………

    日军摸到了(更准确说是猜到了)李鸿章发动大反攻的意图,赶到了清军之前急迫发起行动,将清军的战役部署全部打乱。

    由于调兵上一再迁延拖沓,旅顺守军又抵敌不住,迅速崩溃,一个大胆而很有的设想,终于首先败在了时间上面。

    实际上,就象平壤的迅速崩溃,使大东沟登陆增援变得毫无意义一样。

    11月1日,宋庆已经率军前进至石门子、三十里台子,与日军前哨接阵。北路夹击之战打响。

    宋庆统领各路清军大举反攻金州城。宋庆军中路,刘盛休军左翼,马玉崑军右翼,可是,从早晨战至日落,攻城不下。

    由于鸭绿江之战,清军全部大炮几乎全被丢弃,攻城重火器不足,清军火力上始终处于下风,无法突破敌军。

    当夜,清军退至四十里堡,暂做调整,准备再攻。但在这里,便遇上了许多从旅顺溃退下来的败兵。

    日,从旅顺转移的诸将与宋庆军会合,一同向盖平方向退去。

    “合师夹击”的战役构想,终于付之东流。(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破之萧族风云都市之绝世丹神蚀心虐恋:薄情总裁下堂妻虐恋:总裁的换心新娘起航1992于新世界高举龙旗年少天纵1931穿越到1931大学校园,我的风云际会我的云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