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龙旗飘落 > 第一节挂上“倒档”的政治维新——王政复古
  • 第一节挂上“倒档”的政治维新——王政复古

    作品:《龙旗飘落

    读日本史,我总感觉很难。

    要想一下子记住、记清楚,是很费劲的事。倒不是他们那点历史多长多复杂,前边一半那些神话,可以当瞎话,不看都行,主要是那一些稀奇古怪的人名,让人头疼。剧情嘛又比较单调,反正是今天这个打过去,明天那个打过来,一会捉对厮咬,一会组团群殴。

    最后,只留下一个简约而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国没有几天是消停的,除了有两次出去杀人放火,大多数的时间就是在几个岛上,自己咬来咬去。

    后来强人家族德川出场,好不容易过点安稳日子了,美国军舰来了,英国、俄国军舰来了。

    然后,就是被外边来的人摁着打了几顿。说是打,其实顶多算是敲打,大家在海边相互开了几炮,连个象样的战斗都没有发生,日本人就“开国”了。

    人家被打之后,眼泪都不擦一下,便以强烈的好奇心,跑到西洋去看个究竟了。

    于是一部分所谓的“有识之士”,一看外面的世界,立刻就发现了本国的问题并决心改变——实行西式的政治改革。

    而要推行改革,必须彻底推翻腐败无能的幕府统治。

    这就不是改革,而是先革命了。

    革命不是吃饭聊天、开会商量的事,还得先从自己人打自己人开始。

    可是,所谓革命志士,有志,却没有枪杆子,遍地的农民起义、暴动,又被革命志士们看成可利用而没有领导价值的力量,搞不好还是革命成功后的敌人。志士们只能投身和借助当下的倒幕运动,打进去、拉出来,联系和鼓动一部分对幕府有怨、对现状不满的大名们,对阵拥护幕府将军的大名们,一阵混战。

    当时的条件,也只能如此。

    依靠军阀来消灭军阀,终究得不到想要的理想结果。因为各藩主的理想追求与维新志士的理想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跟他们打交道,从来不是拿嘴皮子就能镇得住刀把子的事,最终恐怕是一个幕府将军倒下去,几个甚至几十个大名站起来。看来维新派是混不下去了,就把天皇找出来了。

    自己影响力不够,就打出归政于天皇的旗号,先把德川将军搞下去再说;和天皇结成同盟,实行不了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政体,也可以效仿大英帝国的式样。这应该是部分维新派的如意算盘。

    双方各有需求,自然一拍即合。

    倒幕运动开展之际,还是十六岁孩子的明治天皇睦仁继承皇位,在革命分子的鼓舞之下,1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月9日(庆应四年一月十三日),在紫宸殿举行元服之礼,接受加冕。月发布《五条誓约》,即施政方针:“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新,共展经纶;文武百官以至庶人,务使各遂其志;破除旧日陋习,一切从天地间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展皇基。”

    9月天皇下诏,改庆应四年为明治元年,元号为明治。

    “明治”还是从易经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一语中选出来的呢,很有文化,非常讲究。

    ******

    这就是日本所标榜的革命。

    人家革命是推翻帝制,日本人革命是强化皇权。

    我曾十分不解,日本人自己相当得意的资产阶级革命,怎么与社会潮流背道而驰,整出了个走向专制的“王政复古”?

    日本人的资产阶级革命,岂不成了一个轮子向资本主义跑,一个轮子向皇权专制倒退?

    仔细想来,以上就是基本原因。

    用句常见的话说,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的选择。

    但是,谁利用谁,还不一定。

    日本人也许会发现,至少该有部分日本有识之士明白,这是一个祸根。

    等他们明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时候。

    我们不必带有任何幸灾乐祸的感情成分,或平衡心理的需要成分,等着。

    ********

    天皇亲政了,接下来——

    还是一顿打。

    维新的内乱、戊辰战争……历时1年零5个月,才告结束。

    维新势力、新兴地主和资产阶级力量,毫不留情地扫荡了一切反对势力。

    德川家康势力终于被搬掉了。

    因触及利益而反对改革的武士团伙终于被清除了。

    因负担加重而起义反抗的下层民众终于被压住了。

    面前,已经没有了对手,局面终于巩固下来。

    维新派们终于从“倒幕派”中脱胎换骨,恢复面目。

    一大群维新派,加上一大群来自旧幕府的投机分子,成了革命元老,粉墨登场。把持了朝廷政府上下权力,占据了一伸其志的重要位置,也占据了谋取个人私利的有利位置——没错,记住我说的话,这帮人既要留名青史,也忍不住要点真金白银!

    ********

    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于是,上上下下忙活起来。

    忙啥?忙着出国考察,一下子走遍了欧美十几个国家。

    第一件事干啥?宪政嘛,得先拿一个宪法出来。

    制宪的活动,是相当广泛、相当喜人的。

    一时间,各个能人都要欢欢喜喜伸一嘴,拿出了形形色色的草案和建议,掀起了一股热热闹闹的宪法热。好象既然高唱民主了,民众就说了算了;有了宪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

    一番折腾,终于搞成了一本《大日本帝国宪法》。

    但是——其他人搞的“制宪活动”都是白扯,得到颁布的这部宪法,是秘密制定的钦定宪法。

    是伊藤博文拉着一帮子人,在秘密的地点——最初在东京官邸,其后迁到神奈川县金泽的一个旅馆,最后在横须贺海上的夏岛、伊藤的别墅里——秘密炮制出来,由天皇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秘密审定,天皇亲临参与秘密修改、再审定、批准。

    自始至终都在秘密当中。

    所以,制定和审议决定这个宪法的,不是民主的宪法议会。民间及政府内部的一部分人,还想退而求其次,主张将这部秘密的明治宪法草案提交给国民议会或官民共同的宪法议会上讨论,但这也不行。因天皇御用班子的反对,胳膊终是扭不过大腿,而只好作罢。

    而且,这个宪法,还是以德国宪法为蓝本,修修改改炮制出来的,其“民主基因”和“民主成分”可想而知。

    1889年月1日(明治二十二年)纪元节,日本宫中正殿举行发布宪法的仪式。宪法不是国会授予,而是由皇后捧献给天皇。

    日本人还是兴奋不已,各报纸争相报道,无不自豪宣称“日本成为亚洲最先立宪的国家”。

    只要夺得第一,走在亚洲前列了就好,其它也不管了。

    没错,是亚洲第一部。好赖这是部宪法,对亚洲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进步启示的。

    仅此而已。

    对日本鼓捣出来的这种只赋予议会之名、却束缚议会权力的伪装的宪法政治,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激进的理论家中江兆民评论说:国民“未及见到其实,却先为其名陶醉了。”

    明治宪法从开始就跟议会没发生多大关系,宪法中对议会的权力也设了障碍,留下了“后门”。而本应限制的皇权,却空前加强了。

    当初部分维新派们算盘珠子噼噼啪啪,千拨拉万算计,事情发展的结果还是超出了他们对“大英帝国模式”的预期。既然把天皇捧上天去、都捧成神了,就不可能再从神坛上下来,顶多降了一个台阶。干脆,再加一把火,培养培养,培养成个激进分子、同道中人,继续用着吧。

    当然还有一部分维新派从来都信奉集权专制,相信这一套对日本更合理更有用。这些人一路考察到德国,聆听教诲,终于认定,这各模式才是最适合日本的。

    就这样拉拉扯扯好多年,把日本的政治体制搞成了皇权至高无上,名义上内阁、议会分立的半封建、半资本的“杂交品种”。

    这部混杂着神权、皇权、上层特权,唯独缺少民权的号称“资本主义”宪法,将皇权放在首位,第一条即以“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实施统治”开头,并赋予天皇统帅,决定陆海军编制、常备兵力量、宣战、讲和、缔结条约,还额外具有战时、国家事变之际的特别大权。

    为保证以上权利能实现,天皇还直接被弄成了最大的地主、资本家,大臣们故意让其拥有可敌全国的财富,很大很大,大到——即使议会卡住预算,天皇拿自己的资产,都可以发得起官吏的俸禄,可以在预算外干很多事情,比如——造军舰。

    这就是《日本宪法》,未来扩张战争的制度之根。

    ********

    日本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了。

    从前的天皇,权力不是落在地方豪强或外戚贵族的手上,就是落在武家政权的手中,天皇可以说只是一个傀儡。到了明治天皇,终于总揽大权于一身。虽说一帮“元老”们动不动也耍耍牛,但说他仅仅被日本改革派用来作“精神领袖”是不够的,说他只是“偶像派”是不对的。

    谁要再以为天皇是一个傀儡,明治开始,包括后来的昭和天皇裕仁,那纯粹是不察史实。

    日本人拿来为裕仁开脱罪责的话,可信吗?

    日本人民被军国主义分子驱使,军国主义分子听从上级的,上级听天皇的,天皇说了不算……

    ??????谁发动的战争?谁该为战争罪行负责?

    历史上真实的睦仁,没那么老实,也不象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睦仁极会等待机会,利用机会,争夺权柄、巩固皇权。

    特别是当对外战争、扩张的野心一致时,天皇和权臣们还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自发挥有力的作用的。

    ********

    在中国,一个皇朝江山坐久了,皇上往往犯迷糊,安享太平就忘了“忘战必危”的道理。你看中国皇帝善于干的事就知道了——有写诗填词的,有画画的,有演戏的,有摆摊的,有念经修道的,也有干木匠活的。不是随便玩,那可都是绝对专业水平的业余爱好。

    而日本天皇一家子一旦好不容易掌个实权,就“暴走”。虽然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处在权力顶峰、至高无上的皇权有一种魔力,容易使人膨胀,但象日本这样造成滔天祸害的,空前绝后。对于明治天皇睦仁这样一位年轻、被改革派精心培养,有胆识有见地,渴望建功的人来说,掌握实权就是给他插上翅膀、如虎添翼。

    当试着发了几个号令,发现还比较好使之后,站在那几个狭长的小岛上,一股血直冲脑门子,雄心“bo起”,立志“开拓万里波涛”,妄图“布皇威于四海”,发起侵略战争,把国家引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实在是太正常了。

    睦仁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继承大统,也继承了日本开疆拓土的民族基因,又生逢其时,面对一个空前的挑战,也有了一个大好的历史机遇。国家统一,直面世界,在充满弱肉强食、奉行丛林法则的时代,太适合日本人的本性了。几千年净自己打自己了,此时不放手一搏,简直白瞎了由野蛮向野兽“逆进化”的成果。

    师永刚、张凡在《首败》一书中,以“日本明治天皇一生对位的三位中国皇帝”进行结论性归纳,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描述:明治对同治——“不同之治”,明治对光绪——“‘光’‘明’殊途”,明治对宣统——满洲无国。

    清日两国帝王的政治建树,国家的命运兴衰,一目了然。

    现在,对日本人来说,大海对面那个占着一片富饶的大陆,老得快走不动的老大帝国,怎么看,也象是一个待捕的诱人猎物。(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破之萧族风云都市之绝世丹神蚀心虐恋:薄情总裁下堂妻虐恋:总裁的换心新娘起航1992于新世界高举龙旗年少天纵1931穿越到1931大学校园,我的风云际会我的云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