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龙旗飘落 > 第一节战守之策,非战非守
  • 第一节战守之策,非战非守

    作品:《龙旗飘落

    从平壤这里来看,是战是守,可谓一波三折,到了朝令夕改的程度。

    史料记载:自从进驻平壤,清军在李鸿章“坚扎营垒”的指示下,以“先定守局”为上策。

    但卫、马、左、丰四将领地位并列,“平日彼此拜会,专尚虚文”,军中早有人“知其不可守”。[《两浑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

    诸将则惟“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及志超至军,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

    就是说,四位将领定下了“防守”战略,然后,便躲在城里,除了组织部队和百姓构筑工事,架设大炮,然后就是相互之间拜访、唠嗑,客气客气,估计还要请吃、吃请。其它,便一无所事。

    这就是未定统帅造成的局面。

    连军中都有明白人看出来“不可守”了。

    等叶志超退入平壤,接到朝廷任命,担任平壤清军“总统”之后,叶志超更是显得束手无策了。

    就在这样的虚耗中,先敌一步占据平壤的战略意义,正逐步地被耗掉。

    …………………………………………

    当然,估计也可能,叶志超不停地转圈子,是在紧张的思考,只是需要时间。

    战前,摆在主帅叶志超面前的头等大事,是早日确定战守之策。

    首先,可以肯定,只是一直远远躲在后方听枪炮声,“跑路”前都未与日军见上一面的叶“总统”,说什么也不会趁着日军大队还未在平壤集结,打什么主动的进攻战了。

    光从清军派出的探骑每天只在平壤附近活动,东仅到成川,南不过保山、黄州一带,就能看出叶“总统”的战略视野有多大,决心有多大。

    8月1日,叶志超决心已下!

    叶志超向上打报告,提出的是一个“俟兵齐秋收后合力前进”的计划。

    这个战略目光够深远,打算够长远,估计还体谅朝鲜百姓,怕踩坏了百姓的庄稼。

    秋收后——就是不知道日本人允不允许,同不同意到那时再来。

    …………………………………………

    当然,这个计划被李鸿章客气地批评为“老成之见”,“潜台词”就是——保守,畏敌,避战。

    此时朝鲜已有一万多清朝大军,李鸿章要的是叶志超在平壤站稳脚跟之后,相机出兵,主动迎敌,可不是等什么庄稼收完,倒出原野来。

    9月日,李鸿章接平安道闵丙奭电报,得知日兵已自元山登陆,南路平山日兵到瑞兴,急电叶志超“预备进占”。

    日,叶志超复电了,直言怕敌切断后路,不敢迎击来敌。

    所凭的理由竟是:听说——大岛(义昌)曾经说过,如果我军前出,他就由水路登陆,切断我的后路。(“闻大岛有云:‘若我军前进,渠由水用船载兵登岸,袭我后路,断我转运。’”)

    这个情报哪来的?我翻阅资料,在一本书里发现:竟是汉城的朝鲜翻译探查到的。

    叶志超的话是真是假,是不是他编造的敌情,这里不好认定。

    但总让人怀疑,反正我觉得,光这个渠道就不那么可靠,不可靠在中间似乎缺少什么环节。

    如果是清军的翻译,怎么探听到的日军情况。

    是日本人请的翻译的话,还有可能探听到,但又怎么传到清军这里的。

    我就这个问题琢磨了很长时间,也到处查证。最后得到的唯一可能有关联的,还是在大院君李罡应身上。

    有人说,李罡应被迫与清军断交,但私底下却仍然与清军联系,包括送出日军行动的情报。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渠道就几乎无缝地连在一起了。

    李罡应真的是这样,做过这些事情吗?确实有这个可能。这个需要从他本身和面临的处境去分析。

    李罡应被日本人扶上宝座,与上次被乱兵拥护夺回王权,虽然都是被利用,却有很大的不同。也许是为了保住了自己的儿子,据说他当时将儿子痛骂一通,李熙也痛哭着承认错误。上演这样一场亲情戏码,验证了我的猜测。

    而且,李罡应完全是委屈求全,他并不是很得日本人信任,只是在那个职位上而已,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这点没有疑义。甚至连新任命的政府首脑金弘集也是“两面派”,别看这家伙很反清的样子,一看大清不行了,也不避讳乾隆爷“弘历”的名讳了,正大光明地把“金宏集”改回了金弘集。真正被日本人扶持起来掌权的,是金弘集手下的一帮“亲日开化派”(在日本攻打王宫中做内应的)。

    李罡应在日本人的眼里,一直是亲清派的,“七十五年来,只知有中国,不知有其它,是自顶至踵完全为‘顽固’所充满的老翁。”有记载说,李罡应安排自己的孙子掌管宫内亲兵,联络了东学党人员,号召他们起来抗日,为依靠大清反击日本人作准备。而且据日本的资料,说他确实与清中暗中相通,还有一封给清军的书信被日军截获。

    如果日本人的记录不可靠,还有一个可以作为辅助判断——闵丙奭。日军未到之处的各地朝鲜官员,仍然与大清紧密合作,团结起来保卫朝鲜。即使是在朝鲜王宫向清军下达逐客令之后,这种情形依然存在,估计一是与大清感情仍在,二是视日军为共同寇仇,三是,可能朝鲜国王李罡应虽然应日本人的邀请而“邀请”日本人帮助,却并没有认真约束各地的官员与清军脱离合作。

    所以渠道的问题,基本可以确定。

    但,就是情报的真假,还有一些问题。下文我会详细说到,日军的行动,对照一下就明了了。我只说,此时叶志超如果真摸准了日本人怎么打算的,倒是妙了,对指挥员来讲,还有比这更幸运、更有利的事情了吗?

    但“听说”是听大岛义昌说的,这也不是一个旅团长的任务,也不可能由他嘴里说出来呀。

    如果真是他说的,让大院君探听到,再传给叶志超,那……真是复杂了,也太有戏剧性了,大岛义昌掌握大院君与清军联系,智设“反间计”,快赶上《三国演义》了。

    可以怀疑,这里不做妄断。

    总之这件事,半真半假。叶志超的话,反而让人怀疑,搞不好,他还是假托的朝鲜情报呢。

    主要是,随后叶志超便话题一转,要起兵来了——

    我军到朝鲜的虽说一万几千,但实际还有没到齐的,加上沿义州、安州一路留下守卫,保护后勤运输线和运弹药给养,平壤不过万人。怎么也得有四五万人,严密部署,把住前沿后方——看叶志超的劲头,估计得一个挨一个,围着平壤几层,铁桶一样——才可保万无一失。您看看想想办法吧。

    这是叶的原话,不带任何虚构万分:“名虽万有数千,实在各军马步有未到齐者,亦有护运由义州、安州分扎后路者,现平壤不过万人。陆军劳费万端,必有四万余人,厚集兵力分布前敌后路,庶可无虞。请筹调添募。”[《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19卷]

    大敌当前,还要指望“筹调添募”,这不是给李老帅出难题吗?

    对,是出难题。

    其实兵多了好办点,这个没错,真有一百万,踏步上去,踩也把日军踩死了。但我觉得叶志超只是拐了一个弯,重新提出自己的主张:

    仍旧还是——即使不后退,也要守在这,暂时不宜进兵。

    李鸿章绝对不会接他这个“茬”的,当天就直接指示:“应与诸统将密筹,挑选精锐,间道出奇,拦头痛击,使其畏威不敢深入。我军未齐,自然不能遽然前进,须将日队设法击走一两处,俟后布置周密,相机进发。”[《寄平壤叶总统》,《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7卷]

    李鸿章的意图很清楚:出去,迎敌。

    挑选精锐,偷袭也罢,埋伏也罢,先挫掉敌人的锐气再说。

    李鸿章的谋略的确很老辣。——管他敌人几路来,先打走他一两路。

    关于李鸿章的“击敌一路”策略,我们在这里稍作讨论。

    萨尔浒大战,努尔哈赤面对明军四路大军,也是“任你十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击敌一路,逐个击破,遂取得大胜。

    后来的,毛主席老人家指挥我红军反“围剿”、八路军反“扫荡”,也往往抓住一路弱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击破敌包围。

    无数战例证明,防守一方应“主动跳出去,争取外围作战,而不致困于内线,将主动权全部交给敌人”,这是善守的法则。

    …………………………………………

    对叶志超来说,如果确定要打防御战,也应按李鸿章的指导,主动出击那么一两下子。

    这是采取“攻势防御”的问题,他应该很清楚。

    连光绪皇帝看到叶志超的电报,都看出了问题,不仅是不悦,是已经急了。当即指示李鸿章:“现在敌氛已逼,所有分布进剿机宜,著即妥筹具奏;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敌人之攻,而于敌之分兵修道,听其自由往来,不思半济而击之术也。”

    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要在敌调整之时,就打出去、扰乱敌人,寻找歼敌机会,决不能坐等敌人舒服地准备好,稳稳地来攻。

    皇上都看明白了,老帅也直接点透了,前敌主帅叶志超还“揣着糊涂”,有些不应该。

    打了半辈子的仗,升到提督位置,难道就是凭嘴皮子上来的吗?

    实际上,他不是糊涂。

    叶志超拖延不前的原因,是他私底下根本就没有打算守平壤。

    什么秋收后,什么俟大军齐整,没说出来的,是在鸭绿江后面等大军、等秋收,而不是平壤。

    他的策略,既不是战,也不是守,而是——退。

    …………………………………………

    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个策略。

    的确,此时讨论退守鸭绿江,已经难称得上是“上策”。

    后来的人,包括现在的人也有一种观点,应该放弃平壤,固守鸭绿江一线。

    这种观点,我敢肯定大家想的是“早知平壤守不住,不如……(退守鸭绿江)”。

    我们前边在“牙山成欢之战”一章里,讨论了清军战略退却,尔后战略反攻的可行性。

    但,这个问题,重要的一点,是时机。

    时机的背后,是形势。

    那是日军开始派兵朝鲜之时。如果那时撤兵,消除日军派军的借口,就争取了战争准备的主动权,而将处理在朝日军的问题抛给了日本人。

    这个可行性,到此时,不说完全不可以吧,恐怕可能性也不大了。

    形势已经变化,时机已经失去。

    此时,日军拿到了朝鲜国王的“授权”,两军已经宣战,丰岛一战等于通知日本舰队已经主动找上门来,威胁大清舰队,而日本陆军也步步进逼,迫向平壤……

    退无可退。看大清进军的速度,就知道他们也难以迅速缩回,摆脱敌人。

    即使清军毫发未损地退到鸭绿江,如果让日军也完整无损地前进到鸭绿江,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清军准备,日军也准备,只能更充分,估计清军在鸭绿江也难挡住新锐之师。

    所以,此时的优先选择,还是打出去。

    不管是守平壤,还是撤退之前,都应挫敌锋芒,争取时间,并尽最大可能地杀伤敌人。

    …………………………………………

    叶志超不战而退的主张,是早就打下的主意。

    他曾召诸将会商,提出:“敌人乘胜大至,锋芒正锐,我军弹药不齐,地势不熟,不如各整队伍暂退瑷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

    据说,当时各位将领一半同意,一半反对(史称“诸将依违参半”)。

    其实,对这个意见,只有左宝贵极力反对,拍案而起:“敌人悬军长驱,正宜出奇痛击,使只轮弗返,不敢窥觎中原。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岁靡金钱数十万,正为今日耳,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哉?大丈夫建业立功,在此一举!至成败利钝,不遑计也。”

    左宝贵慷慨陈词,怒色形面。

    然后,马玉崑也支持了左宝贵的意见。

    其他“四大军”将领估计了一下形势,也决定守平壤。堂堂之师,费这么大劲进入平壤,没打出一两个胜仗,这样回去实难交差。

    叶志超本来对私自撤军不能不有所顾忌,考虑撤军是个大事,不拉几个垫背的,将来不好说。现在见得不到“多数人”支持的票数,一时间,也不敢再做这个主张。

    只是,“一时”。(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破之萧族风云都市之绝世丹神蚀心虐恋:薄情总裁下堂妻虐恋:总裁的换心新娘起航1992于新世界高举龙旗年少天纵1931穿越到1931大学校园,我的风云际会我的云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