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大宋枭雄 > 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
  • 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

    作品:《大宋枭雄

    义勇军右翼军牢牢守住通川堡的大门,左翼缓缓向突门部军马逼近。

    术章里四处张望,突围遁走的心思在心中翻滚,却迟迟无法张嘴。要是他带人就此离去,堡内数千部族的子民必落入宋军之手。要是宋人将领迁怒的话,通川堡今日将是血流成河的下场。

    这支宋军和他以往所见过的都不一样,这种区别并不单从外表上看,更多的分别是在气质上。以前所见过的宋军给术章里感觉向来就是少了一种杀气,不管是西军还是禁军,都带着几分宋人所独有的柔弱气息。不管他们器械如何精良,将士多么用命,始终无法给人一种窒息的压迫之感。

    而眼前这支军马截然不同,他们和吐蕃人从前见过的宋人军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给人的感觉视人命如草芥。狼!是的,就像一群饿狼。术章里毫不怀疑,眼前这支宋军当真发起狂来,不管面对谁,绝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

    两军阵前肃静一片,只有“啪啪”作响的猎猎军旗依然飘摆着。

    “族长,咱们······”军中部将驱马上前,看着自家族长欲言又止。

    术章里转头看了看他,自己副手的脸上已经隐隐露出惊惧之色。他心中微微感叹,自看见招仓部全部被全歼,自家族中兵军再无战心,这样进退失据之下,想走恐怕也走不远了。堡内有战士们的妻子儿女,就算自己下令撤退,不说能不能走脱,却不知道会有几个战士愿意遵从命令跟着自己离开。

    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六月的空气灼烫着喉咙。两军阵前义勇军派来限令投降的骑士站得纹丝不动,无视着千万人的瞪视,眼睛灼灼的盯着吐蕃人中军旗门下,那已经呆立许久的中年人。

    日头逐渐偏转,影子一点一点的在拉长着,义勇军骑士终于开了口:“我家副帅军令,限尔等一刻钟内放下兵器投降,现在时限将至,尔等番民好自为之。”说着一拨马头就要离去。

    术章里再也沉不住气,急忙伸手呼道:“小将军且慢,可否转达副帅军前,要是能保我一族平安,我等愿降!”他这句话说得情真意切,当真是发自肺腑。战则亡、降则还有活的希望,这些已经由不得他来做主了。

    骑士已经准备转身,对于他的要求不置可否,回头冷冷说道:“我家副帅军令,尔等须得先放下兵器投降。你若有什么请求,可自缚前往军前去求。不过我劝你一句,你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要再心存侥幸。”

    术章里面色潮红心中微怒,又不敢发作,只好哂笑道:“多谢小将军提醒,那便请回禀副帅大人,我等愿意归降。”

    说着他一把将手中的钢刀丢弃于地,翻身下马站在一旁:“转告副帅大人,我突门部头人术章里率众请降!”

    大宋都城东京汴梁盛夏似火,这种三伏天气等闲人等正午时间是绝不愿意出门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么热,汴梁城西门之内蔡太师的府上就凉快得很。

    蔡太师的府邸广大,其间绿树成荫,清风徐来分外的凉爽。尤其是在后宅花园凉亭之上,那更是冰爽宜人。

    蔡府后院凉亭上现在正好有人在纳凉,两个老者在亭中高坐,四周仆婢远远环侍,却没有人敢上凉亭内一步。

    “老种经略,昨日朝中得了西北战报,济宁侯上表说河湟番部内乱,数十万大军相互攻伐,你看此事如何?”蔡太师半靠半躺在凉椅之上,手中的蒲扇无意轻轻摆动几下。

    老种却不敢像他那般随意,在亭中坐得端正腰板挺直,闻听老太师的言语,想了想却不直接回答,只是顾左右而言他:“太师,你这亭中缘何如此的凉爽,只感觉周围寒气逼人,连风吹过来都有些冷意。”

    蔡太师眼睛微微一斜,露出一丝笑意:“老种将军有所不知,我这个亭子是约之找了京中巧匠所设计,特意盖起来给老夫避暑的。从外面看似简单其实别有洞天。对了,你可曾感觉到这四面过来的风中有股寒气?”

    老种伸出手,像是感觉了一下,讶异的点了点头说道:“太师所言甚是,这夏天的风本该是热的,怎么此亭中却是冷的,这倒真是件奇事。难道这亭中是有高人施展了什么法术不成?”

    蔡京闻言哈哈大笑,前俯后仰竟然连连咳嗽起来。外面侍立的姬妾见太师身体有碍,急忙涌了进来不停的抚摸胸口捶打后背,好一阵才止住。蔡京咳得满脸通红,花白的头发都有些乱了,嘴歪眼斜满脸的泪水口水。老种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眼前地上那一小块方砖,静静等着太师恢复。

    过了好一会,蔡太师这才恢复原状,挥手驱散了众多姬妾,打发她们去外面候着,有些感触的说道:“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不过是咳嗽几声,须弄得这般如临大敌。想当年我几起几落,出外为官千里赴任,饱受风霜之苦人言之讥,却也不曾闹成这样困顿,当真是岁月不饶人。”

    老种呵呵笑道:“公相身子依然康健,又何必言老?我种师道今年正好七十有一,比上公相还年轻几岁,但是走出门去谁不说您比我显得年轻?”

    蔡京有些落寞的摇摇头:“老种,你莫要宽慰我了,自家人知自家事。自从我这大病一场,身子已经远不如初,只是不知道还能有几年的活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能坐到这位极人臣高处,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上一遭了。现在我也不再计较什么权柄财富,只有一个约之让我放心不下。我不想再去招惹什么是非,但是要被人欺负到头上,我也是放他不过的。”

    老种默默无语,手中抚摸着玉石柄的团扇,眼睛有些发直似是想起了什么事情。蔡太师此番话其中意义不少,不过他也没有心思去想这个。自从数月前被徽宗皇帝圣旨调到京中,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保静军节度使。这都不过是些虚衔,日子过得委实平静,比起从前在西北的一呼百应差得简直有千万里远。

    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封官进爵是每个人的梦想,他的年纪也不小,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物,能有个这种收场应该心满意足了。可有件事情一直让他担忧,西军主力刚刚平定方腊之乱,听说即将再次北上伐辽,这次西军的都统制官是童贯的死党,老种最看不惯的刘延庆。

    西军要是落在了刘延庆的手里,将来时间一长,必定是要生变的,老种对此事忧心忡忡。这一次他来到太师府上,正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伐辽之事已经不可能更改,但是统御西军的主帅是可以争取的。朝中唯一能和童贯、王黼对抗的,也就只有蔡京一人而已了。

    老种来太师府的目的就是想请太师出手,将西军的指挥权夺回来。可自从进了府中之后,他还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讲述此事,反是蔡京倒提起今天上午朝廷所接到的西北战报。河湟两州的番部起了纷争,看样子是要请老种分析一下此事的真实性。

    “老种将军,我儿约之年前身为义勇军掌书记,与宋三郎南下两浙也经历过几场战事。现在约之因功擢升显谟阁侍制、右谏议大夫,得了济宁侯不少的好处。我蔡京是有恩必报之人,西北几月前祸乱平息不久,又有战事发生,朝廷群臣大哗。在西北的义勇军不过五千人众,听说宋江在秦凤路还遣散了三十万弓手,全部发还乡里务农。沿边堡寨的禁军又不能轻动,这局面之下该如何弹压是好?”

    蔡京还真是一番好心,他的心思倒是不算难猜,或者他根本就没想让老种去猜。蔡绦和松江相交算是莫逆,两人一文一武、一野一朝相得益彰。蔡绦借助东南战功登堂入室,两个人便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了。

    蔡京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因果,要是宋江因为应对番部作乱不利而失了势,剩下蔡绦孤身在朝堂将来必是孤掌难鸣。蔡太师几朝的老臣,这点东西早就看透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才学不高又不善于逢迎,党羽极少根基不稳,正好可以和宋江结为一党,相互扶持共荣共存。

    另外,他是极为赏识宋江此人的。宋家三郎年方弱冠,就能从最贫贱的草民一年多就爬上至尊高位,既是一个文才武功齐全,又懂得知恩图报又通临机善变的年轻人。这样的人现在不施恩,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呵呵,”老种未语先笑,“太师不必担心,依我看西北之事是无碍的,以宋江的聪明这点小事怕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倒是有心再瞒下去,可是听着蔡太师的口风已经有些不对了。竟然有些将他调回西北,把宋江换回来的意思。回西北他是无妨的,要放个几天前那都是巴不得的事情。可眼下这个争夺自家西军指挥权的节骨眼上,他又如何敢回去。没有西军的西北,有什么意味?

    蔡京讶异的看了老种一眼,感觉到他话里有话,咳嗽一声开口问道:“老种将军此话何意?难道说······”

    老种点了点头,贴近一些弯腰解释道:“公相,昨日得报的西北战事实有蹊跷。宋三郎当初到西北之时,海没有任何动作就已经震慑四方。不光河湟两州之围立解,就连夏人也立即停下扰边,西北为之靖平。来京之后,每月我在西北的家人都有家书来到,偶尔提及济宁侯在秦凤路的作为,深赞切合老庄之道,有种无为而治的韵味。”

    老种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似是回味无穷之感。这个动作要放在饱读诗书的老学究身上,也算是贴切,可出现在一个经年的武夫身上,倒显出滑稽可笑来。蔡京知道他的话没有说完,也不打断,只是眯着眼睛等着他往下说。

    果然,老种唏嘘一阵,话锋一转说道:“济宁侯对百姓是宽厚无比,对河湟的番部也算是宽宏大量。他到了西北之后三个月,据说熙州城门都没有迈出一步。只是听说前些日子忽然率领数百亲卫出城向西而去,至今不曾回返。而河湟两州番部的内乱,正好是宋侯爷出城之后的第六日开始的,公相对此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蔡京心中嘿嘿冷笑,这些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和种师道有些不同,他并不相信宋江有这个本事,能够挑动番人内乱。不光是他,大宋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也没人相信,这么大的乱子竟然是行抚境宽民之策的安抚使宋江一手推动起来的。

    东京汴梁的大宋朝廷重臣们,对西北吐蕃人内部的打生打死一点兴趣也没有。只要不会波及到西北安全,这些向来人心不稳的吐蕃人死光才是好事,哪里有心思去管那么多?就连徽宗陛下听说这事,也只是问了问番人有没有骚扰州县,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便放下心来照旧养生修道去了。

    只有种师道,从这件事情一开始发生,就把它的起因放在了宋大帅身上。河湟两部的吐蕃内情,老种知道得清清楚楚,这种规模的大战几十年不曾听说,在这种绝等微妙的时候发生,要不是有位高权重之人在后面推波助澜,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于挑动吐蕃人自相残杀这件事情,老种对宋江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用动自己一兵一卒,只挑动番人内战,不论谁胜谁败官府都可稳坐钓鱼台,做那鹤蚌相争中的渔翁,真是一个绝妙的计策。要是他当初能想到这一步,西北早便不会像现在这般乱糟糟了。在钦佩宋江的谋略同时,老种对那位年轻侯爷的胆量更是服气。刚刚履任就做出这么大的手笔,几十万上百万人的生死存亡,加上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需要多大的胆气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佩服归佩服,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还是要下上一记重注的。在此前的闲聊中,蔡太师已经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一个意思,试探着问他是否愿意回到西北,从而把宋江调出那个全大宋的臣子们视为漩涡的秦凤路。听着言下之意,公相是属意带领西军挥师北伐,说不定还要安排二公子蔡绦跟随北上,分享一些收复之功。

    把西军交到别人的手上,不管是刘延庆还是宋江,种师道都绝不能答应。不是他对权力有多么眷恋,只因为六万西军将士都是他的亲人,他不能把他们的将来交付到一个陌生人的手里去,用将士们的鲜血帮助别人铺垫成功的阶梯。

    西军的未来必须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只有西北军出来的人,才会珍视所有战士的性命。当然,已经全身心投靠童贯的刘延庆除外。

    “公相不必担心宋江,相反我倒是有个建议。太师在家闭门养病,蔡显谟在朝中孤立无援,何不外任到西北秦凤路去,秦凤路转运使正好出缺,蔡显谟与宋侯爷相交不浅也可分担西事一二。”

    “哦?”蔡京更加疑惑起来,看老种的样子像是完全没有把现在西北的乱势放在眼里,难道吐蕃人的内乱真的就是宋江在后面遥控的?

    “老种将军,你有话尽管直言无妨,你我相识也有这么些年了,不必如此小心。”

    蔡京这话说得有些重了,老种话没有说清楚。西北这般危乱的时刻,竟然建议蔡绦去趟浑水,也难怪处变不惊的太师心中不悦。

    老种听着蔡太师的语气,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刚才是说错话了。

    这个时候再容不得他藏私,老种连忙开口解释道:“公相且听我说,我种师道在西北数十载,对那些番人算得上有些了解。吐蕃人不识得圣人教义,做事情只重实利。像这次传来的讯息,河州吐蕃向湟州大军进攻,实则是异常得很。河湟两州的番人关系并不和睦,但是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仇恨。二十万大军应该是河州所有部众能纠结起的最大力量,看样子是想把湟州一举荡平。”

    蔡京面沉似水,静静的坐在软垫上倾听,心里盘算着嘴上不发一语。

    “三四个月前,河湟两州番部还一起呼应围攻州城,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起了这般变化,这里面要说没有宋江的指使是万万不能的。宋江既然敢推动此次番人内乱,就一定做好了万全之策。不管两部是哪方最终获胜,最得利的还是数月默默无闻的宋侯爷。”

    老种算是豁出去了,所有的话都直来直去,一点委婉都没有:“依我的看法,宋江此举所图甚大,还真有可能一举消弭西北的祸乱根源,说不得能定下西北数十年的安宁。要是蔡显谟能就任秦凤路转运使,等到过得一两年再回到朝中,那是外任官的资历也全了,自然能够主事一部。”

    蔡京看着侃侃而谈的种师道,嘴角忽然露出几分笑意,“老种啊老种,要是老夫不逼你,看来你还不愿意把这其中的原委告诉我。”

    老种吃了一惊,继而立刻反应过来,心中微微叹息,自己在蔡太师面前玩弄这些真的太嫩了些,看来自己的来意早被看破,今日只怕是要白走一趟了。

    见到他面色沮丧,蔡京哈哈笑来:“老种将军莫要懊恼,老夫知道你此次来所为何事。你只管回去静候佳音,刘延庆小人尔,怎么当得西军都统制一职?”

    老种转忧为喜,站起身来长躬到地:“谢过公相!”

    “不过此次北伐燕云,你觉得咱们能不能大胜?”蔡京始终对北伐之事放不下心,西北的功劳再大,比起北伐来说,还是不值一提。

    老种犹豫一下,张口接道:“童贯不通军务,虽然我大宋兵马不弱,但辽人并非咱们想象的那般不堪一击。北伐之事最多是五五之数。”

    蔡京默默想了想,盯着老种问道:“要是西军能够保全,北伐能有多大希望?”

    “这个,”种师道一咬牙,心一横答道:“必败矣。”

    相关推荐:继承三万亿星际争霸:泰伦帝国别让玉鼎再收徒了末世直播:我绑架了全人类剑王朝之万界抽奖末世重生之大枭雄大枭雄叶秀秦时之七剑传人重生成橘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