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遥想沙场 > 第二章八师出山(五)
  • 第二章八师出山(五)

    作品:《遥想沙场

    如果读一些战史,你会看到山东许多二级军区一茬茬的升级主力,如胶东最早送走的是四十一军(东野四纵);接下来是二十七军(华野九纵);再是三十一军(华野十三纵);还有呢,三十二军也是胶东部队吧。

    胶东真是“财大气粗”,可惜鲁南军区没有这样的“本钱”。也许这和鲁南所处的战略地位有关。鲁南抗日战争环境极为艰险,日伪军、东北军于学忠部就与八路军在这块土地上反复拉锯。解放战争的战火也首先在鲁南燃起,著名的鲁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直到淮海战役后鲁南局面才彻底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二军也成了鲁南的“独子”。

    山东内线作战还有个鲁中南纵队,顾名思义就是鲁中和鲁南合编的部队,但鲁南充其量“半壁江山。鲁中南纵队被国军方面称之为“新八纵”,看来还是很有些威名的。

    威名是大是小,本是见仁见智的事,窝火的是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竟被一些无知之徒“涂鸦”,有几句题外的话我不得不说。

    说事出有因吧,概是因淮海战役后华野整编为第三野战军,有几支起义部队编入了三野,三十三军、三十四军、三十五军都各自有份。渡江战役,三十五军占领南京,但因与济南起义的部队合编,军长是吴XX,被一些媒体炒作为是吴XX的部队占领了总统府。实际上,一个师三个团,只编入一个团的起义部队。真让人“哭笑不得”。

    回头再说八师。

    八师的指挥机关非常精干,作战科除了科长就是两个参谋,侦察科也是如此。政治部两个科,几个干事。后勤部门人员稍多,以适应战勤需要。不过,当年不叫“后勤部”,很可能就称供给部、卫生部之类。总之,八师这样的编成,指挥机关既精干又高效。

    八师近万人。但当年因装备所限,直属分队不多,基本全是步兵。这就让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八师作战部队加上特务营,也就是十个营,每个营你可算一下有多少兵。

    军区组建八个野战师时,要求每个团都为甲等团,也就是说兵员500人左右。试想,滨海军区一师二师也只有七千人,远不及八师。二十二团和二十三团当时又称的“大团”,团首长又兼军分区首长,一个团超过000人,要以今天的编成来看,是大半个旅了。所以说,八师不仅师首长级别高,团队也是超乎寻常的雄壮,说是团长,其实都是当过司令的。

    大反攻开始了。

    短短几天,罗荣桓手下就有了8个建制师,1个警备旅,而且齐装满员。这个经常被当代人称作政治元帅的罗荣桓,欲将何为呢?

    这就是战史上的山东军区五路反攻大军。要问八师兵发何处?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中是这样记述的:“向徐州进军的鲁南军区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直逼徐州近郊。”

    8月日,八师逼近徐州。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甚至在晚上登上了九里山。眼望灯火明灭的徐州城,真是一颗肥硕的“桃”啊!不过,也是桃子好吃果难摘。八师在贾汪小动拳脚,怏怏而归。

    战史中提到的近郊,就是今天的徐州市的贾汪区。许多人知道,贾汪是个矿区,更因为淮海战役之初,XX党的两个“卧底”在这里发动兵变而“名噪一时”。

    说来贾汪这一仗,最先还是警备九旅十八团打的。十八团就是我父亲所在团,父亲对这次战斗有很深的印象,他们连的二排长池景海就是这时牺牲的。因池景海说话爱脸红,有个绰号叫“池大闺女”。父亲还写有回忆文章,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就在我们积极准备组织攻击贾汪南门的时候,却接到要我们撤出战斗,去执行新的命令,说是攻击贾汪的任务上级交给鲁南来的主力部队了……”

    看得出父亲并不服气。

    但主力就是主力,下回说一说“主力”这话题。(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木叶之最强女剑神少女剑神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都市传说之女娲女配剑修录穿越之剑道倾天大尊我梦里有大佬私人大厨最强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