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遥想沙场 > 第四章烈火锻刀(一)
  • 第四章烈火锻刀(一)

    作品:《遥想沙场

    前回说了,打滕县,二十二团王团长拿走了“令箭”,这让二十三团弟兄们好生不服,埋怨自己的团长太保守了。

    是的,二十二团是厉害,但二十三团也不是吃素的。

    二十三团即鲁南军区五团。当年鲁南百姓有句顺口溜: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敌人心胆寒。可见三团五团在鲁南本是齐名的。

    五团有威名,人称老五团。我“旁敲侧击”只说一例,看你心里是否徒起三分敬意。

    说来与三团也差不离,五团来自一一五师教导二旅第五团。人民解放军里有个妇孺皆知的“万岁军”,“万岁军”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平江起义团”,团长就是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平江起义团”当时是教导二旅的第六团,和老五团是肩并肩的“哥们”。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你说咋样?可见老五团之不寻常。

    许多人以为老五团来自一一五师,这着实让人兴奋,难道要和红军团挨边了吗?掐指你算算,一一五师两个旅四个团十二个营,只要是任何一营发展起来的部队,红军团就铁定了。教二旅五团与六八六团很有“缘”,五团有实打实的来自平江起义的红军连队,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该团源自一一五师的说法。

    “关于老五团,说起来比老三团还老。它有红军的骨干力量,是以罗荣桓带到山东的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二营扩编的教导二旅五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注意了,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头等兵团》书中的一段话,作者可是国防大学的教授,鲁南军区的抗战老兵张麟。如此看来,如果老三团为红军团还有距离,那么,老五团为红军团该是铁板钉钉了。

    非常遗憾,这还是个人观点,我以为。

    试想,军队里现存的那些个红军团,哪个不是牛气冲天,被媒体抄的沸沸扬扬。走过第一集团军某团营门,“红军团百将团”六个大字真逼眼帘。

    这个你有吗?

    舟山有老三团团史馆,团史馆想来老五团也会有的,也许没向社会开放。笔者没读过该团团史,是与否,不敢妄言,只是感觉还是玄。

    所谓“红军团”的界定,就看你怎么说了。如果所在部队没认定,如果军史没这么一笔,这只能是一说而已,不确定的事暂且放上一放。但若想寻踪老五团,你会发现有一串来自抱犊崮的脚印。

    所以,还得请出一个人来,他就是前面提到的张司令。

    张光中可是70多年前鲁南大地上的风云人物。如果说政委王麓水是“小知识分子”,那么,张光中就得把“小”字去掉了。张光中师范毕业,是名符其实的“秀才”。但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秀才从军非常正常。

    198年春,台儿庄方圆数十里中日两军杀得天昏地暗,有共军吗?此话非常幼稚但不可笑。

    八路军呀,刚从太行山西发兵。鲁南没有八路,但有“梁山好汉”的子孙。中X苏鲁豫皖特委在沛县、滕县、峄县拉起三支抗日武装。5月1日,三支小武装在枣庄聚会合并,番号是“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一说是“鲁南人民抗日义勇第一总队”),以后一般简称苏鲁义勇总队。

    登高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百万大军从天而降,那才可笑呢。

    是时,义勇总队编为三个大队,以后,不断有人投奔而来,但也不过600来人,路漫漫其修远,主力那是没踪影的事。

    鲁南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了,张光中任总队长,何一萍任政委。何一萍牺牲后,李乐平任政委。张光中是中X鲁南抗日武装主要创始人之一。(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木叶之最强女剑神少女剑神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都市传说之女娲女配剑修录穿越之剑道倾天大尊我梦里有大佬私人大厨最强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