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遥想沙场 > 第五章亦传亦奇(五)
  • 第五章亦传亦奇(五)

    作品:《遥想沙场

    问题是,“理直气壮”从何而来,有这个必要吗?

    就算是长枪队编入了二十四团,在八师首长看来,二十四团完全还是个新手,全然没有在乎这个“神一般的铁道游击队”。当年,二十四团“初出茅庐”,根本谈不上威名。以后奋起直追,一营终成了华野三纵的一把钢刀。

    我曾有个领导,是空军转业来的,还是四野老同志。我问他是哪个部队的,他说是三十八军。有回填表,我瞄了一眼,原来是四十九军啊。四十九军,即东野十二纵,成军最晚了。想来该领导当时想,实说了,你小毛孩知道啥啊!当年有人在鲁南独立支队干过,但他说“铁道游击队”,同理,都好理解,这点“小心情”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想来两者还是有差异。三十八军是原东野一纵,哪怕不叫“万岁军”,也是大名鼎鼎。铁道大队尽管有很漂亮的几手,很让鲁南军区器重,也得到过山东军区的表彰。但总得说来,许多打打杀杀的活计,游击战,众多弟兄都在做。再如交通线护送,第一站应是运河支队,然后是铁道大队,过了微山湖,还有微湖大队。

    萧华曾言“在广泛开展的小部队、武工队的活动中鲁南铁道队是一面鲜明旗帜”。就算有别人比不了的绝活,但“言必称铁道”,还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还真让亲历者困惑,有老同志说,后来由于小说和电影的关系,铁道大队出名了,其实当年独立支队名气要大些。

    我再说一遍,当年不叫铁道游击队,鲁南只有铁道队或铁道大队,最初小说的标题就是《铁道队》。据作者刘知侠自述,他一度非常苦恼,总是摆脱不了真人真事的影子。甚至作品一度被“枪毙”,有关部门领导找他谈话。要作者停止写作的原因,用曾经流行过的话来说,队伍里出现了一起“政治事故”。

    坏事也会变好事。正是这起事件,让作者顿觉“柳暗花明”,是小说呀,是说故事呀,是艺术作品呀。好,找到了基点,作者就可施展才华了。小说人物是从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提炼出来的,小说中的场景也是可虚拟的,切记不可“对号入座”。小说里,人物也好,事件也好,都是艺术形象。

    有了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剩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电影《铁道游击队》也接着上映,到电视时代,连续剧就更不在话下了。艺术形象深X人心,产生了巨X能量,这又与时代息息相关。总之,历史与艺术在许多人的眼里,边际不重要了。就好像为什么叫“铁道队”啊,“铁道游击队”多得劲啊!

    好啊好啊,我觉得无所谓啦,都是正能量,不较真了吧。

    话说到此,对多数人来说也可以了。但正因为“铁道游击队”名声了得,许多军史爱好者,总是“穷追不放”,这样一支神出鬼没特战队,结局一定“大放异彩”。

    看样子还得再说几句,虽然和二十四团真的无关了,纯属画蛇添足。

    独立支队撤销后,二大队为主力输送了大部分兵员,剩下的50余人又重新整组,但依然叫鲁南铁道大队。独立支队消失了,但这支铁道小分队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看,“老九”没有走,只是形势发生了变化,铁道大队“全盛时期”已经过去,如果要和前面作个划分的话,可说是“后铁道游击队”时期。(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木叶之最强女剑神少女剑神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都市传说之女娲女配剑修录穿越之剑道倾天大尊我梦里有大佬私人大厨最强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