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遥想沙场 > 第二章八师出山(一)
  • 第二章八师出山(一)

    作品:《遥想沙场

    遥想沙场,是遥想父辈的旗帜,父辈的旗帜是二十二军,二十二军八千里云月,第一步就是八师出山。

    八师要出山了,披着夕阳的余辉,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此一去枪如林弹如雨,披坚执锐,斩关夺隘,青史留名,百代流芳。但若无此山,哪来八师,这山,我不得不说。

    其实,也不用多说,只要听听那旋律,十有八九你也明白……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是沂蒙山啊,没错。

    从枣庄东北方向行40余里,即到了临沂交界处,见有群山拔地而起,人称抱犊崮,民谚有“抱犊崮,万丈高,钻天的鹞子,三翅飞不到半山腰”。抱犊崮主峰海拔580米,为鲁南第一高山,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抱犊崮山势陡峭如壁,登山仅一石径。都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可见抱犊崮亦有华山之险。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这就是“山大王”的好去处了。相传清初费县人王俊就占此山抗清,人称九山王。

    九山王,八山王就不要说了,说到这份上了,鲁南军区司令员再不亮相,只怕你也着急。

    莫急。其实,鲁南军区张光中司令员,就稳坐在抱犊崮的中军帐里。还要把张司令给请出来,亮个相。

    张司令,老家江苏沛县,1901年生人。知道沛县在哪吗?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在微山湖西,紧挨鲁西南,习俗、饮食、口音与鲁南无异,不是山东人也似山东人。

    张光中家境不错,还算是有钱人,革命年代到处有革命风潮,年青时代的张光中追寻光明,191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资历和那些走过二万五千里的将领都差不多。但张光中一直在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他当过小学校长,从这个角度看还是“秀才”。

    但“革命是暴动”,秀才造反,也想拿枪杆子。张光中有心想去当红军,194年春,曾以挑夫身份走了一趟江西,可惜没找到红军。七七事变后,“白衣秀士”拉起队伍,在鲁南打起了游击,张光中是鲁南抗日武装创建者之一。

    早在198年夏,张光中“占山为王”,率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上了抱犊崮,但山里的日子仍不好过,暂且换名“保安四团”,以度时艰。

    199年秋天,一条强龙来到鲁南,那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是毛XX派主力来了,张光中心里那个激动啊。从此,抱犊崮飘起一一五师大旗。不久,张光中领导的保安四团改称八路军苏鲁支队,归一一五师建制。抱犊崮是鲁南抗日中心,鲁南军区的中军帐就扎营在抱犊崮。强龙呼风唤雨,新的局面打开了。想起那些艰难的日子,罗荣桓心中就会有一股暧流。

    1940年10月,鲁南就成立了军区,军区首任司令员是邝任农中将,但邝任农任职时间太短了,不过两个月。以至人们往往只记得张司令。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初期,政委换了三任,张光中却稳座司令这把交椅。没说的,张光中是鲁南资深司令员。

    “资深司令”要走上新征程了吗?其实,张光中心里是很有谱的。(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木叶之最强女剑神少女剑神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都市传说之女娲女配剑修录穿越之剑道倾天大尊我梦里有大佬私人大厨最强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