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 第二百五十二章:乌台诗案
  • 第二百五十二章:乌台诗案

    作品:《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既然有感慨,对于一个诗人,一个词人,一个相当有着才华的人来说。

    最好的做法,自然就是写一首词。

    王安石:“又要来了吗?”

    欧阳修:“简直是和之前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曾巩:“或许这就是苏轼吧。”

    陆游:“苏轼,这可是苏子瞻啊。”

    嬴政:“如此才气,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了。”

    李世民:“当真是有些难以置信了。”

    众人都纷纷的开口。

    因为唯有到了苏轼这里的时候。

    就好像是千古名句,千古名词,之类的东西。

    就好像不值钱了一样,一句接这一句往外面蹦出来。

    前面的刚刚就有了三首,而现在看情况,应该是又是一句了。

    人比人,果然是气死人的啊。

    多少人求一句词而不得,对于苏轼来说,却是那么的简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开篇真的很简单,其他的没什么,就是怀念一下自己的弟弟,苏子由。

    也就是苏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之前,秦戟曾经说过,范仲淹的渔家傲,是渔家傲的词首,渔家傲所有的词曲当中,唯有范仲淹的那一句。

    杀死了比赛。

    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渔家傲。

    而这一首明月几时有。

    和那首渔家傲一样,一样杀死了比赛。

    只不过渔家傲杀死的是渔家傲的那一首词,仅仅只是局限于那一首词。

    然而这一首水调歌头,说的再多,都没有任何的作用。

    他的地位很简单。

    就是杀死了所有的中秋诗,词,曲,文章,等等等等。

    一切对于中秋的赞美,一切对于中秋的思念,一切的一切。

    但凡是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文章。

    全部都被这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彻彻底底的杀死。

    是的,渔家傲是渔家傲的词牌之冠,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中秋之冠!

    就是这么的简单。

    李白:“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当真是豁达,洒脱啊。”

    杜甫:“难以置信,当真是难以置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难全啊!”

    曹植:“这首词,当真是天下第一中秋词了,我所不及啊。”

    曹丕:“难以置信,当真是难以置信。”

    李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啊,何等平白的语句,却又是何等波涛的感情。”

    李清照:“这才是真正的好词。”

    欧阳修:“当真不愧是我看中的人啊,我果然不如你啊,子瞻。”

    这一首词的出现,真的是震惊了几乎所有人。

    这首水调歌头,真的几乎让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子的语言来形容。

    以至于这首词出现的是这么的突兀。

    你不能够说和之前的宋词拉开了距离,但至少,双方不在一个档次。

    之前的尽管好,但也好不到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地步。

    而现在的这首词的出现,让他们产生了一个怀疑。

    那就是宋朝的词曲,到底辉煌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以至于这样的一首词?

    竟然是第五?

    竟然是第五?

    他们竟然无法想象,更在其上的词,到底会是什么。

    实际上这首词当然不可能是第五。

    这不是扯淡吗?

    这要是排到第五的话,秦戟都不知道谁该排第一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排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惜秦皇汉武,稍逊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你要说这个人的词曲不行!那秦戟第一个不答应!

    但实在是不能够将这个人排进去。

    他是所有人之中最为额外的独一档。

    不参加排名,因为他是神圣的。

    至少在秦戟的心中,无比的神圣。

    当然,不是说上面的词就一定比苏轼的更好。

    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不会参加排行,仅此而已。

    “这首词写完,并不代表苏轼的人生就走到了重点,实际上来说,他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他离开了密州,然后去了徐州,在徐州的日子也不错,政绩斐然,然后又去了,湖州,时间一晃,就从密州到湖州,过去了五年。”

    “五年的时间,苏轼也差不多是颠沛流离的日子,总算是到了湖州,原本以为,能够稍微的安定一些。

    实际上并没有,相反,反而是爆发了另外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

    当时朝廷新旧两党之间的争斗依旧在继续,甚至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的激化。

    苏轼本身就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因此自然是得罪了一些家伙。

    当时苏轼被调去湖州,本来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写了一本湖州谢表,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此案一出,朝野哗然,他的妻子王闰之惊惧之下,竟然焚烧了苏轼所有的藏书,诗集,只为求苏轼回来。

    然而,这件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许多人下定了决心,想要苏轼的命!

    但最后或许苏轼都没有想到,在监牢里面关了足足一百多天的他,最后的救命人,竟然是他从未想到过的那个。

    是的,救下苏轼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退休了的宰相,王安石!

    从轻发落,贬去黄州,只能说是多亏了王安石的出手相救,也多亏了开朝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让他度过了如此艰难的一关。

    否则的话,这位历史上罕见的全才,恐怕真的要......夭折了......”

    相关推荐:民众乐园斯莱特林的铂金龙(人人都爱小龙续)[HP]斯莱特林的爱斯莱特林的魔咒王子职场系游戏长相思之百妖恋官路红人快穿系统:人渣头上有绿光人渣男请离我远点纯爱总局人渣改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