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都市 > 宝藏奇兵 > 第39节 泌伯于鄘
  • 第39节 泌伯于鄘

    作品:《宝藏奇兵

    己卯,陈东查了一下夏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禹23年,是己卯年,相五年是己卯,少康37年是己卯年,槐19年是己卯年,不降19年是己卯年,扃19年是己卯年,皋7年是己卯年,桀37年是己卯年,在夏代之前的年代也有己卯年记法。

    鸮鼎铸于什么时候?

    ,泌伯是谁?

    泌伯,从字面上面理解,是封于泌的方伯。

    比如,夏朝前期,皋陶之子伯益的长子名大廉,被封于葛,建立葛国,史称“葛伯。

    大禹时,寒国臣服于夏朝,被封为方伯,商族的部落首领成汤,在夏朝为方伯,......。

    泌伯是被封于泌的方伯。

    不管在《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殷商的甲骨文等记载夏代历史的文献中,都没有泌的地方,也没有泌伯这个人。

    现在,鸮鼎上清清楚楚记载了‘己卯,泌伯于鄘,获。令伊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女宝。’

    可想而知,夏代初期的一个泌的方国,一个于鄘猎鸮铸鸮鼎以作册的泌伯被掩埋在历史的废墟中,遗忘了。遗忘的不止是泌国,泌伯,几个整个夏代史都被掩埋在历史的废墟中。

    ------

    历史记载的夏代的势力范围,对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其中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也就是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陈东的家乡正是江\西北部。

    -----

    第三件有文字发现的玉器是一件玉琮。

    陈东用尺子测量了一下玉琮的尺寸,高61.2厘米,上宽7.7厘米,下宽8.2厘米,比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琮之王还大。

    玉琮的颜色呈乳白色,带翠绿褐红斑纹,玉材属于软玉系列的透闪石。

    它的基本造型为方柱体,中心对穿大圆孔,外方内圆,上大下小。

    上大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中孔穿的柱子为天地柱,象征天地之间的贯穿。

    器身共分14节,每节四角雕成一简化戴冠人面或兽面神像,蛋圆形凸面作眼廓,线刻重圈为眼,中间以桥形凸面连接,和一条横凸块作鼻,凸块上也满刻横直线和云纹图案,既生动且富有变化。

    玉琮的上端上部正中队线刻日月纹,这种日月纹应该是天上世界的象征,反映出先民对太阳、月亮的崇拜。

    陈东注意到玉琮上的细节。

    古人每做一件事都很讲究,特别是玉琮这种祭天的重要礼器,更是极为讲究。

    首先,玉琮14节。

    玉琮的节数反映一个宗族各个家族延续的世代数。

    也就是说泌伯的宗族延续了14代。

    第二,玉琮的每一节,除了人面或兽面神像,装饰纹图案外,还有一些文字以及刻画符号,与人面或兽神像,纹饰凸面线条连接在一起,一节或一个文字,或2个文字,或三个。

    结合,玉琮节数的含义,陈东猜测,这些文字是一个宗族谱系图。

    陈东将这些文字按照节数,1到14节,影映在一张纸上,一共24个文字。

    陈东自己对照甲骨文,象形文,金文尝试破译,在古文-国学论坛上与燕大的教授一起研究。

    24个字,由于时间比较短,译出了7个字。

    从上到下。

    玉琮第1节,两个文字,一个‘工’下面一个反‘八’字。

    一个单人旁,甘没有上面一横,下面一个口,最后面一横。

    没有译出。

    玉琮第2节,?

    玉琮第3节,??

    玉琮第4节,穷,?

    玉琮第5节,?,康

    玉琮第6节,??

    玉琮第7节,桥,牛。

    代表事,物的象形文字破译起来非常容易。

    不指事,物的文字,又不在甲骨文中,破译起来有些抓瞎了。

    玉琮第8节,?,?

    玉琮第9节,舜

    玉琮第10节,共

    玉琮第11节,?,?,?.

    玉琮第12节,?

    玉琮第13节,?,?

    玉琮第14节,禽。

    -------

    燕京大学,许方益教授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坐在一张桌子前,在他面前有一台电脑,旁边还有一本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文字。

    夫,井,方十里为成,??,

    己卯,泌伯??获。令?于??,曰:”?于?,女?。

    两个符号。??

    一个三叶草的符号,‘厂’字,半包围一个‘十’,一个‘口’。

    两个符号,??。

    穷,?

    ?康。

    ??

    ......

    事情还要回到一个星期前。

    许方益教授在上网的时候,在古文-国学论坛看到一篇求助贴子。

    ‘求助,这个字怎么译。’

    许方益好奇地点开了贴子,因为,他就是研究古文字的学者,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权威专家。

    贴子里就一个象形文字,一‘丿’,两横,一‘乀’,‘甘’少上面一横,他刚好知道这个字,与一个甲骨文非常相似,他回复了贴子,这是一个周。

    几分钟后。

    他的回复被贴子的楼主回复了,高人啊!!感谢!能再帮我解译几个字吗?

    许方益也来了兴趣,在贴子里回复道,“可以。”

    叫中国有夏的楼主又发出了一个奇怪的文字在贴子里。

    一个很长的一竖,一横,下面一个立三角形,右边,右上角一个点,下面一‘丿’,一个‘十’,一‘乀’。

    刚好这个字,许方益也认识,他在贴子里回复道,这是‘作’字。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这个叫中国有夏的楼主,不时地拿一个或几个奇怪的文字在贴子里寻问他。

    许方益开始以为叫中国有夏的楼主只是普通的向他讨教学问,他也乐意教。

    然后,许方益慢慢发现,这些字虽然非常像甲骨文,但并不是甲骨文,比如,一个芒字,甲骨文是上面两个像金元宝的符号,下面‘’的符号,中国有夏发给他的文字,上面一片叶子的符号,下面三条波浪形的竖线。

    这些文字也不是金文,篆文,更不是现代已经成熟的文字。

    似乎这些文字与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一脉相传的。

    忽然,在许方益的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几乎惊呼的跳起来了,“这是夏篆。”

    许方益越想就越觉得这些文字是夏篆。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文字?有没有夏篆?一直在争论不休。

    不过,许方益坚定的认为,夏代是有文字的。

    第1,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是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出现在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

    这么成熟的文字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出现的,由此证明在商代以前就有文字,甲骨文是在商代以前的文字基础了发展成熟的。

    第2,历史是文字发展以后才能产生的。

    《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史记》对夏\商两代的世系,年数,和史事,都有过详细的记载;春秋时铜器铭次辞积载禹的功绩,孔子称述尧,舜,禹;许多虞夏的文化,在春秋以后还保存着;这种种都可证明夏代已经是有史时期。同样,我们可以说夏时代,文字一定已很发展。

    接下来,中国有夏的楼主发给他的一些零散的奇怪文字更是让许方益坚定了这些文字就是夏篆。

    -----

    陈东用笔在笔记本上‘玉琮第9节,舜’的下面划了一条线。

    舜之后是夏朝。

    舜是第九世,共是第十世,第十一世?,?,?,第十二世,?,第十三世,?,?,第十四世,禽,那么玉琮是第十五世的泌伯时期制作的。

    玉琮与鸮鼎,出自地底遗址同一个地方。

    ‘己卯,泌伯于鄘,获。令伊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女宝。’

    可以推测鸮鼎铸造于少康37年前后。

    这个时候,在陈东脑海中可以梳理出一个脉胳。

    舜禅让给禹后,禹上演了“隔代遗传”的好戏,让自己的儿子启间接登上了王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夏王朝。

    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禹和启对仍很强盛的有虞族进行迫害是可以想象的。

    禹将舜的儿子商均改封于河\南虞城,实际上是强迫有虞氏进行迁徙。

    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方、东方迁移。

    除了舜的儿子商均改封于河\南虞城,至少还有一支有虞氏族人封于今西江,夏代的时候叫泌的地方。

    这一支有虞族氏的首领叫泌伯,第一代泌伯是共,第五代泌伯是禽,第六代泌伯就是猎鸮于鄘,铸鸮鼎的泌伯,玉琮也是第六代泌伯时期制作的。

    地底的城市遗址是泌国的城市,从规格上看,这是泌国的‘都城’。

    虽然从泌城遗址中出土的器物数量远远比不上商周遗址出土的器物数量,不过,泌城遗址出土的重器级别的文物不少,可以称得上国宝级文物的有6件,分别为有虞氏谱系玉琮,鸮鼎,井田制盘,狩猎图彩陶罐,嵌绿松石象牙杯,水晶鱼。

    ----

    相关推荐:蛮元双神道月幽冥天照网游之元素召唤快穿公平交易大衍无术帝国的团子龙武战神超脱万象名门少夫人极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