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次元 > 民国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 > 第八十八回毛泽东曾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 第八十八回毛泽东曾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作品:《民国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

    1914年,袁世凯颁发了《褒扬条例》,褒扬节妇贞女,在一片喧嚣声中,一些妇女争先恐后地殉夫殉节。1918年,一位妇女在丈夫死后用了9种不同的方式自杀,受了48天的罪才死亡,她的神主牌被供奉在祠堂让人祭拜。

    同一年,《新青年》的“易卜生号”,发表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三部剧作,其中《娜拉》的影响是最大。娜拉“砰”的一声摔上大门,和“救出自己”的呼唤,震撼了中国的知识界,争当“娜拉”成为一时的风潮,青年争相在舞台演出《娜拉》。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位名叫李超的女子拒绝包办婚姻,出外求学,家庭则拒绝支援,她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胡适为她写作了六七千字的传记,北京学界为她举办了追悼会,参加者超过千人。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陈独秀、蒋梦麟等到会并演说。

    长沙也传出了一桩悲惨的社会新闻,岁的女子赵五贞为抗拒包办婚姻,在出嫁的花轿中割喉自尽,血满衣襟。6岁的毛泽东在其后的1天中连续发表了篇评论,猛烈抨击传统陋习,号召组织起“女子革命军”,去摧毁封建礼教。

    为一件事连续发表多篇的文章,对毛泽东来说是生平第一次。他对包办婚姻是有切肤之痛的,五年前,毛泽东也因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其实从“五四”那一代人在婚姻与爱情问题上,都有类似的切肤之痛,据年对51名大学和中学男生所做的调查,184名已婚青年就有158桩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在婚姻家庭变革的思潮中,“五四”时期家庭重组的情况逐渐增多。

    鲁迅在许广平的勉励下与其同居,宣告对这种“牺牲”的反抗,但始终没有与原配妻子离婚。

    胡适曾经与曹佩声倾心相恋,但是最终在原配江东秀持刀要杀儿子的威胁下妥协了。鲁迅的总结是一针见血的,“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易卜生主义和《娜拉》

    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出来,叫人看了动心,叫人看了觉得我们的家庭、社会原来是如此黑暗腐败,叫人看了觉得家庭、社会真正不得不维新革命——这就是易卜生主义。表面上看去,像是破坏的,其实完全是建设的。他知道人类社会是极复杂的组织,有种种绝不相同的境地,有种种绝不相同的情形。社会的病,种类纷繁,绝不是什么“包医百病”的药方所能治得好的。因此他只好开了脉案,说出病情,让病人各人自己去寻医病的药方。

    旧社会有些人明知世界“陆沉”,却要跟着“陆沉”,跟着堕落,不肯“救出自己”!却不知道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所以孟轲说“穷则独善其身”,这便是易卜生所说“救出自己”的意思。

    这种“为我主义”,其实是最有价值的利人主义。所以易卜生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娜拉》戏里,写娜拉抛了丈夫儿女飘然而去,也只为要“救出自己”。

    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发展个人的个性,需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需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需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娜拉》戏中写郝尔茂的最大错处只在他把娜拉当作“玩意儿”看待,既不许他有自由意志,又不许他担负家庭的责任,所以娜拉竟没有发展他自己个性的机会。所以娜拉一旦觉悟时,恨极她的丈夫,决意弃家远去,也正为这个缘故。(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长陵罗布泊诡异事件簿营川1934狼烟:我的1937佣兵1929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皓玉真仙雄兵连之天使崛起我家师父总撩我师父,我真是你未来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