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点看书 > 穿越 > 遥想沙场 > 第三章铁血铸锤(二)
  • 第三章铁血铸锤(二)

    作品:《遥想沙场

    团长就暂不说了,看看政委。

    政委张玉华虽然没当过红军,但也是“造反”出身,是威震胶东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两人当年同为5岁,可谓血气方刚。

    张玉华在三团时间不长,194年初调鲁中军区任职。抗战胜利后,去了黑土地,在著名的“旋风部队”任职。建国后,张玉华曾任大军区副政委,还兼任过湖北省书记。

    1948年秋,王吉文战死沙场,留给后人多少叹息,多少遐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还能率领这支劲旅,那将会演绎多少英雄故事呢!

    194年8月,山纵教一旅归一一五师建制。一一五师原先也有个教一旅,但在1941年1月南下苏北,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七旅。七旅就是今天常在媒体中露面的济南军区五十四集团军的某红军师。这里就插一句。

    三团原是山纵特务团,如果是这般就要高看一眼,那才是小看三团了,我说的不寻常还不在于此。

    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一支军队也是有血脉可寻。

    今天,浙江舟山普陀有个海防团的团史馆,这个团史馆被舟山市和普陀区两级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史馆对社会开放,在全军也不多见。在当地政府网站上有一段话,摘录如下:

    “该团史馆于004年10月筹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由我区区委区政府与普陀山管理局、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援建。馆内共收录了该部从红军长征时期至今70余幅图片和5万多字的文字资料,客观详实记录了该部自诞生于红色苏区以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

    团史馆陈列的军史,就是老三团的军史,若以上述所言,那岂不是红军团了。不过,从我的角度上看,说红军团那就牵强了,毕竟对红军团的界定,军队有关部门肯定是有“杠杠”的,何况二十二军也从来没此一说,不过,“该部自诞生于红色苏区”还是让人X有遐想的。

    老三团与红军团能否划等号,可以探讨,但我以为该团与红四方面军确实又有割舍不断的血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从一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发展起来的团队。就以当年来说,营以上干部多为老红军,部分连排干部也是红军,从中可以看到红军部队的基础了。

    “基础”若再细究,那就要追溯到津浦支队。

    198年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组建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委王育民(王育民不久牺牲)。同年7月,一一五师第五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奉命X进冀鲁边平原地区。津浦支队入鲁后不久即编入了山东纵队,通常都以山东纵队教一旅四团为津浦支队“主流”。但是,山东纵队特务团是津浦支队中的一个营与第三支队、第八支队各一部所编成的。所以,即使不能说“主流”,那么“支流”是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二团和红四方面军有着相通的血脉。

    1941年夏,山东纵队第一旅从泰山区调往沂蒙山区,三团接替一团开赴鲁南独立活动,任务非常紧急。

    1941年月,一一五师接中央指示,主力离开鲁南,天宝山周边只剩下一个县大队,几个区中队,费南的压力陡增。天宝山是鲁中和鲁南的连节点,主峰南大X易守难攻,但若被敌所占,那这一带根据地就很难坚持了。

    三团当务之急就是要控制天宝山。三团接手后果不负众望,这一地区形势稳定了下来。(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木叶之最强女剑神少女剑神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都市传说之女娲女配剑修录穿越之剑道倾天大尊我梦里有大佬私人大厨最强高手在都市